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虹 張藝
摘要:文章針對化學反應速率實驗過程中易失敗的原因如試劑純度低、操作不規范及溫度過高等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相應解決方案,包括選擇高純度的(NH4)2S2O8、控制實驗溫度、培養學生C3H3素養等。
關鍵詞:反應速率;濃度;溫度;C3H3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4-0089-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化學反應速率在中學是作為重點知識進行學習,目前普遍采用“過二硫酸銨與碘化鉀反應”來測定反應速率、反應級數以及反應的活化能。(NH4)2S2O8與K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
S2O82- + 3I-[=] 2SO42- + I3- (1)
2S2O32- + I3-[=]S4O62- + 3I- (2)
(2)的速率比反應(1)快得多。當S2O32-耗盡時,由(1)生成的I2立即與淀粉作用,使溶液呈藍色。由于Δt內Na2S2O3完全耗盡,所以Δ[S2O32-]就是Na2S2O3的起始濃度。由式(1)、(2)可得出:
V1=Δ[S2O82-]/Δt =K[S2O82-]m[I-]n
V2=Δ[S2O82-]/Δt=Δ[S2O32-]/2Δt
由不同濃度測得反應的時間Δt,即能計算出該反應的級數m和n。由同一濃度不同溫度下的K,作lgK 和1/T的關系圖,求出斜率,然后按阿侖尼烏斯公式求出反應的活化能。
這個實驗的原理比較清晰,可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很容易失敗,如反應瞬間結束或反應時間過長,反應時間與濃度不成正比。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實驗失敗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一、反應物純度的影響
在實驗過程中,常會瞬間反應導致實驗失敗。主要是由于(NH4)2S2O8藥品儲存時間過長,或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未徹底干燥,就會發生反應[2]:
(NH4)2S2O8 + H2O [=](NH4)2SO4 + H2SO5
該反應會生成少量H2SO5。H2SO5和(NH4)2S2O8雖然都是強氧化劑,但它們的氧化基理不同,在過一硫酸內的過氧化氫分子的一端是空著的,可以迅速地氧化碘離子成碘,反應為快反應。反應混合液中的Na2S2O3溶液在瞬間被消耗完,測得的反應時間近似為零。因此,注意不能使用過期藥品配制溶液,配制時應采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不能使用自來水配制,因為自來水中的金屬離子會催化該反應,使反應速率加快,并且水中的氯會直接把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
二、濃度的影響因素
學生在進行濃度的影響因素的分析中,常會出現反應速率與濃度不成正比,主要是由于儀器數目過多及學生操作不當引起的。該反應所需要的儀器多,每組實驗需要量筒、燒杯等共20余件[3],均擺放在實驗臺面上,學生在使用時很容易出錯,儀器損壞率高,再者學生在進行實驗時,操作不夠規范,沒有準確移取溶液。針對儀器過多易損壞這一現象,筆者減少儀器的使用數量即量筒2個即一個專取用氧化劑(NH4)2S2O8,另一個取用還原劑及相關溶液如:KI、Na2S2O3、(NH4)2SO4、KNO3;燒杯1個,并進行3次平行實驗(見表1),結果表明,減少儀器的使用量后進行實驗,重現性好,并且對反應的速率影響不大。針對學生操作不當引起的錯誤,應注重強調化學家盧嘉錫提出的C3H3(Clear Head 、Clever Hands 、Clean Habit)素養,即清醒的頭腦:能明辨是非,獨立思考,有創新精神;靈巧的雙手:動手能力強;整潔的習慣:做事有計劃,有條有理。
三、溫度的影響
反應速率實驗安排在第一學期十月份左右,室溫約為二十度,測定反應活化能時,若按照教材規定選擇三個溫度分別為室溫,室溫加10℃,室溫加20℃,則會在高溫條件下瞬間反應。按表1中5號取用量進行溫度影響因素的測定(見表2),結果表明,該實驗溫度對反應時間影響大。因為該反應的理論活化能為51.4kJ/mol,溫度對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變化量影響較大,選擇合適的溫度范圍如4℃-37℃。
在開設該實驗時,首先,應注重學生C3H3精神的培養,即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靈巧的雙手、潔凈的習慣,其次,試劑的選用應注意不能使用開封過久的試劑,以免試劑變質,不能使用自來水,以免金屬離子催化反應,氯直接與碘離子反應,造成實驗失敗;最后,在進行溫度的影響反應時,應注意控制溫度的范圍,以免反應速率過快,造成實驗失敗。
參考文獻
[1] 華東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組編. 無機化學實驗(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0-63
[2] 李樹新. 化學反應速率測定中(NH4)2S2O8試劑的改進[J].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1997,5(2):47-50
[3] 李景紅,孔茜,趙福岐. 化學反應速率和活化能測定實驗的綠色化探索[J]. 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8(4):102-104endprint
