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曉
(臨沂燁華焦化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16)
75t/h干熄焦生產改進方案的實施
陳漢曉
(臨沂燁華焦化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16)
75t/h干熄焦裝置排焦溫度偏析嚴重,排焦溫度偏高,焦炭處理量遠低于設計值。通過技術改進,解決了排焦溫度偏析及偏高的問題,焦炭處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干熄焦;排焦溫度;干熄率
臨沂燁華焦化有限公司現有4.3米搗固焦爐5座,年產焦炭160萬噸。2012年響應國家節能環保政策,配套建設75t/h、125t/h干熄焦裝置,分別于當年9月、11月投產運行。
75/h干熄焦裝置自投產以來,冷卻段同一料位圓周高度方向一直存在比較嚴重的偏溫現象。投產初期生產負荷較小時,冷卻段溫度還能控制。當干熄率提高至75%(排焦量55t/h)以上時,冷卻段同一高度圓周高度溫差較大,排焦溫度偏高,且鍋爐入口負壓偏高,嚴重影響干熄焦的正常生產。
冷卻段上部T4和冷卻段下部T3在干熄爐圓周方向均勻布置有四個在線測溫點(1、2、3、4四個點),表1為隨機采取的各測溫點的記錄數據:
表1 T4、T3在線監測記錄表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干熄爐冷卻段1、2測點部位溫度偏高。
從干熄焦系統自身分析,導致干熄爐冷卻段溫度偏析、處理量偏低的主原因如下:
(1)排焦裝置圓周方向各點落焦速度不一致的影響,排焦調節棒調整不到位,沿圓周方向各點排焦下降速度不均勻。
(2)循環氣體分布的影響,環形風道斜道出口處風量調節磚設計排列不合理,導致爐內循環氣體分布不均,使爐內周向同一高度各部位紅焦冷卻均勻性受到影響。
干熄爐內焦炭下降、循環風量分布不均不僅導致干熄爐排焦溫度偏析,而且引起爐內局部區域相對風量過大,氣流的相對速率增加,局部區域環形風道斜道口浮焦,是系統負壓段負壓增大、焦炭處理量不能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于2014年6月份的停爐年修中做以下技改措施并予以實施:
(1)年修中調整風量調節磚的排列布置,觀察生產中的效果。環形風道不同部位斜道出口存在壓力梯度,因壓差不同,斜道出口氣流流速不同,為使爐內循環氣體分配均勻,設計在斜道出口排列布置了風量調節磚。改進方案調節磚型和磚數不作改動,只優化調節磚布置的排列組合,調節磚總遮蓋率35%不變。原設計3、4測點方位半圓側調節磚遮蓋面積占總遮蓋面積的25%,調整后增加為26.8%,調整幅度較小,因此從設計原理上不會引起系統突變。1、2測點方位半圓區域調整后相對遮蓋面積減少了7%左右,相應地1、2測點方位區域斜道通流面積得以增大,調整后高溫區斜道通流面積增大。
(2)對排焦調節棒進行改造:調節棒原設計有效長度為150mm,把調節棒耐磨工作段加長500mm,增大調節棒的調節限度。根據測定的干熄爐T3、T4溫度圓周分布情況,調整各方位調節棒的插入深度。
年修改進投產后,經過一個多月的工藝調整,從表2中可以看出,干熄焦炭排焦量增加到65t/h以上時,在各項工藝參數指標均在正常范圍的情況下,冷卻段溫度均衡正常,解決了排焦溫度偏高的問題,大大優化了75t/h干熄焦的生產運行,為企業增加了效益。
表2 改進后生產中T4、T3在線監測記錄表
75t/h干熄焦操作工藝難度相對較大,業內在運的同類爐型基本上都存在與我廠干熄焦運行中發生的類似情況。我廠75t/h干熄焦技術改進方案,值得同爐型干熄焦借鑒,有效提高干熄焦的生產效益。
[1]羅時政,喬繼軍等.干熄焦生產操作與設備維護[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9:448.
[2]吳俊,張永亮.75t/h干熄焦主要操作參數的控制[J].燃料與化工,2008(01).
[3]田浩,趙丹.邯鋼焦化廠75t/h干熄焦系統優化[J].河北冶金,2012(12).
陳漢曉(1986—),男,山東臨沂人,助理工程師,從事干熄焦生產工藝的研究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