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銀
(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合肥 230051)
建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的探討
王成銀
(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合肥 230051)
2014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提出:國家建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是特種設備的安全保障制度,它是針對已經流入市場的缺陷特種設備而建立的。我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法律制度立法剛剛起步,應借鑒其他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成功經驗,結合國情,建立我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本文主要從我國建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的必要性、缺陷特種設備的界定、借鑒其他產品缺陷召回成功經驗、建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體系來探討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的建立。
特種設備 檢測 召回制度
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最早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汽車行業。作為一種國際通行的做法,在商品召回制度成熟的國家,召回的程序、監督和賠償問題等都有明確的規定。特種設備作為特殊產品,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使用且安全性要求高,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是特種設備的安全保障制度,它是針對已經流入市場的缺陷特種設備而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建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因生產原因造成特種設備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立即停止生產,主動召回。
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設備和設施。這些設備因本身存在缺陷容易發生事故,一旦發生事故將造成人身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特種設備質量安全問題不僅會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而且直接與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建立了缺陷產品召回法律制度,由相關政府進行監督管理。因此,建立我國的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十分必要。
1.1 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特種設備生產單位的主體責任,保障特種設備使用安全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對其生產的特種設備安全負責。通過缺陷產品召回,督促生產單位及其負責人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切實承擔保障特種設備安全的責任。實行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就是為了能及時召回有缺陷的特種設備,減少或避免特種設備在使用中發生故障甚至事故,并且可以促使企業不斷改進產品質量,使產品的質量不斷提高,從而降低造成使用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危險性。
1.2 有利于促進特種設備技術進步,樹立我國特種設備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缺陷召回的施行增加了生產的成本,生產單位為盡量避免召回事件的發生,必將不斷改良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因懼怕高昂的召回成本和缺陷產品賠償,生產單位必將會更加注重從原材料、工藝流程、質量管理等方面來規范自己的生產活動,建立和完善特種設備生產質量保證體系。隨著國際貿易的增多,有更多的國外特種設備將進入中國市場,為了保護我國使用者的國際經濟利益,有必要建立我國的缺陷特種設備召回法律制度。我國特種設備產品也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從當前利益而言,設立缺陷特種設備的召回制度,會對企業利益帶來一定的沖擊。但從長遠著眼,建立這樣的產品責任機制符合國際趨勢,有利于樹立我國產品的國際形象,有利于增強我國產品市場競爭力。
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可見,我國對產品缺陷的認定,首先采用“不合理危險”的標準,這個標準根源于美國。但是,在確定了產品缺陷的一般標準外,我國又規定了另一個標準,即“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睆摹懂a品質量法》的原意看,對“不合理的危險”在判斷上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為了便于操作,需要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來界定。
特種設備種類繁多,在立法和實踐中,缺陷特種設備的判斷將是十分復雜而困難的事?!短胤N設備安全法》所謂的“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是指由于設計、制造、標識等原因導致的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特種設備產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安全技術規范及標準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不同類別的特種設備缺陷,表現形式不盡相同,存在危及安全的主要缺陷見表1:

表1 特種設備主要缺陷及安全因素
上述缺陷是否到達召回標準,筆者認為在對特種設備缺陷的認定上,采取國際上通行標準是比較合適的,即“不合理危險”的標準,這些標準應該在相應特種設備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中予以界定。
