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萬來 岳樹民 張鎮 孫中洋
1.吉林省公安廳戶政管理總隊 2.江蘇省公安廳治安管理總隊

在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技術保障工作中,指紋算法性能評測是指紋算法選型的核心依據,指紋算法性能評測的科學、公平、公正將對指紋算法選型、甚至對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的順利實施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為確保指紋算法性能評測數據的嚴謹性和全面性,指紋測試庫樣本選擇應盡量與居民身份證使用人群分布特點相一致,指紋測試樣本采集工作必須考慮年齡分布、性別分布、產業分布、民族分布等眾多因素,作為全國首個居民身份證指紋測試樣本采集試點單位,吉林省公安廳戶政管理總隊為居民身份證指紋測試庫建設作出了貢獻,為其他試點省市開展指紋測試樣本采集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同時,在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中,江蘇省承擔了指紋測試樣本采集、全流程綜合試驗、先期試點等任務,對于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管理應用平臺,江蘇省公安廳治安總隊精心研究論證、不斷總結完善,采取一步到位的做法,將指紋信息采集前端系統和省級指紋信息管理系統分別嵌入到居民身份證平臺中,做到無縫對接,實現同一入口登錄、同一窗口操作、同一數據庫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統改造成本、縮短建設周期、優化系統功能。居民身份證管理應用平臺的建設,保障了江蘇省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的順利實施,也為相關部門后續技術保障工作的深入開展創造了條件。
作為全國首個居民身份證指紋測試樣本采集試點單位,吉林省公安廳戶政總隊在吉林市公安局和磐石市公安局的積極配合下,克服了時間短、內容新、任務重、標準高等諸多困難,堅持以人為本和群眾自愿的原則,僅用3天時間就圓滿完成了采集任務,為居民身份證指紋測試庫建設作出了貢獻,為其他試點省市開展居民身份證指紋測試樣本采集提供了寶貴經驗。
接到指紋測試樣本采集任務后,吉林省公安廳戶政管理總隊及時向廳黨委作了專題匯報,廳黨委領導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認真組織,周密部署,保質保量完成此項指紋測試樣本的采集工作。戶政管理總隊及時制定了《吉林省居民身份證指紋測試樣本采集工作實施方案》,并確定磐石市公安局煙筒山鎮、明城鎮派出所為采集單位。吉林市委領導指示,要按照公安部和吉林省公安廳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采集任務,并責成相關部門全力做好配合。吉林市公安局主要領導和業務部門同志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每日工作推進表,明確工作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應注意的事項,并成立采集工作領導小組。
一是按照任務分工分別制定了工作進程表,對每天的工作日程從時間、內容、人員、責任領導等都進行了詳盡安排;二是設計印制了《指紋采集人員登記表》和《指紋采集問題記錄表》等表格,向群眾發放了《致指紋采集志愿者的公開信》,并為每名采集完畢的志愿者贈送紀念品;三是對采集民警進行了集中培訓,確定了以年輕民警為骨干的操作員和助采員,組織民警強化練習,提高熟練程度,并對采集民警、村干部和學校領導進行動員部署,征求合理化建議;四是針對學生群體,設計了監護人宣傳單和簽字同意采集的程序,并事先租用了車輛,安排了前導警車,以確保學生志愿者的絕對安全;五是為方便村民志愿者按時有序采集,租用了客車用來集中接送采集人員;六是考慮到中午或晚上采集工作的時間延誤,為群眾預定了午餐和晚餐,體現公安機關對人民群眾的尊重、關愛、感謝;七是為方便群眾采集,在派出所一樓接待大廳設置了集中采集點,并為群眾準備了休息座椅、電視、報紙、純凈水,最大限度體現人文關懷。
由于準備工作精心、細致,組織工作認真、周密,整個采集過程緊張、有序、高效進行,并出現了許多感人場面。公安部、省公安廳、市、縣四級領導和技術人員始終堅持在采集一線負責領導、組織、調度。不斷改進采集方法,由最初的志愿者自行在采集器上按捺,改進為由民警協助按捺。由于采取了分流分時段措施,在大廳等待采集的志愿者一般在60人左右,秩序井然。許多志愿者表現積極主動配合,有的志愿者由家屬陪伴而來,有的是祖孫三代全家參加采集。由于組織得力,運行高效,原來預計一周的采集時間,僅用兩天半時間就順利超額完成了1200名志愿者的采集任務,共采集指紋10.8萬枚。
為學習借鑒吉林省經驗,在公安部的組織下,福建、江蘇、甘肅等三個試點省份相關人員先后來吉林省考察學習,觀摩此項工作的前期準備、組織發動、現場采集和技術措施等。吉林省公安廳戶政管理總隊認真總結工作經驗,印制了文字材料,毫無保留地向相關試點省市提供。相關試點省份的同事均來自公安機關戶政部門,對吉林省此項工作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協作配合、群眾的組織發動以及現場秩序井然的采集予以高度贊揚。相關試點省份的同事對吉林省派出所工作也非常關注,對兩個派出所寬敞明亮的營房、整齊劃一的分區辦公、優良的辦公環境和裝備、高標準的“五小”設施、扎實的基層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執法、和諧的警民關系和民警良好的精神風貌給予了充分肯定。
