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 周德鋒
【摘 要】政務微博作為網絡問政的重要平臺,其迅猛發展給當代政府傳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引導微博輿論,提高微博時代的網絡執政能力成為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本文分析總結政務微博的作用與功能,并為政務微博的健康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政務微博;發展;建議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12-0163-02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改進網絡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痹诮衲陣鴦赵毫ぷ鲿h上,李克強總理講話談及微博時代政務公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高度評價互聯網,特別是微博在政務公開中的重要作用,也特別強調“現在社會已經是一個透明度很高的社會,我國微博的用戶有數以億計”,“我們要及時公開相關信息,主動讓人民群眾了解真實情況,接受人民群眾和媒體的監督?!蔽⒉┰谡展ぷ髦姓紦絹碓街匾牡匚?,微博逐漸成為了解民聲、溝通民意的重要平臺,得到了黨政機關和政府官員的重視,各級一把手官員利用微博平臺體察民情,服務社會,優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開啟了“一把手微博問政”的新局面。政務微博客的發展將有助于增強黨政部門和公務人員執政為民的觀念,推動政府部門公共管理方式的轉變?!拔⒋翱凇彪m然小,卻能反映政府為民辦事的大形象。當前,在面對自然災害和一系列由網絡輿論形成的群體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客顯示出了其作為此類事件處置手段的先天性優勢,為各級黨政部門帶來了工作上的便利。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政務微博客在為公眾提供便捷、無障礙、直觀表達民意的同時也給政府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如何正確的規范和引導政務微博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各級政府部門面對的一個新問題。
二、政務微博的作用與現實功能
從規范的角度來看,政府微博的內容設置和角色定位一般包括表達態度觀點、澄清事實真相、引導網絡輿論、疏導網民情緒和主導形象傳播等。而在政府微博的實際運轉中,作為當前社會管理體制的一種創新,其現實功用主要體現在新聞資訊的及時發布、突發性事件的危機管理、政民互動以及展示地方形象等方面。①及時快捷地進行資訊傳播;②了解網絡民情,實現政府與社會的直接互動;③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紓解社會輿情;④政務微博客將提高公眾參與度、促進政務公開,政務微博客擴展了公眾與政府機關直接溝通的渠道,公眾可以通過私信、評論等方式與政務微博客實現互動,政府部門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人力、最小的成本為公眾提供服務。作為實現政務公開的有效途徑,政務微博客在踐行信息公開、保障公民知情權等方面具有超越傳統方式的優越性;⑤政務微博客與政府網站的對接形成互補效應,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發布的主要平臺,強調的是全面、準確和權威性,而政務微博客作為政府信息發布的輔助平臺其優勢是更加及時、快捷、互動性強,二者結合形成了很強的互補效應?;钴S于網絡輿論場的政務微博客摒棄了民眾詬病頗多的“官腔”,使用網民喜聞樂見的溝通方式,引領著政府話語方式變革,提升了政府部門的形象。比如作為首個部委開通的微博客,“外交小靈通”就曾以“淘寶體”發布招聘信息引來網友關注。浙江省委組織部長蔡奇認為,政務微博客找到了政府與民眾的共同語言,改變了政府部門的文風和作風。
三、政務微博發展建議
(一)準確定位,提升政務微博服務意識。
網絡化時代要求政府的執政理念和社會管理觀念需要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要求。政務微博的及時性、互動性、開放性等信息傳播特點開辟了一條政與民溝通的新渠道。政務微博具有權威性,其發布的信息經過政府部門的認證,而非普通微博的轉發而來,其可信度、權威性都值得依賴。同時,它作為一種全新的自媒體交流工具,基于與民眾的平等對話,民眾的話語權和參與度得到了明顯地提高。提升服務意識,正確認識政務微博的本質,發揮其突發事件、設置公共議題、聚集社會資源、生成公共輿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實集群化整合,渠道大影響。
