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紅衛
一、 引言
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的過程,是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發展方向。土地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依托,土地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目標,還是人口集聚都必須通過土地調整來實現。而目前河北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集約利用處于起步階段,這導致了其新型城鎮化水平較低。因此,提高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集約利用是河北省當前的迫切任務。
二、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集約利用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集約化程度低
由于河北省在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缺乏科學的、協調統一的城鎮用地規劃,導致了其新型城鎮化總體水平偏低和土地集約利用程度低。2012年河北的城鎮化率僅為46.80%,低于國家平均水平線54.68%。2012年河北省有建制鎮為2232個,但是大多城鎮仍以農業為主,二、三產業發展較慢,實質城鎮化水平落后于形式發展。截止2012年底,河北省土地總面積為282650791.2畝,其中未利用地為59500473.7畝,占總面積的21.05%。但是由于河北省城鎮總體規模偏小,致使城鎮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難以提高,造成城鎮土地資源浪費和集約利用率低。
2. 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
河北省正處于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的階段,由于缺乏正確有效的土地利用規劃,致使河北省城鎮化建設偏離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道路。河北省土地規劃是省委正確引導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城鎮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將直接影響土地的利用效果。在進行城鎮化建設中由于對城鎮化發展的速度估計不足,因此城鎮土地規劃使得工業和居民住宅用地所占的比例較大,而道路交通及綠化用地所在的比例較少,大量土地資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這樣的用地結構也違背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生態均衡發展原則。因此,河北省需調整城鎮土地利用結構,否則將會影響河北省社會經濟發展及阻礙新型城鎮化的建設。
3. 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深入進行,各類建設用地的數量將會持續增長。與2000年相比,2012年河北省城鎮建設用地累計增加93190公頃,即139.8萬畝。假設增加的土地中耕地占7成,則需要占用耕地60573.5公頃,即90.8萬畝。然而根據河北省建設用地指標規定,各類建設占用土地為10萬畝/年。但是通過指標統計可知這樣的用地要求只能滿足城鎮化建設的需要,而河北省的工業、交通及城鎮建設的其他配套設施的用地指標就不能滿足,所以河北省城鎮化建設中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三、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集約利用的路徑選擇
1. 提高城鎮化建設中土地集約利用水平
河北省城鎮化建設中土地集約程度偏低,主要是因為城鎮化總體水平偏低,城鎮規模較小。河北省應該抑制城鎮建設發展速度,通過調查分析得知河北省在十三年間城鎮數量增加了2.3倍,雖然城鎮發展速度較之前有所下降,但是這種對土地集約利用認識不全面的盲目擴張,我們應統籌管理。為了提高城鎮化建設中土地集約利用率,河北省可以全面了解城鎮規模,統籌規劃,統一協調城鎮體系規劃,將具有發展潛力的城鎮作為中心城鎮,將一些發展后勁較低的小城鎮規劃到中心城鎮,形成“城鎮群”。這樣既可以擴大城鎮規模又有利于城鎮的整體規劃。如將資本可以有目的的投入到中心城鎮,在考慮到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基本前提下,壯大中心城鎮,帶動周圍城鎮發展,實現“輻射式”城鎮發展。另一方面,將城鎮規模做大,整體增強城鎮的經濟發展實力,可以更好的吸引更多的勞動力向中心城鎮轉移,從而可以實現勞動密集型城鎮土地集約利用。
2. 調整城鎮化建設中的用地結構
河北省要全面有效的調整城鎮化建設中土地結構,就需要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有足夠的前瞻性,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合理配置土地結構。改革現行的土地利用規劃,使其符合現代新型城鎮建設的目標,加強對城鎮土地存量的管理并積極改造之前因認識不足而建成的不利規劃的舊城區。河北省在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理解新型城鎮的內涵,實現益民宜居。河北省應時刻嚴格遵守新《土地管理法》,城鎮總體規劃應與土地利用規劃保持高度一致。在進行城鎮建設之前應該對河北省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可行性規劃研究,保證城鎮建設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進行。并且在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時降低工業及居民住宅用地,合理增加交通、綠化用地。在編制城鎮建設用地規劃時,首先根據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以及對城鎮發展的預測,確定城鎮建的規模,合理劃定城鎮建設留用地,合理分解和落實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切實做好用地結構平衡工作,使城鎮建設能夠健康持續進行下去。
3. 解決城鎮化建設中土地供需矛盾
據統計,河北省2010年比2000年城鎮建設需要增加900多平方公里(約140萬畝)土地,然而河北省總體規劃指出城鎮化建設用土地為4500多公頃(即70萬畝)土地,城鎮建設用地缺口接近70萬畝。因此河北省需極力尋求解決城鎮化建設中土地供需矛盾。為了盡量彌補這接近70萬畝建設用地的缺口,河北省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政府宏觀調控,調整土地利用總規劃,使之在保證城鎮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情況下,緩解用地壓力。同時政府還應要求各級單位完善土地利用監管機制,統籌安排各類用地比例,實現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從宏觀上控制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及促進城鎮合理發展。除了需要政府宏觀調控外,各地方仍需充分發揮土地的利用率,將城鎮建設由向外擴張發展轉向內涵挖掘。并通過編制實施各級土地利用總規范,科學合理有序地進行利用土地。
四、結論
城鎮化是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的過程,是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經之路。而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符合現代經濟發展目標的發展方向。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河北省發展戰略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河北省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在土地利用方面還存在不足,我們通過調整土地結構及布局,通過河北省政府宏觀調控及各地政府的積極配合解決新型城鎮化建設用地難等問題,實現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的集約利用,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作者單位:河北工程大學)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3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土地集約利用方式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201301121。
參考文獻
[1]閻東彬,王金營.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2
[2]李昌明,張向東,李麗杰.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路徑選擇[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
[3]孟晨露,郝素娟,馮潔.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策研究[J].現代物業·現代經濟.2013
[4]倪鵬飛.新型城鎮化的基本模式、具體路徑與推進對策[J].江海學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