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的應用需求決定了商用電腦的發展方向,穩定、安全、高效、節能——一直都是PC廠商對產品致力打造的方向。從這些需求來說,一體式電腦和商用臺式機簡直就是天作之合。作為行業內的兩大領導廠商,英特爾和微軟公司也在硬件和軟件兩個層面努力地推動著PC行業的發展,最新一代的商用平臺上,已經被打上了Haswell和Windows 8的烙印。
商用臺式機的外形進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ATX機箱+CRT顯示器、小型機箱+LCD顯示器、液晶一體機。回顧2000年前后的臺式機產品,你會發現那還是一個崇尚“碩大為美”的年代,商用PC多數還是標準的ATX機箱。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喜歡把擴展性這個詞掛在嘴邊,且不說主板的集成度已經越來越高,硬盤的容量也在不斷提升,很多用戶并不需要那些額外的PCI插槽或者驅動器艙位;就算是考慮英特爾處理器封裝形式上的不斷變化,辦公平臺在服役三四年后往往也是面臨徹底更新換代的局面,而不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縫縫補補。
相對于消費PC來說,商用電腦在進化過程中的小型化趨勢顯然是更明確的。一來商業用戶不追求極致的3D性能,板載顯卡或者核芯顯卡的性能基本上就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二來商用環境講究寸土寸金,這在大城市中尤為明顯,用戶并不希望狹小的桌面空間再被PC占據大半。在這種需求導向下,PC廠商在設計產品時自然就明確了方向——Micro-ATX機型或者迷你機型越來越受市場的認可。比如聯想揚天電腦2005年在工藝設計上的巨大突破,就是從采用Micro-AXT機箱開始的;惠普和戴爾那種可將主機懸掛于LCD顯示器背后的巧妙設計,同樣也令人拍案叫絕。
這幾年來,“低碳”這個詞頻繁地出現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各個產業也把節能環保作為明確的產品發展方向——汽車市場上新能源車和小排量車越發受到關注,家電賣場里隨處可見節能變頻的標志,在IT領域內,綠色低功耗也已經成為各個廠商的共識。以PC產品為例,國內消費市場上早已刮起了液晶一體機的普及風暴,而相對保守的商用領域也已經進入了一體機唱主角的時代。
在英特爾公司迅馳移動計算技術的推動下,筆記本電腦市場在過去幾年里得到飛速的發展,占有率逐年增高,到去年已經超越了臺式機的市場份額。性能與主流臺式機難分軒輊、價格卻是以跳水的速度一路下降,于是很多企業用戶在購買PC時直接將筆記本電腦作為優先選擇的對象。其實,并非每一個購買筆記本電腦的企業都有切實的移動計算需求,很多企業管理者或IT采購者選擇筆記本電腦就是看中了它占用空間小、節能低噪音的優點。PC廠商也看透了用戶的這層心理,對于臺式機的工藝設計做了大幅度的改進,從外形設計到節能環保等方面去迎合用戶的需要,液晶一體機正是這種需求下的產物。
相對于傳統結構的臺式機來說,液晶一體機具有很多明顯的優勢:外觀時尚精巧、減少了線纜的束縛,可以讓桌面顯得更加整潔清爽;節能環保、低噪音低功耗;體積小巧、便于移動。這些原本都是筆記本電腦相對于傳統臺式機而言所具備的優勢,如今都被搬到了一體機這個桌面計算平臺上。對于那些注重數據安全、禁止使用筆記本電腦的單位或者經常涉及大型表格應用的用戶來說,具有更強性能和更大屏幕的液晶一體機顯然是一種更好的選擇。除此之外,觸摸功能也是能夠凸顯液晶一體機產品優勢的一大特點,這種技術可以被很好地應用到很多服務性行業,尤其是酒店、醫療、零售等窗口型行業,不僅大大節省了空間,而且還便于和被服務人群進行交互,具有簡化辦公體驗和提升企業形象的雙重價值。
對于商用計算平臺來說,處理器的更新換代固然是帶動PC產業發展的一股動力,但是并非每一代的處理器都能產生劃時代的意義,比如近十年來真正能給最終用戶帶來深刻印象的無非就是奔騰、酷睿這幾個有限的商標,并不是每個用戶都會去關注自己的辦公電腦配備了幾核的處理器、具有多大的緩存等等;商業客戶往往更在意辦公平臺的安全性、可管理性等環節,具體到每臺客戶端的運算性能指標,則是第二位的需求。英特爾公司在迅馳移動平臺上取得了成功之后,又在家庭娛樂領域和商務辦公領域相繼推出了平臺化的概念,2006年發布的博銳(vPro)計算技術就是針對商用計算領域的一種平臺化方案,可以說博銳平臺的誕生,對于商用計算領域的意義要遠遠大于每一次處理器架構的改變或者制造工藝的進步。
一般來說,企業用戶普遍會受到以下幾個IT問題的困擾:優化資產管理,縮短停機時間和減少現場訪問。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多部門分散辦公,異地分支廣布各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IT維護的難度急劇增加。雖然通過域策略、權限管理、統一部署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終端PC出現問題的概率,但是依然無法避免需要現場維護的事件出現。而隨著企業分支化辦公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終端PC的分布越來越分散,PC故障現場維護在執行起來越來越困難。有限的IT技術人員忙不過來怎么辦?增加人員!如果還是忙不過來呢?繼續再加人員——這也許就是傳統桌面IT支持的解決方案。而根據一些調查數據顯示,在企業PC維護事件當中,絕大多數事件可以通過IT主動管理及遠程維護解決,僅有不足20%的事件則需要IT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維護,而這部分現場維護卻會消耗接近總成本支出一半的維護成本。這部分的維護成本真的是無法避免的嗎?當然不是,因為這部分現場維護事件當中,有絕大部分是操作系統層面的問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才是與硬件相關的。