我國缺陷產品召回立法始于21世紀初,由國家質檢總局、發改委、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四部委聯合發布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2004年)是我國第一部關于產品召回的部門規章,與其配套的操作法規也相繼出臺。汽車產品召回制度的成功運作為我國更為廣泛領域產品召回制度的立法和執法提供了經驗。2007年《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食品召回管理規定》和《藥品召回管理辦法》等相繼出臺,為更高位階的立法作了準備工作。2007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規定了產品召回制度。2009年頒布的《食品安全法》嚴格意義上則是我國首部規定產品召回制度的法律。2009年12月頒布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六條在產品責任中規定了生產者、銷售者的召回義務,在立法上確立了產品責任和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銜接,即對特定缺陷沒有盡到召回義務就要承擔產品侵權責任,反之如果善盡召回義務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流通時未發現之責任免責或減輕責任。2012年10月22日國務院頒布《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綜上可見,我國缺陷產品召回立法由無到有、由部門立規到中央立法、由特定產品召回立法到一般產品召回立法,且立法位階逐漸升級,產品召回立法與配套操作規程相結合,形成了我國初具規模的缺陷產品召回法律體系。
3.1 缺陷汽車召回
2012年10月國務院頒布《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2013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稐l例》從3個方面對召回程序作出了規定:一是明確了召回啟動程序;二是規定了召回實施程序;三是規定了召回報告程序?!稐l例》還對一些可能導致各方相互扯皮的細節進行了明確。例如,汽車產品存在缺陷需要召回時,生產者應當承擔消除缺陷的費用和對缺陷汽車產品進行運輸所需的必要費用。《條例》對隱瞞汽車產品缺陷、不實施召回等違法行為加大了處罰力度。
3.2 不安全食品召回
2007年7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頒布《食品召回管理規定》,主要內容包括食品召回的管理體制;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食品安全危害調查和評估;食品召回實施,包括主動召回、責令召回和召回結果評估與監督、召回食品后處理。以及法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食品召回將采用“二級監管”的模式,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組織、協調全國食品召回的監管工作,監督、指導省級質監部門開展召回工作;省級質監部門根據國家質檢部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食品召回的監管工作,市級質監部門配合省級質監部門實施召回過程的監督管理。規定的出臺為規范我國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活動提供了制度保障。通過規范程序要求,食品生產者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及時對不安全的食品通過更換、退貨、補充或修正消費說明等方式,減少和消除不安全食品可能導致的危害。
4.1 完善相關法規標準體系
完善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的法規標準體系應從我國國情出發,在立法宗旨上,體現保護特種設備使用者權益的立法取向;在建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過程中,應加強對政府在產品召回中的地位、職責的思考,確立政府對產品召回制度監管人身份和職責的定位等。通過科學合理地構建中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來防止可能出現的由缺陷產品導致的損害,形成一個良好的特種設備安全保障機制。應借鑒國外缺陷產品管理體制的合理規定,借鑒其他產品召回的成功經驗,筆者認為應制訂與《特種設備安全法》相配套的缺陷特種設備召回法規,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完備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體系。
4.2 建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體系
構建我國的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首先要制定與《特種設備安全法》等法律相配套的專門的缺陷特種設備召回法規,其中包括界定缺陷召回標準、缺陷產品召回的評估、缺陷產品召回的方式、缺陷產品召回的主體、缺陷產品召回的程序和法律責任等。
●4.2.1判斷標準
只有明確界定缺陷特種設備的標準,才能在此基礎上確立缺陷召回制度。特種設備“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即由于設計失誤、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的工藝或生產過程中的失誤,造成一種型號、一個批次設備普遍存在的缺陷。對是否符合缺陷召回的判定,制定相應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來認定。我國應當借鑒西方國家的立法原則,直接采用不合理危險這一種判斷標準來判定產品是否具有缺陷。
●4.2.2缺陷評估
特種設備生產者獲知其提供的產品可能存在危及安全的,應立即進行缺陷調查和評估。必要時,啟動監管部門調查和評估。設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專家委員會,或者委托特種設備專業行業管理協會,為缺陷特種設備安全危害調查、評估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做出認定。
●4.2.3召回方式
不同的國家召回的方式有所區別,主要有生產單位主動召回和主管部門指令召回兩種。我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應當實行主動召回、指令召回、強制召回相結合的制度。生產單位自行或者使用者發現其產品缺陷,以及通過主管部門獲知缺陷存在,可依照主動召回程序的規定實施缺陷產品召回。召回是生產單位在確定其產品存在缺陷以后,根據缺陷嚴重程度、缺陷產品數量、銷售市場分布情況等因素,對缺陷產品采取修理、更換、退貨、回購等措施進行處理,以消除缺陷產品可能帶來的危險。
生產單位在獲知缺陷存在而未采取主動召回行動,或確認生產單位有隱瞞產品缺陷、以不當方式處理產品缺陷的,又或者生產單位未將召回計劃向主管部門備案即行召回的,主管部門應當要求生產單位按指令召回管理程序的規定進行召回。對于拒絕接受召回指令的,主管部門依法向社會公開的同時強制召回,并施予相關行政處罰。
●4.2.4召回主體