為滿足不斷發展的居民身份證管理工作需要,江蘇省公安廳治安總隊開發建設了全省統一版本的居民身份證管理應用平臺,該平臺采用B/S架構,在數據庫和應用層通過接口技術與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劃清邊界,既共享資源,又相互獨立,為居民身份證管理特別是登記指紋信息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做精做優居民身份證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服務群眾、服務應用、服務實戰的效能,必須走專業化道路,用專業系統保障證件管理科學化。在系統功能上,采用模塊化、業務定制、服務協作等理念和海量數據挖掘、框架搭建等技術,采集了證件辦理、制作、發放、使用等20個環節的數據,有效實現了證件辦理、身份審核、綠色通道、自動調度、制證管理、質量控制、人證追蹤、比對報警、票據管理、經費管理、查詢統計、數據交換、對外服務等一系列功能,日常業務均能做到網上操作、網上運行、網上管理。在系統安全上,通過先進技術手段,建成了安全、穩定、高效、統一版本的居民身份證管理應用平臺。在省廳負責維護管理下,幾年來不但沒有出現因系統故障停止辦證問題,而且還全面開展了雙休日、節假日辦證業務,極大地方便了群眾,樹立了公安機關的良好形象。在業務管理上,全省1300多個身份證受理點已全面實現標準化建設,業務辦理在專業平臺上運行,辦證過程中從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實時調取人口信息,并將獲取二代證相片及時回寫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相互服務,相互完善,高效運行。
居民身份證管理應用平臺具備較強的指紋信息管理功能,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即開即用,便于工作組織推進。平臺不但能夠同時辦理含指紋和不含指紋的兩種證件,可以進行格式過濾,分別簽發、抽檢、打包、核驗、發放等操作,而且具備即開即用、逐一開通登記指紋信息功能,方便各級公安機關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試點和分批推進。二是自動研判,嚴格指紋采集質量。平臺能夠自動統計分析指紋信息采集結果,并按設定門限值進行報警,供業務部門跟進檢查。省廳對平臺提供的未注冊指紋人員數據,組織專人通過平臺逐一查看現場采集視頻截圖和采集記錄,糾正了個別辦證點未按規定標記手指情況和采集指紋的行為,并作為一條紀律督促各地嚴格執行。三是跟蹤檢查,確保指紋核驗成功。省廳要求各地除特殊情況外,應由申領人本人領證并當場核驗指紋,平臺自動記錄指紋核驗結果等信息,供后臺分析跟蹤。
平臺重點建設了五個子系統:一是制證輔助管理子系統,制證中心采集導入了各個制證環節的數據,實現網上實時監管,責任到人,實現了發出證件質量的“零差錯”、“零投訴”。二是身份比對審核子系統,對申請辦理居民身份證的人員,除了進行人工審核外,可以使用該子系統,以公民身份號碼、相片、指紋信息等為對象,進行全省數據庫范圍內的模糊比對,從技術上堵塞騙領、錯辦居民身份證的漏洞。三是經費管理子系統,該系統實現了工本費票據的分發、登記、調劑、報廢、調用,以及經費統計、繳費登記、銀行實繳費用導入等功能,確保受理信息與出具票據一一對應,減少人為差錯,也從根本上杜絕亂收費、不按規定出具票據、截留工本費等問題的發生。四是虛擬監控子系統,包括硬件設備運行情況和省、市、縣、所四級用戶業務操作監控兩個方面功能,能夠以虛擬形式在遠端實時展示,各級業務部門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檢查和監督。五是業務協作子系統,主要負責居民身份證平臺與其他信息系統間的技術協同和信息交換,保證相互兼容和信息共享。

登記指紋信息是居民身份證業務及技術領域的一件大事,它通過技術手段客觀上解決了“人證同一性認定”的問題,可以有效防范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以及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更好地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免受不法侵害。在此項工作中,吉林省公安廳戶政總隊克服了時間短、任務重、標準高等諸多困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出色地完成了指紋測試樣本采集工作,為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技術保障工作做出了貢獻。在居民身份證管理應用平臺建設方面,江蘇省公安廳治安總隊精心研究論證、不斷總結完善,在保障江蘇省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順利實施的同時,也為相關部門后續技術保障工作的深入開展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