在以往的遠程維護解決方案當中,操作系統層面的問題是無法被解決的。因為這些解決方案基本上都是基于操作系統的帶內管理(In-Band)方案,當操作系統出現問題造成網絡中斷時,遠程維護軟件就無法正常運行。對于企業用戶來說,無論是有自有的IT管理人員提供技術支持,還是將IT維護外包給專門的機構,希望獲得的服務都是盡可能快的響應速度以及有效的故障排除。然而在采用帶內管理方案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帶內管理軟件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那么企業用戶獲得的標準維護流程是這樣的:終端PC用戶電話報修→呼叫中心登記并轉維護人員→維護人員了解故障類型→電話溝通故障并初步排除→確認現場維護時間→等待并進行現場維護。一般情況下,整套流程至少需要幾小時甚至數十小時時間,對于異地分支部門的PC故障更是需要長時間等待,這意味著額外停機造成的業務損失和維護人員來回奔波造成的人力和時間成本。而對于習慣了隨叫隨到式服務的用戶來說,更加感到不適。endprint
網絡管理可分為帶內管理(In-Band)和帶外管理(Out-Of-Band)兩種模式。所謂帶內管理,是指網絡的管理控制信息與用戶網絡的承載業務信息通過同一個邏輯信道傳送;而在帶外管理模式中,網絡的管理控制信息與用戶網絡的承載業務信息在不同的邏輯信道傳送。我們可以將“帶(Band)”理解為操作系統。帶內管理必須基于操作系統來實現,比如運行在Windows系統上的各種遠程控制軟件。通過它們可以進行遠程維護,但如果操作系統無法啟動或是控制軟件出現問題,那么遠程管理就無法進行。帶外管理使用的維護工具與被維護PC的操作系統之間沒有任何依賴關系,相當于該PC上還運行著另一個操作系統。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該PC的屏幕,可以進行開啟/重啟、安裝操作系統等操作,唯一的要求就是網絡要處于連接狀態。
真正及時高效的遠程維護,正在漸漸淡化現場支持方式。遠程維護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降低溝通難度和維護成本,讓IT管理人員可以更直觀地了解終端PC的故障并進行排查,減少不必要的現場維護。有過接受PC遠程維護經歷的用戶應該知道,通過電話或者即時通信軟件來描述PC故障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從屏幕顯示描述、硬件描述再到操作描述,任何一點的表述不清都可能造成IT管理人員的判斷錯誤。而當IT管理人員針對描述給出故障解決方案時,要一步一步地指導用戶操作同樣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如何才能在操作系統出現故障,帶內管理解決方案無法進行時實現遠程維護,以降低這部分故障的維護成本呢?與維護服務器類似的帶外管理(Out-Of-Band)解決方案或許值得考慮,企業用戶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案來維護大量終端PC,比如博銳平臺所包含的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Intel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技術。
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
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Intel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是內嵌于博銳平臺的一項帶外管理功能,獨立于操作系統運行。即使終端PC已經關閉,只要平臺仍與電源線和網絡相連,遠程管理人員就可以安全地訪問支持主動管理技術的終端PC。另外,獨立軟件開發商(ISV)也可以利用英特爾提供的應用編程接口(API)來構建基于主動管理技術的各種應用。主動管理技術要求通過非易失性內存存儲PC硬件和軟件信息,以便IT管理人員能隨時了解企業IT軟硬件資產狀況。另外,主動管理技術擁有的告警與事件日志功能還能幫助IT管理人員快速發現問題,縮短停機維護時間。
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更像是企業內部的通用標準,憑借英特爾對PC硬件平臺的強大掌控能力(同時提供CPU、芯片組、網絡模塊),來提供統一的協議、接口以實現對終端PC的帶外管理。因此企業用戶采用主動管理技術的前提,就是部署采用英特爾博銳平臺的商用電腦,并進行標準的設置和安裝。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管理裸機,即使操作系統沒有安裝或者不能正常工作也能支持正常的遠程維護,這主要依賴于內置的KVM對屏幕進行觀察,并實現鍵盤鼠標的遠程輸入。而通過對IDE-R(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Redirection——驅動器重定向)的支持,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可以實現對終端PC操作系統的深度管理,執行安裝、修復、恢復等操作,以解決企業用戶遇到的操作系統層面的故障,從而避免成本高昂的現場維護。利用帶KVM功能的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企業用戶可以大幅度縮短PC維護的成本。當補丁部署失敗進行修復時可節約84% 的IT成本,解決軟件故障時可節約96%的IT成本。