摘要:文章針對化學反應速率實驗過程中易失敗的原因如試劑純度低、操作不規范及溫度過高等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相應解決方案,包括選擇高純度的(NH4)2S2O8、控制實驗溫度、培養學生C3H3素養等。
關鍵詞:反應速率;濃度;溫度;C3H3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4-0089-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化學反應速率在中學是作為重點知識進行學習,目前普遍采用“過二硫酸銨與碘化鉀反應”來測定反應速率、反應級數以及反應的活化能。(NH4)2S2O8與K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
S2O82- + 3I-[=] 2SO42- + I3- (1)
2S2O32- + I3-[=]S4O62- + 3I- (2)
(2)的速率比反應(1)快得多。當S2O32-耗盡時,由(1)生成的I2立即與淀粉作用,使溶液呈藍色。由于Δt內Na2S2O3完全耗盡,所以Δ[S2O32-]就是Na2S2O3的起始濃度。由式(1)、(2)可得出:
V1=Δ[S2O82-]/Δt =K[S2O82-]m[I-]n
V2=Δ[S2O82-]/Δt=Δ[S2O32-]/2Δt
由不同濃度測得反應的時間Δt,即能計算出該反應的級數m和n。由同一濃度不同溫度下的K,作lgK 和1/T的關系圖,求出斜率,然后按阿侖尼烏斯公式求出反應的活化能。
這個實驗的原理比較清晰,可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很容易失敗,如反應瞬間結束或反應時間過長,反應時間與濃度不成正比。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實驗失敗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一、反應物純度的影響
在實驗過程中,常會瞬間反應導致實驗失敗。主要是由于(NH4)2S2O8藥品儲存時間過長,或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未徹底干燥,就會發生反應[2]:
(NH4)2S2O8 + H2O [=](NH4)2SO4 + H2SO5
該反應會生成少量H2SO5。H2SO5和(NH4)2S2O8雖然都是強氧化劑,但它們的氧化基理不同,在過一硫酸內的過氧化氫分子的一端是空著的,可以迅速地氧化碘離子成碘,反應為快反應。反應混合液中的Na2S2O3溶液在瞬間被消耗完,測得的反應時間近似為零。因此,注意不能使用過期藥品配制溶液,配制時應采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不能使用自來水配制,因為自來水中的金屬離子會催化該反應,使反應速率加快,并且水中的氯會直接把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
二、濃度的影響因素
學生在進行濃度的影響因素的分析中,常會出現反應速率與濃度不成正比,主要是由于儀器數目過多及學生操作不當引起的。該反應所需要的儀器多,每組實驗需要量筒、燒杯等共20余件[3],均擺放在實驗臺面上,學生在使用時很容易出錯,儀器損壞率高,再者學生在進行實驗時,操作不夠規范,沒有準確移取溶液。針對儀器過多易損壞這一現象,筆者減少儀器的使用數量即量筒2個即一個專取用氧化劑(NH4)2S2O8,另一個取用還原劑及相關溶液如:KI、Na2S2O3、(NH4)2SO4、KNO3;燒杯1個,并進行3次平行實驗(見表1),結果表明,減少儀器的使用量后進行實驗,重現性好,并且對反應的速率影響不大。針對學生操作不當引起的錯誤,應注重強調化學家盧嘉錫提出的C3H3(Clear Head 、Clever Hands 、Clean Habit)素養,即清醒的頭腦:能明辨是非,獨立思考,有創新精神;靈巧的雙手:動手能力強;整潔的習慣:做事有計劃,有條有理。
三、溫度的影響
反應速率實驗安排在第一學期十月份左右,室溫約為二十度,測定反應活化能時,若按照教材規定選擇三個溫度分別為室溫,室溫加10℃,室溫加20℃,則會在高溫條件下瞬間反應。按表1中5號取用量進行溫度影響因素的測定(見表2),結果表明,該實驗溫度對反應時間影響大。因為該反應的理論活化能為51.4kJ/mol,溫度對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變化量影響較大,選擇合適的溫度范圍如4℃-37℃。
在開設該實驗時,首先,應注重學生C3H3精神的培養,即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靈巧的雙手、潔凈的習慣,其次,試劑的選用應注意不能使用開封過久的試劑,以免試劑變質,不能使用自來水,以免金屬離子催化反應,氯直接與碘離子反應,造成實驗失敗;最后,在進行溫度的影響反應時,應注意控制溫度的范圍,以免反應速率過快,造成實驗失敗。
參考文獻
[1] 華東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組編. 無機化學實驗(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0-63
[2] 李樹新. 化學反應速率測定中(NH4)2S2O8試劑的改進[J].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1997,5(2):47-50
[3] 李景紅,孔茜,趙福岐. 化學反應速率和活化能測定實驗的綠色化探索[J]. 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8(4):102-104endprint
