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摘 要:鄉鎮財政服務的對象是廣大鄉村和農民群眾,由于國家政策支持,面對的資金越來越多,為更好地將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好,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就顯得尤其重要。以某鄉鎮的財政監管為視角,分析現階段鄉鎮監管主要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剖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提高監管的辦法,包括明確資金監管范圍、完善資金監管機制、強化補助資金監管、嚴格項目資金監管、優化本級預算管理、加強村級資金監管等六個方面。
關鍵詞:鄉鎮;財政;監管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7-0120-02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對三農的扶持力度日益加大,投入農村建設和發展的財政資金越來越多。鄉鎮財政直接面對廣大鄉村和農民群眾,在鞏固基層政權、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推進城鄉一體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充分發揮鄉鎮財政就地就近監管優勢,推進財政監督向鄉鎮財政延伸,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就顯得尤其重要。筆者對某鄉鎮財政監管現狀作了專題調研,并提出以下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當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方式
當前,鄉鎮財政監管資金按類別分為村級集體資金、鄉鎮本級資金、區級資金、地市級資金、省、中央級資金。
1.部門預算管理制度。鄉鎮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編制本級預算、決算草案;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作關于本級預算草案的報告;組織本級預算的執行,決定本級預算預備費的動用,編制本級預算的調整方案,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本級預算的執行情況。
2.一支筆審批制度。鄉鎮政府的各類資金支出,一般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不合規的用途受到制約,不正確的用款順序受到制止,審批人對自身資金支出審批行為負責,資金流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規范。
3.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上級資金下達基本上都是通過指標結算及財政實撥方式,各鄉鎮財政所都建立健全了財政賬戶管理制度、相關資金管理制度和基礎性工作規范,形成了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和財政賬戶管理的長效機制。
二、鄉鎮財政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鄉鎮財政監督職能相對薄弱,主要存在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監管信息溝通不暢。部門之間信息沒有聯網,沒有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形成了監管障礙。此外,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各異,缺乏信息共享平臺,造成項目信息不夠通暢,信息溝通機制缺失,影響鄉鎮財政監管工作的開展。
二是監管機制體制不順。主管部門直接下達鄉鎮項目建設指標,并按資金類別采取對口監管、垂直管理。此外,鄉鎮財政部門在項目信息收集、參與項目立項、合同審核、建設期間檢查、事后驗收和資金支付意見得不到足夠重視,發揮不了有效監管的優勢,從而使項目資金使用效益難以保證。
三是基層財政監管力量不足。鄉鎮財政人員編制數量相對較少,人員結構不盡合理,專業技術人員匱乏。
三、加強鄉鎮財政就地就近監管的建議
開展鄉鎮財政就地就近監管工作是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需要,是更好地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的需要,也是推動基層財政深化改革發展,提高監管水平的需要。
1.明確資金監管范圍。應以制度的形式賦予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權利,明確資金監管的范圍。鄉鎮財政本級的各項財政性資金和上級下達資金以及村級組織運轉保障資金等各種財政性資金,全部納入鄉鎮財政監管范圍。
2.完善資金監管機制。一是改進支出管理方式,采取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辦法,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二是建章立制,制定和完善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制度、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鄉鎮預算管理制度以及內部管理制度等。三是加強協調溝通,鄉鎮財政所應主動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涉農主管部門以及鄉鎮各站所、村組、企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的聯系和溝通。
3.強化補助資金監管。一是完善支農惠農補助資金落實兌現的公示制度,加強補助資金兌付落實的社(下轉131頁)(上接120頁)會監督。二是完善資金發放制度。按照各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本鄉鎮實際情況,采取國庫集中支付與“一折通”相結合等有效的資金發放制度,保證補助資金及時、安全、便捷地落實到戶。三是做好補助資金兌付落實的事后監管工作。對由鄉鎮財政兌付落實的補助資金,采取隨機抽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事后監督;對于由上級財政或主管部門兌付發放的補助資金,應根據上級財政和主管部門要求,做好協同監管和信息報告工作。四是扎實做好補助信息的基礎管理工作。
4.嚴格項目資金監管。一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確賦予財政所對鄉鎮范圍內的各類財政專項支出行使資金監管的職責,所有上級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下達的項目資金都應納入鄉鎮財政監管范圍。二是鄉鎮財政要建立滾動管理的項目庫,從項目的論證、立項、申報,到資金的撥付、工程的驗收、跟蹤問效等進行全程監督,及時發現并糾正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三是嚴密協同監管制度。鄉鎮財政要建立項目檔案,與鄉鎮各單位、村委會實行日常信息聯絡制度,及時跟蹤項目實施狀況,向上級財政和主管部門報告項目進度和項目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5.優化本級預算管理。一是實行“鄉財鄉用區監管”。鄉鎮財政在區級財政的領導和監管下負責鄉鎮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二是規范預算管理。將鄉鎮取得的稅收收入、非稅收入、上年結余資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實行綜合預算;逐步完善鄉鎮基本支出定員定額管理,建立項目庫管理制度。三是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規定,逐步建立完善鄉鎮所屬單位財務公開制度。
6.加強村級資金監管。對于經區委決定由鄉鎮財政監管的村級集體資金,要進一步完善“村賬鄉代理”工作,加大督查力度,定期組織對村級經費安排和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會審,建立集體資金監管工作機制。[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