企業用戶對于IT管理的重視,主要集中在優化資產管理、提高設備可用性以及降低維護成本。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的最大優勢在于在降低維護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減少PC停機時間,提高設備的可用性。其實這里的維護已經不僅僅限于故障排除上,而是囊括了資產管理、設備維護、安全管理、系統更新、電源管理等IT管理的各個部分。對于企業用戶來說,通過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實現更高層次的IT管理,實際獲益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在與已有帶內管理軟件相結合后,幾乎可是實現全方面的高效IT管理,并將現場維護的要求降到最小。當然,在采用主動管理技術之前,企業用戶首先需要面臨一個選擇——是否對現有PC進行全面的更新。乍一看來,全面更新終端PC需要一筆可觀的投入,但是計算一下由此而節約的維護成本,你會發現這樣做絕對是劃算的。采用英特爾博銳平臺商用電腦后,通過主動管理技術支持的高效IT維護,使得PC維護成本降低50% 、補丁安裝速度提升42%、補丁部署成本降低98%、執行硬件和軟件資產盤點的時間縮短94% ;與此同時,PC的能耗成本降低50% 、現場維護需求減少56%、平均硬件修復時間減少60%、平均軟件修復時間減少50%。效率的提升和消耗的降低,可以在短期內就讓企業收回在設備采購方面的投資。再加上英特爾博銳平臺在性能方面的固有優勢,選擇基于該平臺的商用PC對于企業用戶來說無疑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英特爾可信執行技術
英特爾可信執行技術(Intel 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是博銳平臺包含的另一項招牌技術。它采用硬件方式,幫助防范基于軟件的攻擊,可讓客戶端上的數據保持機密性和完整性。英特爾可信執行技術簡稱為TXT技術,它使用硬件密鑰和子系統來控制電腦內部的資源,并決定誰或什么程序將被允許訪問或拒絕訪問這些資源。
TXT技術提供的功能包括以下幾項:
程序執行保護(Protected Execution):這項特性允許某個應用程序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中運行,與平臺上的其他程序互不干擾。沒有任何其他程序能夠監視或讀取在保護環境中運行的程序數據.每個該模式運行在保護環境中的程序將從處理器和芯片組那里獲得獨立的系統資源。
加密存儲(Sealed Storage):使得TPM芯片可以將密鑰加密并存儲在硬件中,結成了TPM芯片的系統具備解密密鑰的能力,任何企圖從TPM中未經授權的拷貝都只能得到毫無意義的亂碼。endprint
輸入保護(Protected Input):這項技術可以防止未經授權的程序監控設備的輸入操作,所有的輸入端都要求通過認證,不僅包括鍵盤、鼠標等傳統輸入方式,USB接口的傳輸也會被加密。
圖形保護(Protected Graphics):在程序執行保護模式下運行的程序可以通過圖形保護技術加密自己的圖形資源,所有送往顯卡的圖形數據都會被加密,以便防止未經授權的代碼監控或者讀取這些數據。
發布保護(Protected Launch):提供通用的和更加安全的計算環境,并可以兼容多種不同的操作系統。
此外, TXT技術中還包括了名為“Attestation”的自我證明特性,這項特性可理解為一個自我監視系統,時刻監視TXT系統足否處于正常的狀態下。Attestation不僅監測TXT系統,還檢測運行在保護環境下的應用程序。
英特爾虛擬化技術
英特爾虛擬化技術(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同樣也是博銳平臺的一個關鍵特性,這是一種可增強純軟件虛擬化解決方案能力的芯片技術。這種虛擬化解決方案可支持多個操作系統,并支持相關應用在單個分區同時運行,這樣一來,單個物理系統就可以作為多個邏輯虛擬系統運行。
處理器的虛擬化技術是一種硬件方案,支持虛擬技術的處理器帶有特別優化過的指令集來控制虛擬過程,相比軟件的虛擬實現方式能明顯地提高性能。由于虛擬化硬件可提供全新的架構,支持操作系統直接在上面運行,從而無需進行二進制轉換,減少了相關的性能開銷,極大簡化了虛擬機監視器(VMM)設計,進而使VMM能夠按通用標準進行編寫,性能更加強大。另外,在純軟件VMM中,目前缺少對64位操作系統的支持,而隨著64位處理器的不斷普及,這一嚴重缺點也日益突出;而處理器的虛擬化技術除支持廣泛的傳統操作系統之外,還支持64位操作系統。
英特爾虛擬化技術為范圍廣泛的各種虛擬化解決方案(包括服務器和臺式機環境)提供了一個基礎。這種硬件輔助型虛擬化解決方案擴展了功能強大的計算引擎的能力,使其能夠同時針對多個不同角色進行處理。這項技術為下一代服務器整合和故障防護操作提供了一個平臺,并為臺式機和移動客戶平臺提供了高度可用性和安全性。
第四代酷睿平臺