摘要:文章針對化學反應速率實驗過程中易失敗的原因如試劑純度低、操作不規范及溫度過高等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相應解決方案,包括選擇高純度的(NH4)2S2O8、控制實驗溫度、培養學生C3H3素養等。
關鍵詞:反應速率;濃度;溫度;C3H3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4-0089-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化學反應速率在中學是作為重點知識進行學習,目前普遍采用“過二硫酸銨與碘化鉀反應”來測定反應速率、反應級數以及反應的活化能。(NH4)2S2O8與K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
S2O82- + 3I-[=] 2SO42- + I3- (1)
2S2O32- + I3-[=]S4O62- + 3I- (2)
(2)的速率比反應(1)快得多。當S2O32-耗盡時,由(1)生成的I2立即與淀粉作用,使溶液呈藍色。由于Δt內Na2S2O3完全耗盡,所以Δ[S2O32-]就是Na2S2O3的起始濃度。由式(1)、(2)可得出:
V1=Δ[S2O82-]/Δt =K[S2O82-]m[I-]n
V2=Δ[S2O82-]/Δt=Δ[S2O32-]/2Δt
由不同濃度測得反應的時間Δt,即能計算出該反應的級數m和n。由同一濃度不同溫度下的K,作lgK 和1/T的關系圖,求出斜率,然后按阿侖尼烏斯公式求出反應的活化能。
這個實驗的原理比較清晰,可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很容易失敗,如反應瞬間結束或反應時間過長,反應時間與濃度不成正比。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實驗失敗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一、反應物純度的影響
在實驗過程中,常會瞬間反應導致實驗失敗。主要是由于(NH4)2S2O8藥品儲存時間過長,或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未徹底干燥,就會發生反應[2]:
(NH4)2S2O8 + H2O [=](NH4)2SO4 + H2SO5
該反應會生成少量H2SO5。H2SO5和(NH4)2S2O8雖然都是強氧化劑,但它們的氧化基理不同,在過一硫酸內的過氧化氫分子的一端是空著的,可以迅速地氧化碘離子成碘,反應為快反應。反應混合液中的Na2S2O3溶液在瞬間被消耗完,測得的反應時間近似為零。因此,注意不能使用過期藥品配制溶液,配制時應采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不能使用自來水配制,因為自來水中的金屬離子會催化該反應,使反應速率加快,并且水中的氯會直接把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
二、濃度的影響因素
學生在進行濃度的影響因素的分析中,常會出現反應速率與濃度不成正比,主要是由于儀器數目過多及學生操作不當引起的。該反應所需要的儀器多,每組實驗需要量筒、燒杯等共20余件[3],均擺放在實驗臺面上,學生在使用時很容易出錯,儀器損壞率高,再者學生在進行實驗時,操作不夠規范,沒有準確移取溶液。針對儀器過多易損壞這一現象,筆者減少儀器的使用數量即量筒2個即一個專取用氧化劑(NH4)2S2O8,另一個取用還原劑及相關溶液如:KI、Na2S2O3、(NH4)2SO4、KNO3;燒杯1個,并進行3次平行實驗(見表1),結果表明,減少儀器的使用量后進行實驗,重現性好,并且對反應的速率影響不大。針對學生操作不當引起的錯誤,應注重強調化學家盧嘉錫提出的C3H3(Clear Head 、Clever Hands 、Clean Habit)素養,即清醒的頭腦:能明辨是非,獨立思考,有創新精神;靈巧的雙手:動手能力強;整潔的習慣:做事有計劃,有條有理。
三、溫度的影響
反應速率實驗安排在第一學期十月份左右,室溫約為二十度,測定反應活化能時,若按照教材規定選擇三個溫度分別為室溫,室溫加10℃,室溫加20℃,則會在高溫條件下瞬間反應。按表1中5號取用量進行溫度影響因素的測定(見表2),結果表明,該實驗溫度對反應時間影響大。因為該反應的理論活化能為51.4kJ/mol,溫度對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變化量影響較大,選擇合適的溫度范圍如4℃-37℃。
在開設該實驗時,首先,應注重學生C3H3精神的培養,即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靈巧的雙手、潔凈的習慣,其次,試劑的選用應注意不能使用開封過久的試劑,以免試劑變質,不能使用自來水,以免金屬離子催化反應,氯直接與碘離子反應,造成實驗失敗;最后,在進行溫度的影響反應時,應注意控制溫度的范圍,以免反應速率過快,造成實驗失敗。
參考文獻
[1] 華東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組編. 無機化學實驗(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0-63
[2] 李樹新. 化學反應速率測定中(NH4)2S2O8試劑的改進[J].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1997,5(2):47-50
[3] 李景紅,孔茜,趙福岐. 化學反應速率和活化能測定實驗的綠色化探索[J]. 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8(4):102-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