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汪洋
探索農藥制劑行業健康發展系列報道三:
農藥制劑產業需在轉型升級中謀求新發展
□《中國農資》記者 汪洋

4月14—15日,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組織的第四屆環境友好型農藥制劑加工及專用助劑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來自行業的領導和專家先后講解了農藥制劑產業轉型升級政策制定的新思路,討論了制劑加工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并增設乳油中有害溶劑替代等熱點話題。與會代表認為,應加快推進我國制劑加工與助劑開發應用的產、學、研合作,加快農藥制劑的升級換代,提高農藥制劑的藥效和效益,促使農藥制劑向水性化、環保型方向發展,早日實現與國際接軌。
長期以來,我國農藥制劑總體水平不高。而眾多農藥制劑加工企業又是各級政府部門、社會民眾觀察和認識農藥行業的一個窗口,農藥制劑加工企業落后現狀影響了社會公眾對農藥行業的正確認知。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表示,農藥制劑加工領域是農藥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更是銜接上游原藥制造和下游農藥合理使用的一個重要節點。隨著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與環境保護壓力的增大,推動農藥制劑加工領域向著高效、安全、環境友好型方向的發展和提升、改善農藥的使用效果、提高農藥的使用效率將是農藥制劑加工領域的終極要求。
孫叔寶介紹說,當前,農藥制劑產業中的企業整體水平低于國內原藥產業中的企業整體水平。農藥行業近兩年來經濟效益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面向出口的農藥原藥企業利益提升所致,而大多數面向國內市場的農藥制劑加工企業,尤其是小型的加工復配企業還苦苦地在薄利和虧損的邊緣掙扎。而產品雷同、市場粗放、市場單一的主要特點尤其突出,相信在這樣一個相對分散的市場上,對于致力于在行業內持續發展、做強做大的制劑企業是非常有機會脫穎而出。
“要改變農藥行業的落后面貌、加快農藥制劑產業的升級、引導農藥制劑加工企業轉型、提升農藥制劑加工技術水平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應對。”孫叔寶認為,對農藥制劑產業的升級要求,一方面來自于市場的推動,隨著城鎮化建設和農村土地流轉集中,大型植保器械、飛機噴藥防治技術的應用迫切需要不同以往的農藥制劑形態,專業化防治組織的加強極大地影響了農藥制劑的包裝需求;另一方面,對農藥制劑產業的需求同樣來自于政府方面的政策推動,例如近期《農藥乳油中有害溶劑限量標準》的出臺、正在制定中的《農藥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將有效限制農藥制劑中有害氣體的排放。此外,對散落在田間地頭的農藥廢棄包裝也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注。“農藥制劑加工領域只有從不斷提高農藥劑型成分的利用率、減少有害溶劑的使用、以環保的綠色溶劑來取代、規范農藥包裝物的生產與使用、減少其浪費等方面不斷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政策要求。”孫叔寶強調說。
經過長期調研和反復論證,在借鑒國外和臺灣地區對農藥中助劑管理經驗的基礎上,2013年10月23日,工信部發布52號公告,發布了《農藥乳油中有害溶劑的限量標準》。標準從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交流會上,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鐘華就《農藥乳油中有害溶劑限量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據介紹,目前,在我國境內登記的2萬多個農藥制劑產品中,液態制劑達13000多個,它們都不同程度的使用各種有機溶劑。其中乳油登記產品達9000多個,是使用有機溶劑最大的產品群。李鐘華從政策制定的背景出發,指出有害溶劑限量的必要性,并詳細介紹了下一步擬進行的工作方案并向企業推薦了部分安全有機溶劑。她指出,目前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及環保部相關人士均表示支持和配合該標準的實施,并建議由工信部發文指導行動計劃,同時希望得到企業的積極配合,加快乳油配方的變更,并對實施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
“多年來,全球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對農藥制劑中使用的溶劑,助劑等添加成分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加以監管,但我國在這方面長期處于空白,亟待起步。”上海農藥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冷陽告訴《中國農資》記者:“此次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從對農藥添加物的管理來看,邁出的僅是一小步,但對我國農藥制劑向安全,環保方向加快發展卻推動了一大步。目前,有關管理部門正開展各項準備工作,將會在標準生效后組織全行業實施這一標準,這也標志著農藥乳油所用溶劑即將更新換代。”
隨后,中化化工科學技術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張宗儉對國內開發的可以用于苯類等限量溶劑替代的產品種類、理化特性、在乳油配方中的應用以及新型環保配方產品的藥效等進行了系統介紹和總結,為企業改進產品配方、應對市場變化和未來產品設計與開發提供了有價值的指導。他認為,未來乳油產品發展趨勢向著安全、環保、高效、經濟和便捷的方向發展。隨著標準的出臺,對于企業現有登記的乳油產品,在改變劑型、登記注冊、市場銷售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于現有乳油產品進行清理和更新,重新獲得市場準入,為以后的生產經營和市場競爭奠定堅實的基礎。”張宗儉說。
農藥制劑工程設計是農藥制劑加工工廠或區域建設的關鍵,通過農藥制劑工程環保智能化方案的確定,能夠因地制宜的縮小我國農藥制劑工程與國外制劑工程的差距,尤其是做好工廠的安全、環保、健康管理,使農藥制劑加工具有高效率、環保型、智能化。”會上,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信息咨詢部主任齊武介紹的農藥制劑工程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他介紹說:“為了更好地幫助農藥企業在解決制劑加工方面遇到的難題,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專門成立了農藥工程技術中心并提出了農藥制劑工程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
據了解,該中心通過整合行業工程技術人才資源、智力資源、信息資源等,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究、工廠與車間布局設計、產品工藝工程設計、設備優選等整體解決方案,從而突破我國農藥行業工程技術瓶頸,推動農藥制劑清潔化生產,引領農藥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促進我國農藥工業發展。此外,農藥制劑工程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將重點在農藥制劑加工企業或加工區域整體布局設計、農藥制劑加工、分裝車間設計上實行系統的研究和應用。
“在農藥制劑配方研究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看到農藥制劑加工工程化水平較國際跨國公司相差距離較遠。”齊武表示,許多農藥制劑加工企業或加工區域存在生產整體設計不合理、生產裝備技術及工程連續化生產水平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安全生產及環境保護存在隱患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農藥行業現狀決定了農藥制劑工程化發展的特殊性。一方面,我國農藥管理政策要求提高農藥制劑工程化水平。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形勢來看,廣大民眾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加強了對農藥生產企業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農藥加工的特殊性所決定的。我國以過專利期農藥制劑產品生產為主,每家企業的生產品種、規格都比較多,這就使我國農藥制劑加工不得不進行多種產品共用一條生產線、分裝線。
“我國農藥制劑加工業的這一特點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改變,所以我國農藥制劑企業只能借鑒國外企業的經驗和理念,而不能照搬照抄。”
齊武認為,根據我國農藥制劑生產的特殊性,實現農藥制劑生產工程環保化、智能化要完成的目標是:一是農藥制劑生產要滿足企業產品多樣化需求;二是生產裝備能夠最大程度的解決防止交叉污染問題;三是制劑成本優化且具有競爭優勢;四是農藥制劑產品質量穩定;五是生產設備綜合使用率高;六是符合國家對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