博銳平臺定位于大中型企業和有較強IT需求的小型企業,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遠程管理能力和安全防護功能,而這正是IT維護人員所迫切需要改善的兩個環節。與迅馳移動計算技術類似,博銳平臺的組成部分也是隨著核心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的,只是它并沒有被直接命名為博銳一、博銳二、博銳三而已。在上文對于博銳平臺的詳細介紹中就可以看出,芯片組集成的主動管理技術和處理器提供的虛擬技術就是博銳平臺的核心組成部分,Intel Q系列芯片組就是博銳平臺的標準配置,例如Intel Q35/Q45/Q57/Q67,因為它們都提供了對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的支持。而處理器自Pentium D之后已經全部內嵌了虛擬化技術(只有少數低端產品會省去VT),因此只后的每一代酷睿處理器搭配相應的Intel Q系列芯片組平臺,都構成了新一代的博銳平臺。目前英特爾核芯技術發展到第四代酷睿智能處理器平臺,也就是我們經常說起的Haswell處理器,與之相匹配的則是Intel 8系列芯片組平臺,對應到博銳計算平臺的要求,也就是采用Intel Q87芯片組的主板。本次專題中我們介紹的這幾款產品,就是基于第四代酷睿智能處理器的博銳平臺。
Haswell在Intel執行的“Tick-Tock”戰略中屬于Tock部分,其最大的賣點就是在大幅度提升性能的同時,也實現了功耗的進一步降低。性能提升方面,包括有新指令的擴展,比如AVX2(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內部將能夠同時執行8條內部指令(uOPs),實現4倍整數運算(當前為6 uOPs、3倍整數運算),并且在提升處理器核心運算性能的同時,還大幅提升了內存層次的數據讀取性能。在功耗方面,Haswell支持喚醒時間更短的“SOix”模式,同時待機時功耗也只有之前產品的1/20。通過內部各單位功耗的獨立控制,可以實現更加精細的電壓和頻率控制。同時Haswell可支持平臺層次的待機控制,并且可以更快速得進入休眠狀態。并且Haswell將TDP(Thermal Design Power)數據降至了新低,可以達到10W以下。除了基本性能提升之外,第四代酷睿處理器在超頻方面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以往的主板電路中,必須設計不同的VR(電壓調節器)來分別控制CPU、GPU、I/O等不同部件的電壓,用戶通過微調這些參數來獲得更好的穩定性或超頻性能。但是在Haswell架構中,這些調節器全部整合到了CPU之中,主板只需要設計一個VR,其他的微調交給CPU完成,大大降低了主板的供電設計難度,同時也大大簡化了超頻的操作。
盡管Haswell的架構變化,給處理器的運算性能帶來了明顯的提升,不過這還不是最令人激動的環節,核芯顯卡的變化才是第四代酷睿智能處理器中的最大亮點。Haswell的圖形單元包含GT1、GT2和GT3三種核心代號,其中GT3又分為15瓦、28瓦和GT3e這三個版本,GT3(15瓦)對應的正規命名為Intel HD Graphics 5000,而GT3(28瓦)和GT3e對應的正規命名為Intel Iris 5100和Intel Iris Pro 5200。Iris是英特爾公司為其圖形芯片注冊的一個新商標,其中文名叫銳炬。比較遺憾的是,GT3核心的圖形單元沒有被應用到桌面級處理器中(唯一一款集成GT3圖形單元的處理器Core i7-4770R據稱是專供蘋果iMac的,不在零售市場上銷售),因此對于商用一體機上來說,我們只需要了解GT1和GT2的特性即可。從技術規格來說, Haswell核芯顯卡也有很多進步,例如支持DirectX 11.1、OpenGL 4.0、OpenCL 1.2的接口規范,支持4K×2K的分辨率,另外在三屏輸出的操作上也更加簡單——選擇任意三個視頻輸出接口即可實現,比起Ivy Bridge核芯顯卡必須要依靠兩個DisplayPort接口才能實現三屏輸出的解決方案,顯然是靠譜多了。endprint
既然第四代酷睿智能處理器已經發生了架構的變化,顯然也就意味著不再兼容上一代的芯片組平臺,因此與LGA 1150封裝的Haswell處理器相匹配的英特爾8系列芯片組也就一同誕生了。8系列芯片組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加了原生高速接口的數量,此前7系列主板能夠提供4個原生USB 3.0接口、2個原生SATA 6Gbps接口以及1條PCI-E 3.0插槽的支持;而到了8系列芯片組,原生USB 3.0接口的數量會從4個變為6個、原生SATA 6Gbps接口數量會從2個變為6個,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高速外置存儲設備的連接。另外7系列主板中的Rapid Storage技術在8系列芯片組中也得到升級,除了大幅優化對固態硬盤的支持外,新的快速儲存技術還能提供三項重大的新技術——利用內存作緩存加速的“快速同步”、通過動態調整供電狀態為磁盤加速的“動態磁盤加速器”、以及基于UEFI技術的“極速啟動”。在第四代酷睿平臺諸多新特性的支持下,商用一體機顯然會在高效、節能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現。
DELL Optiplex 9020