要重視政務微博客的集群作用,整合區域和部門資源,通過粉絲收聽、轉發、評論等微博客功能實現信息共享。管理和職能部門加強統籌協調,緊密配合,充分發揮政務微博客為民服務功能,同時加強與所在地媒體的互動。
(三)完善運行機制,促進健康發展,建立健全政務微博運營、管理機制。
通過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加強政務微博管理,從信息挖掘、信息搜集、信息通報、信息管理、信息會商、信息發布、信息評論到信息轉發,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學地運行機制。特別需要建立一支專人專管的隊伍來監督,落實責任部門和政務微博管理團隊,形成一套與之相配套的政務微博管理機制。鼓勵政務微博績效考核,建立評估指標體系模型,修正評估指標,以此形成政務微博考核機制,擴大政務微博影響力,促進政務微博健康發展。
(四)結合網站建設,構建政務管理體系。
政務微博的發展離不開網站建設。政務微博與政府網站有機結合的同時,也可與當地有影響力的網站聯系,形成聯動機制。政務微博和政府網站的權威性和有影響力網站的草根性恰能相得益彰,全方面了解民眾真實生活和社會各層次人群的生活狀態。三大網絡新媒體完善協同功能,對信息公開、政策宣傳、社會監督等信息進行分類梳理,建立民意反映、內部解決、部門回應、結果發布的工作流程,構建政務管理體系新模式。
(五)加強預警機制,引導輿論導向。
政務微博不應該只是政府的信息發布平臺,應該加強與民眾的互動,真正做到“問政于民”,“織博為民”。運用“網絡爬蟲”技術的輿情監測軟件,抓取微博、貼吧、視頻等各類形式的網絡輿情。通過網絡輿情分析對信息預先甄別、樹立信息預警意識,加強網絡信息預警機制建設,占領輿論導向的陣地,才能把不利于社會發展的煽動性信息有效地監管。通過對特殊事件公正地解決,防范危機擴散,對繼發性輿情危機,以新的網絡訴求為解決的突破口,防止社會危機或群體性事件再次發生。
(六)提升新媒體應用能力,提高政務微博運營質量。
黨政干部應當了解網絡運行規律,提高網上信息的甄別能力、網上輿情的研判能力和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要建設一條思想政治素養高、技術過硬、信息搜索能力強、信息甄別能力精、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固定的人員班底,并對其進行媒介素養培訓,在危機事件中,能善于運用危機公關,懂得運用報道技巧,合理處理應急事務。同時,善于利用網絡搜集信息,及時把握社情民意,以適應互聯網環境下的政府管理創新和服務型政府建設。
(七)健全監督機制,促進健康發展。
民眾把相關民生訴求發布到政務微博上,最希望看到是反饋?!熬€下”的事解決了,最終還是要回到“線上”公布事件的處理結果。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把微博上反饋的民生問題等進行督查督辦,如實行每月定期通過網站、報紙發布督辦情況紅黑榜,對民眾通過網絡、網站、微博等方式反應的問題處理情況公布于眾,促使各級政府認真處理。把網絡輿情通報制度和監督機制落到實處,才能促進政務微博更健康、有序的發展。
四、結束語
政務微博以新型網絡媒體傳播方式出現以來,雖用戶數量驟增,關注度日漸升高,普及率逐年增長,但也存在著許多與發展同在的問題。政務部門還沒完全認識到它的潛力作用。各級政府管理部門需加強對政務微博的高效管理,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的新機制,以外在網絡環境和內在管理運行機制入手,拓展信息渠道,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發揮正能量。
參考文獻:
[1]互聯網實驗室&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2012年-2013年微博發展研究報告. 2013.6
[2]蔡旭.政務微博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的應用[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1
[3]陳顯中,王文會.政務微博如何促進社會管理創新[J].青年記者.2013.5
[4]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2013年上半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2013.6
[5]龍鴻祥,謝元森.政務微博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青年記者.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