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祥
音樂的力量
文/王 祥
音樂,是用不同的音高和一定的音程關系有節奏地組織起來的樂句、樂段所組成的旋律,用人聲、樂器演奏或演唱的歌曲、樂曲來反映人們的現實生活,塑造形象,表現人們思想情感的藝術形式。
音樂整體性表現為:一是音樂主題和旋律發展手段,樂曲的整體結構曲式。二是音樂主題樂曲中那些結構完整,具有明確的形象特點的樂思。三是音樂主題所陳述的樂思表現出鮮明的情感特征、民族特色、風格特點,并通過在樂曲中發展變化產生的動力,使音樂的情緒、風格得到不斷展開,表達出深刻而又豐富的思想內涵。音樂使人產生遐想,能使沒有動力的人變得活躍起來。無論是國樂、西樂、古典樂和現代樂,都能給人類帶來力量。

音樂無國界,因為它是人類的第二語言。音樂無處不在,因為它覆蓋全世界。從古至今,音樂始終伴隨著人類。無論什么地方,只要有明快的節奏,抒情的旋律響起,就會迎來眾多的人們來欣賞。只有美妙動聽的音樂才能吸引人、引導人。因為音樂的聲音能抒發人的情感,鼓舞人的斗志。所以人們喜歡用音樂來謳歌現在與未來。
人們都知道在戰斗中,當戰士們聽到沖鋒的號角時,如下山的猛虎,勇往直前。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黃河》,唱出了中華民族排山倒海的氣概,表現了中國人民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此曲流傳至今,經久不衰。它以號角性、戰斗性的曲調,象征著東方巨人為最后的勝利發出吶喊,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上世紀40年代初,著名音樂活動家劉良模曾將《黃河大合唱》介紹給普林斯頓大學合唱團,在美國聽眾中引起很大反響。后期被改編為鋼琴協奏曲。《茉莉花》是一首人們喜聽愛唱的民間小調,流傳全國乃至世界,此曲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為內容。因為曲調細膩委婉、優美感人、富有濃郁的東方特色,所以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劇《圖蘭朵》中。
人們會清晰地記得,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時,響起的音樂是國歌;當各國領導人出訪時,軍樂隊是音樂語言的魅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當打開電腦時,首先聽到的是輕柔的音樂聲;當打開手機接聽時,也是悠揚的樂曲聲;當我們打開電視機時,無論是什么節目都有音樂的伴隨。是音樂點綴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是音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快樂,所以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
音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強弱、快慢和音色、節奏的變化及樂曲調式、調性的轉換,這就是音樂語言的表現功能。是勞動人民創造發展了美妙動聽的音樂,同時美妙動聽的音樂也啟迪了人類的智慧,促進了人類的發展。
國有國歌、軍有軍歌、勞動有勞動的號子。我國作曲家冼星海曾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德國作曲家貝多芬曾說過:音樂,能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例如,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以聶耳、冼海星為代表的革命音樂家,通過開展左翼音樂運動, 創作了許多反映階級壓迫和民族危機下人民群眾苦難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群眾性、戰斗性的歌曲,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對抗日救亡運動起了直接的促進作用和動力作用。又如,著名的音樂活動家任光在抗戰爆發后去法國,就曾組織了“華僑合唱團”,并為祖國難民募捐演出。在42個國家代表舉行的反法西斯侵略大會上,他指揮華僑合唱團演唱《義勇軍進行曲》,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用歌聲弘揚了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革命精神。此外,著名音樂活動家劉良模上世紀40年代初在美國紐約組織了“華僑青年歌唱隊”,演唱了我國近代音樂家創作的救亡歌曲。美國黑人歌唱家羅伯遜聽后深受感動,將《義勇軍進行曲》列入自己的演唱曲目,并用中文和英文演唱。由外國歌唱家將中國的正義歌聲傳向美國、傳向世界,這應當是中外音樂史上值得珍視的一個篇章。建國后,一首振奮億萬人民心靈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它的音樂中富有的動力,像沖鋒的號角,時刻激勵著人民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努力奮斗。音樂是永恒的,它給人類帶來的動力也是無窮的。
音樂是人類寶貴的精神食糧,它不僅能提高人的記憶,調節人的心態、調整人的情感世界,而且還能增強人的創造力,充實人的精力和體力。
1.音樂能影響人的感覺,由思維轉化為行為。

如舞蹈就是通過音樂聲波傳入大腦后產生思維而轉化成肢體行為的。動聽的音樂使舞姿更加優美,是音樂給了它動力。
2.音樂刺激各神經系統,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
因為不同的音樂產生的聲波不同,各神經系統受到的刺激也就不同,所以人們聽音樂時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感覺。
3.音樂聲波中產生的節拍、節奏是和諧有規律的。
因為音樂所產生的律動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它能提高人的智商和能動性。例如,一首節奏明快、音量較大的樂曲能使人周身運動起來,促使人的血液沸騰。這種充滿活力的音樂還能提高人的反應能力和辦事效率。然而,一首舒緩輕柔的樂曲能幫助人放松情緒,同時還能使人處于良好的思維狀態。
音樂無處不在。例如,現代生活中的通訊工具手機從普通的鈴聲到彩鈴的轉變就足以證明,以前的鈴聲總給人一種突然和緊張的感覺。原因是鈴聲單調枯燥乏味。現在不同了,來電話時悅耳動聽的彩鈴聲讓人心情舒暢,優美的旋律使你情精飽滿,心情愉悅。
資料表明,音樂這個詞來自于古希臘字母“繆斯女神”。繆斯女神是傳說中執掌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女神。因為聽音樂是需要左右腦一起工作的,共同對聲波產生感覺,進行加工,所以聽音樂能使人的思維進入藝術家和科學家的思維狀態,既有直接性又有邏輯性。使人右腦的想象力和左腦的分析力結合起來。從而能充分地幫助人開拓視野,使人產生美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科學、合理地去處理事務,解決各種問題。
1. 在建立和鞏固革命根據地延安時期,軍民高唱“邊區十唱”歌曲《軍民大生產》,唱出了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唱出了力量,使延安人民干勁沖天,創造出了奇跡般的收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大豐收,從而鞏固了革命根據地。
2. 建國初期,中國人民志愿軍唱著在抗美援朝中廣泛流傳的志愿軍戰歌《打敗美帝野心狼》,創造出了奇跡般的輝煌勝利。戰勝了號稱王牌的美帝國主義軍隊。之后,此歌以《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為曲名。
3. 1989年10月,中國音樂學院與北京回龍觀醫院聯合發起了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學術交流會在京舉行,會議就音樂與醫學;音樂在醫療中的作用;音樂治療的技巧與方法;新舊醫學模式的比較與音樂的關系;音樂心理治療的使用以及音樂治療原理等專題進行研討和交流。所謂音樂治療也叫音樂療法。利用音樂對人體產生的生理和心理作用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目前音樂療法主要用于神經官能癥、精神病和其它疾病的治療,現在也用于胎教。由此可見,音樂激發人的創造力的例子舉不勝舉。
音樂有著很神奇的力量,一段充滿活動力的音樂,能給人補充能量,鼓舞精神,激發斗志。無論是歌曲還是樂曲,是音樂的魅力給人類帶來動力和創造力。如果說旋律是音樂的靈魂,那么音樂就是人類的靈魂。是音樂的魅力產生動力,是動力產生了創造力,它激勵著人們奮進,也推動著人類不斷向前發展,這就是音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