在消費領域里,戴爾臺式機和筆記本共享著Alienware、Inspiron和XPS這幾個商標;然而在商用產品線中,Latitude和Optiplex則是筆記本和臺式機各自專屬的兩個品牌,本月我們評測的這款Optiplex 9020就是目前戴爾商用一體機中的旗艦產品。從外觀設計來看,Optiplex 9020和定位于消費市場的XPS One 2720幾乎沒有什么差別,只是屏幕尺寸上存在差別(其他品牌的高端商用一體機也都是23英寸的屏幕規格,27英寸這種規格除了老板給自己的辦公室里充門面用,恐怕沒有哪個公司會奢侈到給員工一律配備27寸一體機的地步)。屏幕主體和底座之間采用雙軸結構的支臂來連接,從而可以讓屏幕在俯仰角度和垂直高度上都有一定的調節余地,這樣的設計可以保證使用者的操作舒適性——讓機器來適應人的坐姿,而不是人去適應屏幕的高度。Optiplex 9020的屏幕采用無邊框的設計,這對于支持觸控功能的一體機來說,顯然是有利于提升用戶體驗的;配合機器預裝的Windows 8操作系統,可以讓用戶采用觸控的方式來實現更自然的人機交互,尤其是向別人進行演示的時候,你會更加滿意于雙軸式支臂給屏幕帶來的接近45度仰角設計,這樣在屏幕上指指點點才是觸控操作的真諦。
送測的這款Optiplex 9020采用英特爾第四代酷睿智能處理器——基于Haswell核心的Core i5-4570S,這種低功耗(TDP=65W)的處理器基礎主頻略低于同編號無后綴的產品,但是在睿頻技術的支持下具有更大的動態超頻幅度,可以算是專為一體式電腦量身定制的酷睿芯。作為英特爾博銳計算平臺的基本要求,Intel Q87芯片組也是必不可少的配置,其內置的主動管理技術可以讓PC在局域網下獲得更好的安全保障,即便是在關機狀態下也能接受遠程控制臺的查詢或部署;當然,這一特性只能依賴于有線網絡的連接,在管理嚴格的大企業中是不能隨便使用無線網絡的,因此Optiplex 9020沒有配備無線網卡也就不足為奇了。在外設連接能力方面,Optiplex 9020的接口設計也相當到位,多達8個USB接口(屏幕邊框的左側提供了兩個USB 3.0接口,機身背后還有兩個USB 3.0和四個USB 2.0接口)屬于同類產品中的上限;此外還提供了HDMI、VGA、RJ45以太網口、PS/2鍵盤鼠標接口以及多功能讀卡器插槽,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提供串口的設計,對一些傳統的工控設備來說顯得不夠友善。
如果購買決策者對這樣的配置還不滿意,也可以選擇定制化的服務來提高系統的配置,畢竟這屬于戴爾公司的傳統優勢服務。此外,新一代商用平臺還支持桌面及應用虛擬化技術——戴爾云桌面(Dell Cloud Desktop)。戴爾云桌面可以將OptiPlex設定成無連接狀態與無硬盤模式,在集中管理和存儲的條件下共享給許多用戶,確保應用的安全性。
基本信息
廠商
電話
網址
戴爾公司
800-858-0888
www.dell.com.cn
硬件配置
處理器
內存
硬盤
顯示卡
顯示屏
Intel Core i5-4570S
DDR3-1600 4GB
SATA 6Gbps 500GB
Intel HD Graphics 4600
23英寸十點觸控LED(1920×1080)
HP ProOne 600 G1
HP ProOne 600 G1采用21.5英寸的全高清IPS屏幕,機身看似并不龐大,但是重量相當了得,甚至超過很多我們測試過的27英寸液晶一體機。雖然一體式電腦相對于傳統的分體式電腦來說,具有占用空間小、易于移動的優點,但它畢竟也屬于臺式機的范疇,輕便并非其訴求方向。但是這臺HP ProOne 600 G1一體式電腦如此沉重,到底是重在什么地方呢?首先,HP ProOne 600 G1是一款全內置的一體式電腦,它只需要一根標準的電源線即可供電,電源適配器位于機身內部。其次,這款產品在機身整體框架的穩固性和電磁屏蔽的可靠性方面都有很嚴謹的設計。它采用免工具維護的設計,扳動靠近兩側的彈簧扣具打開機身后蓋,就可以看到遍布金屬框架的整個內部結構,以及后蓋上覆蓋的大塊金屬面板(用于電磁屏蔽);另外,HP ProOne 600 G1一體式電腦還支持壁掛式的部署方式,在VESA接口背后設計了一塊加厚的金屬承重片,以確保一體機采用壁掛方式時的安全穩固。再次,這款機器的全部核心配件都設計在機身的主體部分(屏幕背后),為了避免出現頭重腳輕的問題,HP ProOne 600 G1的底座也相當沉重(雖然底座的外殼是塑料材質,但是里面應該隱藏著類似于鑄鐵一類的材料);底座與機身主體的連接部分,也采用了雙轉軸加滑軌的復雜設計,可以讓屏幕在高低和俯仰角度上有很大幅度的調節空間,適應各種場合及站姿坐姿的需求,當然這種人性化的設計也帶來了相對復雜的工藝結構(起碼轉軸和滑軌部分都要采用堅固耐用的金屬材質),也是增加機身整體重量的一個因素。送測的這款HP ProOne 600 G1一體式電腦采用Intel Core i5-4570S處理器,搭配支持主動管理技術的Intel Q85芯片組平臺和單條4GB的DDR3-1600筆記本內存,用戶不僅可以升級內存將其擴充至雙通道模式,而且在處理器環節上也有繼續升級的余地,機器的散熱裝置和英特爾穩定映像平臺程序也支持更高規格的Haswell Core i7處理器。盡管英特爾第四代酷睿智能處理器的核芯顯卡在3D性能上(較第三代Ivy Bridge酷睿處理器)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惠普仍然為這款機器配置了一塊性能更出色的獨立顯示卡——Radeon HD 7650A,即便某些商業用戶對于系統的3D性能沒有太高的要求,自帶2GB專用顯存的獨立顯卡總是要好過共享系統內存的機制。在存儲單元方面,送測的這款HP ProOne 600 G1配備了1TB機械硬盤(7200轉、64MB緩存)和超薄式DVD刻錄機,用戶也可以根據預算和需要選擇更換為固態硬盤,以獲得更好的數據讀寫性能。在網絡通信功能方面,HP ProOne 600 G1一體式電腦不僅提供了千兆以太網和802.11a/b/g/n雙頻無線網卡,而且還支持藍牙和近場通信(NFC)功能,為PC與手機或其它一些外設產品之間的通訊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在功能接口方面,這款產品身上不僅具有USB 3.0(側面兩個、后面兩個)、DisplayPort等時髦的接口,而且還保留了PS/2及COM接口,便于連接一些老式的工控設備,顯然是真正考慮了行業用戶需求的務實設計。endprint
