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陰劍鋒
崇明島上的農資聲音
——2014年N9農資經營管理研討會觀察
□《中國農資》記者 陰劍鋒
3月26日,小雨過后的上海崇明島風輕云淡,2014年N9農資經營管理研討會如期召開。上海農資、浙江農資、江蘇蘇農、安徽輝隆、四川農資、黑龍江倍豐、廣東天禾、福建福農、湖南新三湘等9家省(市)級農資公司負責人集體亮相,中農控股作為特邀企業出席。會議由年會輪值單位上海農資公司總經理戴立根主持。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官方色彩的行業會議,圍繞“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主題,相對輕松的會議氣氛讓這些“主流企業”獲得更多的表達機會,在農資行業艱難探路的當下,他們為行業帶來怎樣的發展經驗,他們在遙遠而又安靜的崇明島上又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在農資行業集體突圍的大環境下,農資企業的轉型已經成為行業必須面對的共同課題。
“我們必須轉型,這是被逼出來的。”在N9會議上,江蘇蘇農集團董事長陸立新這樣說。陸立新表示,蘇農集團將著力抓好“三個轉變”,即:由機會型經營轉為戰略型經營;由做品種轉為集中精力做品牌;由傳統“一買一賣”貿易型轉為營銷推廣服務型,將蘇農連鎖終端經營服務網絡打造成為“三農”服務的綜合服務商。
浙江農資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在當下的大經濟環境下也面臨新的考驗,浙江農資集團董事長汪路平表示,在鞏固貿易主業行業區域領先地位的同時,加大非貿易主業結構轉型將成為浙江農資未來的著力點,加速房地產業務結構轉型、培育打造金融投資板塊都將成為重點方向,同時,企業將密切關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混合經濟的趨勢,穩健拓展新的業務板塊。
農資流通企業挺進上游,打造自主品牌也成為未來轉型的一個方向。安徽輝隆集團董事長李永東表示,輝隆在建五禾生態肥業一期30萬噸復合肥生產項目、吉林輝隆15萬噸復合肥項目、銀山藥業二期工程均按計劃順利推進,即將建成投產。很顯然,這些項目的展開將加大輝隆未來在農資生產領域的話語權。
四川農資集團董事長邱述長表示,針對農資主業利潤率低,其他多元產業支撐乏力的現狀,四川農資探索進入金融領域,投資組建了川江投資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相關業務已經啟動運行。
湖南新三湘(原湖南湘農)在2013年實現企業重組之后,在全面夯實農資業務的同時,也加快轉型腳步。新三湘總經理曹貴華表示,企業正在謀劃組建新三湘投資基金公司,從流通領域躋身資本市場,積極聯合湖南洞庭物流有限公司組建集電煤、冶金礦石、農副產品、農資商品于一體的大型物流集散基地。
轉型是逼出來的,可以說客觀上是行業大環境為企業發展帶來壓力,而主觀上的創新求變提升了一大批農資流通企業在市場大潮中的競爭力。
為了抵御市場風險,很多農資企業正在嘗試多方向拓展,“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成為大家的共識。
中農控股公司總經理羅德強認為,在產能過剩困局之下,農資流通企業必須走出傳統的單一化肥業務,打破“批發文化”,在服務上做文章。羅德強表示,在去年化肥市場低迷的狀況之下,中農集團的農藥板塊借助市場力量風生水起,效益顯著,成為集團發展的一大亮點。
羅德強介紹,近年來,中農集團圍繞打造農業生產資料全產業鏈不斷拓寬視野、創新思路,逐步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了“上抓資源、下建網絡、促進聯合、開拓業務”的發展戰略。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目前中農集團已基本形成了化肥、農藥、農膜、農機、種子五大板塊全面發展,農資專營與區域性綜合型子公司齊頭并進的全新局面。
李永東表示,去年輝隆的農藥板塊也表現出色,過去比較艱難的農藥行業去年突然發力,現在集團的農藥公司已經成為集團整體業務的核心力量,未來輝隆將持續在農藥板塊上加大投入力度。
廣東天禾公司正在全力以赴推動企業上市進程,天禾公司總經理鐘伯清認為,上市將成為企業再次發力的新起點。鐘伯清表示,去年天禾繼續加強與戰略廠商的合作關系,優化產品資源,在加大與雅苒公司全面合作的同時,農藥板塊全面提速,相繼取得了陶氏“特福力”殺蟲劑、“聰明鮮”保鮮劑、拜耳“銀法利”殺菌劑等多個產品的區域經銷權。
