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鋒軍
(中石油集團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采油九廠五谷城采油作業區,陜西 延安 717600)
姬塬油田堡子灣南區抽油泵效提升方法探討
汪鋒軍
(中石油集團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采油九廠五谷城采油作業區,陜西 延安 717600)
姬塬油田堡子灣南區為典型的低壓低滲油田,開采層位以長4+5、長6,為主,其中長4+5伴生氣含量大,且巖石致密,油層滲透率較低,單井自然產能低,因此影響我區泵效的主要因素為氣體影響和油井自然產能低。本文提出影響我區泵效的因素有氣體影響、地層供液不足、沖程損失及漏失等,并制定了相應的治理措施,使我區泵效從2010年的23.7%,提升至2011年10月的29.8%,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泵效;氣體影響;沖程損失;漏失;供液不足
1氣體影響:
目前我區都是在井底流壓低于飽和壓力下生產的,因此,在抽汲過程中,總是氣液兩相同時進泵,氣體進泵必然減少泵內的液體量而降低泵效。通常采用充滿系數β來表示氣體的影響程度,β越高泵效越高。β=Vo/Vp Vo——上沖程活塞讓出的容積;Vp——下沖程吸入泵內的液體量。
用R表示泵內氣液比,K表示余隙比,則可推出:β=(1-KR)/(1+R)。由此公式可看出K值越小β越大,因此要增大泵效,盡量減小防沖距以減小余隙。其次R越小β就越大要降低氣油比,可增加泵的沉沒度,使原油中的自由氣更多的溶于油中。另外使用井下氣錨以減少氣體進泵。
圖1是我作業區各站沉沒度與泵效的關系曲線,由圖可以看出沉沒度越高泵效越大。
2沖程損失
抽油機工作過程中的沖程效率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抽油桿及油管在液柱重量下產生彈性伸長減少柱塞行程.二是由于抽油桿的慣性力使柱塞行程增加.沖程效率由下式計算:

抽油桿和油管柱承受著交變負荷而致彈性伸長。使抽油泵柱塞行程減少,其量由下式計算:

抽油桿的慣性載荷對柱塞沖程的增加量由下式計算:

抽油桿在上死點和下死點的慣性負荷為:

根據以上公式可以計算出沖程﹑泵徑與泵效的關系曲線:
由圖2可以看出沖程與泵徑對泵效均有影響,沖程越大泵效越高,泵徑越小泵效越高,因此現場生產時盡量選用小泵徑﹑大沖程才能使泵效有效的提高。
3漏失影響
抽油泵漏失降低了油井產量從而使泵效降低,漏失量由下式計算:

泵的漏失包括柱塞與泵工作筒的間隙漏失﹑游動及固定閥漏失。由公式可以看出泵徑越大,漏失量越大泵效越低,泵掛越大,柱塞兩端承受的液柱壓差越大,漏失越嚴重,泵效越低,其次泵筒與柱塞的間隙是影響泵漏失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區井況較復雜油井結垢﹑結蠟比較嚴重,部分老井腐蝕嚴重,從檢泵情況看因砂﹑蠟﹑垢造成泵漏失的較多,由于腐蝕造成球座及凡爾出現坑點和凹槽的也時有發生,這些都會造成漏失影響泵效。
4供液不足影響
我區屬典型的低壓﹑低滲油田,油層供液不足單井產量低,因此泵效提升較困難。我區年初液量小于1方的井有98口,平均沉沒度23米,平均泵效僅12.0%。由于供液跟不上,液體還未來的及充滿泵筒,活塞就開始下行,出現充不滿的現象,而降低泵效。