從功能應用的角度來說,HP ProOne 600 G1唯一的不足也就是沒有提供觸控功能了,畢竟它還要和HP EliteOne 800 G1高端產品拉開差距,而主流商務應用對于觸控功能的依賴也不算很高,這也就不算什么缺憾了。對于一體式電腦來說,內置攝像頭及麥克風早已成為這類產品的標準配置,HP ProOne 600 G1屏幕上方提供的200萬像素攝像頭和雙麥克風陣列,具有捕捉更清晰的圖像和聲音的能力,讓用戶獲得更出色的視頻會議體驗;也只有在視頻會議的應用模式下,用戶才能更充分地感受到出色工藝設計帶來的舒適體驗(很多大屏幕的消費類一體機只能呈一定仰角擺放在桌面上,攝像頭本身又不具備角度調節功能,正常坐姿下根本無法捕捉到用戶的面部,如果站立起來后退到攝像頭的捕捉范圍內又會影響麥克風的聲音捕捉效果,也就只好在視頻聊天的過程中一直用手扶著機身讓它保持一定的俯角,在這種不夠人性化的設計下,想必不會有人保持三分鐘以上的視頻聊天欲望)。內置電源、具備無線網絡功能、配備了無線鍵盤鼠標的HP ProOne 600 G1電腦,真正做到了只要一根電源線就讓PC投入到正常使用的承諾,清爽整齊的桌面不僅能讓員工有更好的心情,也有助于提高企業形象。另外,在硬件安全性和系統安全性方面,可鎖的I/O端口安全罩、機身后蓋安全螺絲、防盜鎖控等設計,以及USB端口禁用功能和帶有入侵鎖的訪問面板都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免除后顧之憂。在預算充足的前提下,我實在是找不到任何拒絕它的理由。
硬件配置
處理器
內存
硬盤
顯示卡
顯示屏
Intel Core i5-4570S
DDR3-1600 4GB
Radeon HD 7650A
SATA 6Gbps 7200RPM 1TB
21.5英寸(1920×1080)
HP EliteOne 800 G1
HP EliteOne 800 G1
采用23英寸的全高清IPS屏幕,支持十點觸控,比HP ProOne 600的“臉龐”又大了一圈,不過兩者的底座結構是完全相同的,這也從側面解釋了為什么21.5英寸的ProOne 600機身也會如此沉重——其底座是兼容兩種機型的通用設計,必須要保證EliteOne 800的23英寸屏幕不能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
送測的這款HP EliteOne 800 G1一體式電腦采用Intel Core i7-4770S處理器,搭配支持主動管理技術的Intel Q87芯片組平臺和雙通道8GB的DDR3-1600內存,既能提供超強的運算能力,又具備博銳計算平臺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是企業用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總體擁有成本的理想選擇。盡管英特爾第四代酷睿智能處理器的核芯顯卡在3D性能上(較第三代Ivy Bridge酷睿處理器)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惠普仍然為這款機器配置了一塊性能更出色的獨立顯示卡——Radeon HD 7650A,即便某些商業用戶對于系統的3D性能沒有太高的要求,自帶2GB專用顯存的獨立顯卡總是要好過共享系統內存的機制。在存儲單元方面,送測的這款HP EliteOne 800 G1配備了500GB機械硬盤(7200轉、64MB緩存)和超薄式DVD刻錄機,用戶也可以根據預算和需要選擇更換為固態硬盤,以獲得更好的數據讀寫性能。在網絡通信功能方面,HP EliteOne 800 G1一體式電腦不僅提供了千兆以太網和802.11a/b/g/n雙頻無線網卡,而且還支持藍牙和近場通信(NFC)功能,為PC與手機或其它一些外設產品之間的通訊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在功能接口方面,這款產品身上不僅具有USB 3.0(側面兩個、后面兩個)、DisplayPort等時髦的接口,而且還保留了PS/2及COM接口,便于連接一些老式的工控設備,顯然是真正考慮了行業用戶需求的務實設計。從功能應用的角度來說,HP EliteOne 800 G1一體式電腦在擴展了屏幕尺寸的同時,也增加了十點觸控的功能,與主流平臺HP ProOne 600 G1拉開了差距。
基本信息
廠商
電話
網址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
800-820-2255
www.hp.com.cn
硬件配置
處理器
內存
硬盤
顯示卡
顯示屏
Intel Core i7-4770S
DDR3-1600 8GB
Radeon HD 7650A
SATA 6Gbps 7200RPM 500GB
23英寸十點觸控LED(1920×1080)
Lenovo ThinkCentre M9350z