福建福農公司總經理林武表示,公司堅持“兩翼拓展,穩住陣腳”,讓公司在上游資源與下游網絡上都實現了穩步發展。同時,公司加大資產運營和項目建設力度,購買了福州“宏利大廈”整層1800平米物業資產,并成功競拍征得一塊閩東霞浦物流用地。
思路決定出路,從過去傳統的業務中實現突破,成為許多農資流通企業在化肥市場突圍的重要思路。
在N9會議上,農業綜合服務體系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多家企業已經開始踏上探索之路。
“我們堅持農業綜合服務體系不能紙上談兵,實踐才是硬道理。”黑龍江倍豐集團黨委書記劉斌說。近年來,倍豐集團秉持“一業為主,多元發展”戰略,在向“農業產業化實踐者、農村綜合服務體系營建者”進程中趟出一條新路。
目前,倍豐集團已經在黑龍江全省建立了7個大型土壤肥料檢測中心、17個土樣處理站和12個混配肥服務站,組建了一支遍布全省的由農大教授、博士生、碩士生和農學本科生組成的60余人的農化專家隊伍。去年,倍豐集團與龍江銀行攜手,為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增值服務,為其提供全產業鏈配套資金1.6億元,有效加快了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進程。同時,倍豐在黑龍江五常、方正等地開展的水稻選育栽培項目也取得良好效果。
羅德強認為,農業綜合服務體系是未來農資流通企業升級發展的大趨勢。發展小型合作社已經成為中農控股參與農業綜合服務體系的重要平臺,中國農資小型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到現在,已經發展為擁有1500多個縣級中心社,1萬多個基層合作社,100多萬基層社員,成為目前我國范圍最大的新型合作社。通過整合社會資源,中農控股把分散的基層合作社聯合起來,集中土地,打包產品,為所有合作社社員提供有效的增產增收方案,將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做大做強。
上海農資“上農網”電商平臺在實現傳統農資流通向新型農資流通渠道轉型的同時,也加速挺進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大軍。上海農資公司總經理戴立根介紹,從B2B延伸到B2C,“上農網”定位不僅限于農資、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而是上海本地蔬果的產前、產中、產后追溯網絡,長期致力于長三角周邊大城市與郊區可以按同樣的模式植入種植消費理念、環保理念、創意理念,努力將上農網打造成為區域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從轉型發展到穩健多元化,再到全面參與農業綜合服務體系,N9企業的實踐經驗和發展思路讓我們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變革力量,這種力量必然會引領中國農資流通行業找到科學發展的新方向。
記者手記
N9,來自行業的主流力量
你知道N9嗎?
在農資行業,或許有許多人還并不了解。N9是由來自農資流通行業的9家主流企業組成的一個非官方組織,可以說N9是來自農資行業的主流力量。每年一次的N9會議是這個組織的主要交流形式。
從原來的N5,到現在的N9,這個組織從創立到今天走過了十幾年的風雨,見證了農資行業的風云變幻,更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N9會議的平臺實現了這批主流企業交流經驗、分析市場、把脈行業、加強合作,在溝通與碰撞中為行業發展開辟出全新思路。
N9云集了浙江農資、安徽輝隆、黑龍江倍豐、江蘇蘇農、四川農資、上海農資、廣東天禾、福建福農、湖南新三湘等9家省(市)級農資公司,這9家企業都各具特色,在發展模式上代表了當今農資流通的主要方向。
今年,N9企業聚會上海崇明島,9家企業主要負責人全部到場,這些“關鍵人物”的到來也顯示出N9會議本身的含金量和影響力。楊邦寧、鄭軍、張永埔、李學軍等幾位農資元老也紛紛特邀到會,他們正在淡出農資行業,但是他們的心依然與行業緊緊相連。
從自發到自覺,從企業經驗到行業情感,N9這股來自農資行業的主流力量正在成為行業變革發展的主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