只有明確缺陷產品召回的義務主體、確定誰應該承擔召回的責任才能保障缺陷產品召回的具體實施。反之,沒有明確規定義務主體,再完美的制度都將流于形式。對于缺陷特種設備召回而言,生產單位是召回行動的責任主體和行為主體,并具體負責組織銷售、租賃等有關方進行召回行動。政府主管部門是召回行動的管理者,負責接受生產單位主動召回備案、審查召回效果和必要時責令生產單位進行召回并進行監督。雖然產品召回大多應該是企業主動召回,但政府的有效監督不可或缺。
●4.2.5召回程序
國際上產品召回一般有兩套召回程序:一般程序和簡易程序。一般程序包括生產單位提交缺陷報告;制定缺陷消除措施;通知和通告使用者;召回和缺陷消除。簡易程序比一般程序簡便。它簡化了傳統召回程序中的一些步驟,包括對產品含有引發嚴重危害的缺陷進行初步認定,以使得監管部門能夠與生產單位的合作更具效率。參照各國的產品召回制度,結合我國的實際,筆者認為缺陷特種設備召回程序可以采用以下一般程序:生產單位對產品缺陷的報告、調查和確認;生產單位及時制定召回計劃并提交主管部門備案;通知有關銷售、租賃商和使用者缺陷情況并實施召回計劃;向主管部門提交召回結果總結報告。主管部門經調查、檢驗、鑒定確定特定產品存在缺陷,而生產單位又拒不召回的,應當及時向生產單位發出指令召回通知書,實施指令召回的程序。
●4.2.6法律責任
產品責任是生產者對其所生產的產品缺陷給受害人造成的人身或財產的損害應負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方面,《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發現特種設備存在應當召回而未召回的情形時,應當責令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召回。對于明知特種設備存在同一性缺陷,未立即停止生產并召回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生產,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若未及時召回而發生特種設備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還要負刑事責任。
我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法律制度立法剛剛起步,應借鑒其他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成功經驗,結合國情,在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上建立并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形成缺陷評估、召回方式、召回主體、召回程序和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制度體系,建立我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
1 闞珂,蒲長城,劉平均.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釋義[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10月
2 周鵬.產品召回制度的經濟法責任性質初探[J].財經界(學術版),2013,(03).
3 蔡文燦,紀潤慈.試論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不足與完善[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2,(02).
4 汪張林.論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現代經濟探討,2011,(03).
5 馬晨清.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立法探討[J].法治與社會,2008,(12).
Discus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efective Special Equipment Recall System
Wang Chengyin
(Anhui Provinc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Hefei 230051)
China had to establish the defective special equipment recal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equipment security law, which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1st, 2014. The recall system, also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security system, had been established to supervise the market-selling special equipment. As we just started the lawmaking in policies of special equipment recall system establishment, our entity lawmaking was far from perfect. Thus, it was necessary for us to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security lawmaking, and combine the experience with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reate a Chinese defective special equipment recall system. In this article, we were going to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defective special equipment recall system, the defnition of defective special equipment, how to draw lesson from other countries’ successful practice in defective special equipment, and fnally gave a suggestion of establishing a Chinese defective special equipment recall system.
Special equipment Defection Recall system
X924.1
:B
1673-257X(2014)11-51-04
10.3969/j.issn.1673-257X.2014.11.015
王成銀(1963~),男,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特種設備安全。
20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