從產品的工藝設計上來說,ThinkCentre M9350z依然保持了Think家族產品一貫的風格,其中堪稱招牌設計的特點包括機身背后的“提手”,屏幕支架垂直升降的調節,以及免工具拆卸后蓋的工藝,這些個性化的設計都在ThinkCentre M9350z這款產品上得以延續。在屏幕邊框的環節,ThinkCentre M9350z與前一代產品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它采用無凸起邊框的設計(上下兩邊框由于材質的差異,還是相對明顯一些的),這對于預裝Windows 8系統的觸摸式電腦來說,就顯得非常人性化了——手指從屏幕邊緣劃動拉出功能菜單的操作可以更順暢自如地得以實現。同樣是采用23英寸的十點觸控屏幕,上一代旗艦產品M9201z的分辨率(1600×900)還顯得有些滯后,到ThinkCentre M9350z這一代已經達到了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讓PC的整體配置不再有短板。endprint
送測的這款ThinkCentre M9350z一體機采用第四代酷睿i7-4770S處理器,在同類產品中應該算是最頂級的規格了;基于Intel Q87芯片組平臺的主板上提供了主動管理技術,和酷睿處理器、英特爾千兆網卡一起構成了博銳計算技術的基本三要素,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高效安全、易于統一維護管理的桌面平臺;作為一款旗艦級的商用電腦,ThinkCentre M9350z一體機在顯示卡的配置上也毫不保守——在新一代核芯顯卡HD Graphics 4600之外,還提供了一塊高性能的Radeon HD 8730獨立顯卡,當系統涉及3D應用程序時,驅動程序會激活Radeon HD 8730獨立顯卡,提供更好的3D運算處理能力(它比我們以往測試過任何一體機、哪怕是消費類產品的3D性能都要出色),其它時候獨立顯卡則處于睡眠狀態,由核芯顯卡負責顯示輸出,不僅能降低功耗,還能讓英特爾核芯顯卡的一些先進技術特性(例如快速視頻同步技術、無線顯示技術等)得以發揮;不過當我們進行CINEBENCH R15測試項目時,顯卡驅動程序似乎遇到了一些問題,導致該測試中的OpenGL項目無法正常進行,希望AMD后續的顯卡驅動程序能夠解決目前已知的和未知的一些問題。
除了豪華的硬件配置和博銳平臺先天的安全特性之外,ThinkCentre M9350z還具有便于部署、易于維護等人性化的特點,比如底座式、鏡框式和壁掛式的產品形態,免工具拆卸的工藝結構,以及聯想遠程管理平臺/一件恢復功能,都能給企業的IT人員帶來很大的方便。內置了92PLUS規格的電源,是該產品在節能環保理念上的一種態度。盡管產品本身的價格不菲,但是對于降低企業IT的整體擁有成本顯然是很有幫助的。
基本信息
廠商
電話
網址
聯想集團
800-830-2299
www.lenovo.com.cn
硬件配置
處理器
內存
硬盤
顯示卡
顯示屏
Intel Core i7-4770S
DDR3-1600 8GB
SATA 6Gbps 7200RPM 1TB
Intel HD Graphics 4600 + Radeon HD 8730
23英寸十點觸控LED(1920×1080)
DELL Optiplex 9020
HP EliteOne 800 G1
HP ProOne 600 G1
Lenovo ThinkCentre M9350z
Lenovo揚天S850
SYSmark 2012
Overall
177
218
182
219
145
Office Productivity
156
172
158
178
139
Media Creation
164
208
164
209
139
Web Development
173
221
180
225
140
Data/Financial Analysis
205
267
196
266
151
3D Modeling
211
282
227
278
150
System Management
158
180
172
180
150
PCMark 7
3534
3208
3459
4719
2908
3DMark 11
Performance
1057
1284
1267
2047
1023
3DMark
Cloud Gate
4985
6829
5961
8077
4543
基準測試
SYSmark 2012是Bapco組織推出的最新版本的系統性能測試軟件,它通過運行一系列真實的應用程序來考察和比較PC產品的性能。SYSmark 2012軟件包括“3D建模”、“數據/財務分析”、“媒體制作”、“辦公應用軟件”、“系統管理”和“Web開發”六個測試場景,涵蓋了Adobe多媒體套件、Microsoft Office套件、AutoDesk 3D建模工具以及Firefox、IE瀏覽器等多種應用軟件的最新版本,測試場景為模擬現實應用模式的自動運行腳本,其中涉及大量的多任務、多線程操作。SYSmark 2012測試軟件包含如下的應用程序:
ABBYY FineReader pro 10.0
Adobe Acrobat Pro 9
Adobe After Effects CS5
Adobe Dreamweaver CS5endprint
Adobe Photoshop CS5 Extended
Adobe Premiere Pro CS5
Adobe Flash player 10.1
AutoDesk 3DS Max 2011
AutoDesk AutoCAD 2011
Google Sketchup Pro 8
Microsoft Office 2010
Mozilla Firefox 14.0.1
Winzip Pro 14.5
SYSmark 2012及各個子項的測試成績是一組相對得分,分數越高越好。它是以一臺配置為Intel Core i3-540處理器、4GB DDR3-1333內存、處理器核芯顯卡、7200RPM SATA 3Gbps 250GB硬盤、64位Windows 7專業版操作系統的聯想ThinkCentre M90電腦作為基準樣機,將它運行SYSmark 2012(分辨率設定為1920×1080)全部測試場景的效率定義為100分。測試PC完成SYSmark 2012的全部測試場景之后,系統會給出一個相對得分,如果一臺PC的綜合得分是200,那就意味著它的性能是基準樣機的兩倍。
