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倩
巴黎的地鐵。可惜的是,第一個念頭并不關于輕快浪漫的法式小調,或者吐著煙圈姿態優雅的法國女人,而是一股濃烈的尿味。
即使不認路,只要順著隱隱約約的尿味走,就可以找到地鐵進口處。為了躲避室外的嚴寒,這里是流浪者的最佳棲息地,一塊毯子當墊背,一件大衣蓋在身上,就是一張張溫暖的“小床”。
這里常年有人“居住”,因此各個角落也就成為了“公用廁所”,巴黎地鐵的尿味揮之不去。常看見有地鐵清潔工并不是在掃地,而用水沖刷著地面,他們應該最清楚這地下空間里發生的一切。
同樣有流浪漢常年居住,甚至背包客搭帳篷的巴塞羅那地鐵站,卻從未聞到過一絲尿味。當然,每座地鐵都是有自己獨特味道的,空氣的不流通,讓巴塞羅那地鐵常年有一股封閉塑料瓶的味道。地鐵通常挖得很深,換乘線路有時候在地圖里看起來明明是同一站臺,可在地底下卻要繞來繞去十幾分鐘。再冷的冬天,這里始終是溫暖的,可想而知夏天就像是濕熱的桑拿屋,行走其間恨不能裸體。
巴黎地鐵雖說有尿味,但勝過巴塞羅那的,便是車廂里的讀書氛圍。
在巴塞羅那地鐵,是很少看見有人捧著一本書在閱讀的,往往人們都會小心提防著小偷,或玩弄手機游戲,或手舞足蹈地情緒激昂地和朋友交談,西班牙人性格特別外向,周圍落單的陌生人也都可以加入。在這樣的環境,即使想要閱讀,都很難。
可是巴黎的地鐵里,時常就可以看見一個年輕女人,或中年男人,或老人,捧著一本書目不轉睛地讀著。有時候可能還是一本極厚的書,但是早已讀到了最后幾頁,令人對其巨大的閱讀量敬佩不已。
是不是抽煙和閱讀是巴黎人熱愛的兩件事情?我問約翰。一個巴黎男孩,高大消瘦,有著一張國際男模的臉和身材。每次我見到他,他總是在抽煙或者拿著煙正在抽煙的路上。早晨一根,是早餐;中午一根,是飯后消化;下午一根,是提神;晚上一根,是睡前好夢,他總有自己的一套抽煙哲學。至于讀書,他也熱愛,總是在包里放一本。
他笑著說,讀書,的確是喜歡的,而且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不需要和人面對面坐著的時候眼睛不知道往哪里放了。他點起煙,望著我揚了揚眉毛,問道,你不覺得很尷尬嗎?讀書的話,大家都有一個地方放思想放眼睛了。哈哈,抽煙的話可以裝深沉,不用說話,舉著煙找些事情做。
對著他的答案,我無言以對,而后突然笑了出來。何必一定要給某個文化找一個高深的理由:巴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巴黎人熱愛閱讀的風氣令人贊許。其實地鐵本來就是一鍋麻辣燙,各類人都有,每個人閱讀都有自己的理由。
又況且,走出地鐵口的時候,誰都能聞到那股昨日的尿味。生活就是那么實實在在,讀個書要那么理由累不累?甚至在巴黎的各大書店結賬處,還能看見各式各樣不透明的包書紙。
我問約翰,你們愛書還真的到了一定境界了。我最近一次包書還是初中時候包教科書。
他又哈哈大笑,這不是愛不愛書的問題,而是我們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在看什么書。讀歷史也好宗教也好小說也好,甚至色情雜志,讀什么書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想起小資常常把巴黎扣上一層光環,被當做圣地,不知道當他們揭開巴黎人一張張書皮,看到的卻是千百類型的書籍,會不會頓生失望?
巴黎地鐵的尿味,散發著淡淡的哲學之香。
《我想和這個世界不一樣》中國華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