圖1

圖2

圖3
1氣錨﹑定壓放氣閥的應用,同時使防沖距調至最小,多措并舉減小氣體對泵效的影響
①氣錨的使用效果
重力沉降螺旋氣錨的使用,該氣錨把普通氣錨的直形中心管改變為帶螺旋擋板的中心管,進入中心管的液流方向由原來的垂直向下改變為螺旋式下降,因此不但改變了液流方向,增大了氣液速度差,而且變相的增加了中心管長度,延長了油氣分離時間,使氣液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很好的實現油氣分離,提高分離效果。 我區針對氣體影響較嚴重的38井次使用這種氣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②定壓放氣閥使用效果
為了增大液體進泵壓力,減少溶解氣逸出,我區引進定壓放氣閥75套,分別按裝在55個井組上。根據不同油井井況選定合理套壓,當套管壓力超過設定的套壓時,氣閥打開使套管氣進入采油樹泄壓,當套管壓力小于預設壓力時,氣閥關閉,通過此循環過程來為套管氣定壓,保證合理的生產壓差,有效的防止原油中溶解氣的逸出,提高了泵效。
③調小防沖程,減小余隙增大泵效
對測井資料及時分析,發現受氣體影響的井及時調整放沖距至最小,以增大泵效。
2減載器﹑油管錨的試驗最大程度減小沖程損失
①減載器的使用效果
我區目前下減載器的井一口,試驗效果良好。使用后最大載荷從63.3KN↓46.9KN,最小載荷從48.6KN↓29.2KN,效果較好,明年對泵深超兩千米井推廣使用。
②使用油管錨將油管下端固定消除油管伸縮,從而減少沖程損失,提高泵效。
3開展防蠟﹑防垢﹑防腐工作減小抽油泵漏失量
①防蠟筒使用效果
2010年我區對結蠟嚴重井下入防蠟筒,使用后最大載荷↓4KN,最小載荷↓3KN,結蠟速度明顯減緩,泵效提升6.65%。效果較好,明年將推廣使用。
②防垢﹑防腐使用效果
我區部分井結垢﹑腐蝕較嚴重,造成球閥密封不嚴而漏失。為了治理這一現狀,引進固體防垢塊﹑防垢管,還通過油套環形空間投加阻垢劑。2010年我區共使用防垢管3井次,防垢塊5井次,60口井投加阻垢劑,多措并舉使油井漏失減少。另外為防止油管﹑泵筒及球座的過快腐蝕使用鋅陽極油管保護器。
4強化注水保證地層壓力
針對部分井液量不足1方,通過討論決定對我區37口注水井配注上調82方/天,調后不到一個月其周圍對應油井液量有所增加,效果較明顯。
5根據油藏供液規律調整抽汲參數做到供排協調生產。
為了提高泵效,對液量低于2.5方的井集中治理,先后對216口井進行調小參數;對28口井進行間開,調參后泵效提高了19.3%。另外對35口井換小泵徑生產,泵徑由38↓28mm,泵效由11.7%↑21.0%。治理后全區泵效從17.1%↑31.0%,見圖3。
1我區為低滲透區,油藏巖石致密流體滲流阻力較大,要提高泵效應加強注水政策,保證充足的地層能量。對儲層巖石致密無法達到產能的油井采取酸化﹑壓裂等措施。
2對液量較低的井制定合理的調參間開制度,做到油層與抽油泵協調工作,以提高泵效。
3對受氣體影響嚴重的井,采用氣錨及定壓放氣閥減少進泵氣量提高抽油泵效,日常工作中發現受氣體影響的井可采取調小防沖距﹑套管放空等方式生產。
4引進新工藝新技術,如載載器﹑油管錨等最大程度減少柱塞沖程損失,以提高抽油泵效。
5加強井筒五防治理工作,減少油井砂﹑蠟﹑垢卡泵﹑漏失幾率,嚴格抽油泵維修和試壓管理,提高井下作業和抽油泵維修質量減少泵的漏失量。
6通過各種措施使我區的泵效由2011年初的23.7%提升至2011年9月份的30.3%,收效較大,明年將繼續加強各項措施,爭取早日將我區泵效提升至41%。
[1]張琪.采油工程原理與設計[M].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
[2]洪世鐸.油藏物理基礎[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9.
TE9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