SYSmark軟件給商業和政府決策者、媒體、渠道買家、咨詢公司以及系統集成商一個客觀的、易于使用的工具來評估電腦的性能,是公認的面向X86架構平臺的權威測試工具。
PCMark 7是Futuremark公司上一代的測試軟件套裝,可以用來考察系統的綜合性能。考慮到數據的延續性和可比較性,我們在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保持這個測試項目。PCMark 7包含七個測試環節,由25個獨立工作負載組成,涵蓋了存儲、計算、圖像與視頻處理、網絡瀏覽、游戲等日常應用。考慮到SYSmark軟件已經包含了各種分項測試,因此我們只選擇了PCMark 7的系統整體測試項目來進行測試。
3DMark 11是Futuremark公司的另一款招牌測試軟件的最新版本,用于測試系統的3D性能。3DMark 11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測試場景中應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細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線程在內的大量DirectX 11新特性,包含四個圖形測試項目,一項物理測試和一組綜合性測試。鑒于一體式電腦采用的顯示卡配置相對偏低,因此我們只選擇了壓力一般的Performance模式來進行測試。
3DMark是Futuremark公司最新一代的3D性能測試軟件(出于什么考慮省去了后綴的序號就不得而知了),最大的特點在于第一個測試場景提供了跨平臺的支持,但是這對于桌面平臺的負載太低,不具備評估價值;而第三個場景則是針對游戲PC和高端顯卡的高負載測試,也不適合商用一體機這類的產品;因此我們只選擇第二個場景Cloud Gate作為測試項目。
聯想揚天S850
揚天S850是該系列產品中的新一代旗艦機型,它采用24英寸的寬屏LED,不僅在屏幕尺寸上開創新高,而且還是成本不菲的電容屏,支持十點觸控的操作。為了讓用戶獲得更好的操作體驗,揚天S850不僅預裝了Windows 8操作系統,而且其屏幕也采用了無凸起的邊框設計,一體機的整個前臉被一塊完整的玻璃所覆蓋,除了屏幕正下方的“lenovo”標志之外,再沒有任何冗余的元素,依然是堅決貫徹了極簡外觀的設計思路。主機開關及音量控制按鍵位于機身右側,左側則提供了USB 3.0、支持關機充電的USB 2.0以及多功能讀卡器接口,符合大多數人 (非左撇子)的使用習慣。機身背后的電源和各種I/O接口一律呈傾斜向上的角度,給用戶使用背部接口提供了方便,在細微之處也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多功能底座的轉軸處還有一個U型的紅色塑料圈,可以用來束線保持桌面的整潔。
揚天S850一體機的背部設計了符合VESA標準的螺絲孔位,并且提供不同的組件以實現多種擺放方式——不安裝底座時它可以懸掛在墻上,51毫米的機身厚度堪比超薄的LED顯示器,別忘了它背后可還多出了硬盤、電源等一些大家伙);如果出于控制成本的考慮,揚天S850可以搭配一個簡約的背部支架,采取類似于相框一樣的擺放方式,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屏幕高度不可調節,且俯仰角度的調節范圍也不夠“豪邁”;如果選擇了多功能底座來搭配這款機器,你才能真正領略到揚天S850出色的工業設計。多功能底座采用雙軸結構,可以讓屏幕高度有較大的調節幅度,不必再靠調整座椅或坐姿讓人眼去適應屏幕的高度;同時,屏幕還有很大的俯仰角度調整空間——從垂直于桌面到近乎于平鋪在桌面上,很適合站立在桌子前對著屏幕“指指點點”的操作;由于24英寸的屏幕本身就有一定的自重,在加上機身內的電源和各種核心部件,重量也就頗為可觀了,所以多功能底座必須也得有些“真材實料”才能避免頭重腳輕的困擾,另外底座支臂上的兩個旋轉軸具有很強的阻尼,這樣才能保證機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不會出現被壓彎腰的情況。起碼在大約兩周的產品體驗過程中,我們沒有發現這款產品的制造工藝上有任何的可靠性問題。
聯想揚天S850一體機預裝了“揚天智匯中心”,桌面化、一站式地整合了揚天臺式機產品中所預裝的中小企業軟件應用,它不僅繼承了前代產品中包含的一鍵恢復、文件粉碎機、在線顧問等經典應用,更是將上一版本中備受歡迎的“任意門”應用升級到了2.0版本。全新的“任意門2.0”應用不僅能夠無縫連接用戶的揚天臺式機、一體機、安卓手機和平板電腦,實現跨平臺、跨地域的實時互聯互通。其新加入的云端存儲和遠程操控功能,更是支持用戶在不同的地點遠程操控電腦,輕松調用云端文件,使用戶在感受“辦公環境隨身行”的絕佳體驗,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云辦公。
基本信息
廠商
電話
網址
聯想集團
800-990-9090
www.lenovo.com.cn
硬件配置
處理器
內存
硬盤
顯示卡
顯示屏
Intel Core i3-4130
DDR3-1600 4GB
SATA 6Gbps 5400RPM 1TB
Intel HD Graphics 4400 + GeForce GT 720A
24英寸十點觸控LED(1920×10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