□《中國農資》記者 汪洋
管理、器械、電商成農藥行業關注新焦點
——第七屆中國農藥高層論壇圍繞“新”字做文章
□《中國農資》記者 汪洋

9月13—14日,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農藥高層論壇在深圳召開。本屆論壇主題定位于新形勢、新對策、新展望,共吸引了農藥企業負責人、登記人員、科研人員近400人積極參會。
圍繞我國農藥行業發展的現狀、機遇與挑戰,與會人員相互學習與溝通,共商行業發展大計、共謀發展新篇章。其中,涉及農藥管理、植保器械、農藥電商等熱點話題成為了眾人關注和探討的焦點。與會者一致認為,我國農藥行業在新形勢下需通過在“新”字上做文章,才能實現新的發展。
新《農藥管理條例》修訂及農藥登記管理是歷屆高層論壇中企業最關注的問題。據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藥政管理處處長單偉力透露,新《農藥管理條例》修訂工作進入國務院審議日程階段。接下來,完善和修訂配套章程將成為農藥登記的一項重點工作,需要農藥生產者、使用者廣泛參與。登記公示是信息公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行政審批結果科學準確的有效措施。
對此,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所長隋鵬飛認為:“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有擔當精神,這要求我們的農藥管理工作必須更加貼近實際。”怎樣理解讓農藥管理更加貼近實際?隋鵬飛告訴記者:“農藥管理工作處在要求改革的時代,要做好迎合和適應時代變化的充足準備。盡最大實際能力去適應現狀、順應時代的要求,貼近好服務對象,做好相關本職工作。這需要在理念、職能、做法、技術、隊伍五個方面開展和完善貼近措施。”對于開展的貼近行動,他強調,一是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農藥登記的管理改革;二是強化登記后管理,保障管理者、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三是面向農業、環境安全,全面推進農藥殘留為重點的標準體系建設;四是農藥管理工作要有擔當意識,引領農藥企業誠信、創新、合作發展。
“藥械和施藥技術與方法,不僅關系到重大病蟲防控能力和效率,還關系到農藥利用率和生產成本,關系到農產品殘留和環境保護,必須下大力氣切實抓好植保機械和施藥技術工作。”中國農業大學藥械與施藥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何雄奎教授說,我國植保機械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第一,不適應現代化農業、現代植保的新形式,現代農業要求裝備現代化、生產過程機械化;第二,不適應農村、農民的實際需要,需要通過學習和研究改變當前人背機器的現狀;第三,不適應專業化統防統治的要求,防治效率極低,很難統防統治;第四,不適應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要求,施藥機械不能將農藥有效施用在作物上,容易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同時達不到防治要求。
據何雄奎介紹,目前,國產植保機械雖然有20多個品種、80多個型號,但80%處于發達國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不僅浪費農藥,還極易造成生態環境污染,導致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甚至操作者中毒等。而發達國家,甚至是一些發展中國家,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不斷改進農藥施用技術,大量應用控滴噴霧、循環噴霧、反飄噴霧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機具,農藥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到60%以上。
“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涉及環境安全、農產品安全、施藥人員安全,歐美等發達國家將其作為一種特種農業機械來研發生產推廣,初步形成了‘環境友好型、高效大型化、機電一體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何雄奎認為,基于以上原因,我國應亟待推廣高效植保機械和施藥技術,保障農業的穩產、高產。為此,他提出如下五點建議:一是加大力度抓好新型藥械和技術研發;二是加強新產品示范和推廣;三是爭取將植保機械主要管理職責早日劃入植保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四是盡快建立國家施藥技術研究中心;五是抓好植保機械的應用與施藥技術培訓。
互聯網快速發展下日益成熟的電子商務平臺已經對傳統農藥銷售模式產生影響。會上,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聯合一些農藥企業組建的農一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正式亮相,其官方網站“農一網”也于日前試運行。該公司總經理張富寬認為:“終端消費者獲得信息的渠道在改變,客戶尋找供應商信息方式在改變,國內外采購依靠展會的模式在改變,競爭對手經營模式也在改變。掌握好電子商務,就能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相關資料顯示,隨著農村土地流轉和集約化經營,不斷涌現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構成了農資新市場。比如在農藥銷售方面,就存在好產品價高接受難、渠道產品保真難、劣質產品多而使用安全難以及售前售后技術服務難的“四難”。據統計,我國近幾年農藥使用量都在140多萬噸。目前,從南到北,很多公司都在探索農資電商模式。
“雖然電子商務不會取代農藥企業經營的全部,但從長遠看,電子商務必將成為農藥企業經營的主要形式,從而決定著我國農藥企業未來經營與市場競爭的命運。當前,農藥企業電子商務都受到支持系統不健全、不配套等‘瓶頸’制約,未來的發展勢必會迎來更多的挑戰。”陜西某農藥企業負責人坦言,農藥電子商務平臺的規劃與運營需要從快速反應、規模經營、品牌戰略、協同研發、市場拓展、全程服務上大做文章。
江蘇和盛農資連鎖董事長李百炎認為,農藥電子商務平臺要做成一個可信賴、具有號召力的平臺,一是要將更多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保農藥吸納進來;二是要面對種田大戶、合作社,實現平臺、公司、農戶三位一體的有機結合;三是要通過綜合性服務,將平臺的影響力進行積極傳播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