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4日晚10點,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召開緊急發布會。他在發布會上確認,失聯的馬航MH370客機在南印度洋墜毀。馬航當天最新聲明說,機上無人幸存。
每一次空難過后,航空業的發展就會被蒙上一層陰影。3月10日受馬航失聯事件影響,航空相關股紛紛走低,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股票也一度下跌,創公司歷史最低股價。
廉價、服務好和便利等因素是影響航空公司業績的重要因素。但對航空公司來說,“安全”是乘客最看重的因素。航空事故的發生證明了航空業安全記錄的脆弱性。此次事件的發生,短期內對乘客尤其是中國乘客造成的心理影響不容忽視,也將不可避免在短期內改變部分乘客的選擇,造成航空業客源流失,上座率降低。
對中國航空業來說,未來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受這次客機失聯事件的經驗教訓,更好更細致地做好安全工作。下滑可能導致航空需求持續低迷。
21世紀初,中國加入WTO以來,經濟快速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往來的增加,中國航空業曾經迎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
近年來,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反腐以及限制公務等因素的影響,在民航業利潤中貢獻較大的兩艙(頭等艙、公務艙)的需求出現了明顯不足,這也直接對航空公司的業績產生沖擊。
根據民航局公布的去年全年民航業生產經營數據顯示,行業利潤總額較2012年下滑了7.7%,這已經是連續3年呈下滑態勢。
近年來,中小航空公司的運力快速擴張,與此同時,“三大航”市場份額出現下滑。在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各家航空公司紛紛降價競爭市場份額,導致整體票價水平降幅明顯。
此次事件的發生,勢必對中國航空業今年二季度的業績產生一定負面影響。這將使航空業的供求關系更加難以出現逆轉,票價水平可能仍將延續之前的下行趨勢。
中國航空公司在利潤下滑的同時,還需要面臨航油成本高、機場收費高以及航線政策缺乏等阻礙。
2013年由于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匯兌收益成為各家航空公司實現盈利持平甚至小幅增加的最大因素。但扣除這一因素之后,各航空公司的盈利實際上在走低,延續了近幾年來盈利空間收窄的趨勢。
過去8年人民幣大幅升值,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票價水平下降導致的航空主業盈利大幅下滑。統計顯示,從2005年人民幣開始升值以來,南方航空累計實現了匯兌收益超過100億元。
目前國內航空公司資產負債率高,航空公司因購買飛機而背負的債務幾乎全部是以外幣計價的,其中美元負債占大部分。若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那么貸款負擔就會增加,企業面臨巨大還款壓力。隨著美聯儲削減量化寬松政策,美元借款很可能從蜜糖變成毒藥,甚至壓垮公司。
但目前大部分機構和市場調查均認為2014年人民幣的升值之勢并沒有改變。這也許意味著中國航空業還有一段時間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