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靜,石振東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呼吸內科,遼寧 沈陽 110042; 2.沈陽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老年病科,遼寧 鐵嶺 112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性呼吸系統常見病,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居世界死亡原因的第4位。COPD與肺部對香煙、煙霧等有害氣體或顆粒的異常炎性反應有關,以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為特征[1]。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若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將進一步發展為肺源性心臟病和呼吸衰竭,預后不佳。本研究中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桉檸蒎、孟魯司特治療AECOPD,并探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醫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2例,均符合AECOPD診斷標準[2],即短期內咳嗽、氣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或黏膿性,可伴發熱等表現;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小于70%,同時50%≤FEV1<80%預計值。排除標準:并發右心衰竭、呼吸衰竭和肺性腦病者;合并嚴重的心、腦、肝、腎、內分泌及血液疾病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或禁忌及其他影響療效觀察者。其中男70例,女52例;年齡47~84歲,平均(56.8±7.5)歲;病程8~26年,平均(18.6±3.2)年。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62例)與對照組(6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臨床表現、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給予氧療,依據病原菌及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口服多索茶堿,霧化吸入布地奈德,糾正水及電解質、酸堿失衡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北京九和藥業有限公司,批號為H20052401,規格為每粒0.3 g)0.3 g,口服,每日4次;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山東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 H20083330,規格為每片 10mg)10mg,口服,每晚 1 次。兩組療程均為2周。
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應用肺功能儀檢測兩組患者的FEV1及FEV1/FVC,并采集股動脈血應用血氣分析儀測定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 (PaCO2)指標,監測生命體征、血尿便常規、血清電解質、肝腎功能、心電圖。治療期間觀察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
應用SPSS 18.0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2周后,治療組FEV1及FEV1/FVC較治療前顯著好轉(t=6.38,P<0.01;t=6.22,P<0.01),且顯著優于對照組(t=4.85,P<0.01;t=5.83,P<0.01),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 s,% )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 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1。下表同。
FEV1 FEV1/FVC組別對照組(n=60)治療組(n=62)治療前58.5±7.257.6±6.8治療后64.6±7.378.9±7.5*△治療前53.9±9.353.7±8.9治療后61.8±4.574.6±5.1*△
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療2周后PaO2明顯增加,同時PaCO2顯著降低(t=5.12,P<0.01;t=3.95,P<0.05);治療組PaO2、PaCO2與治療前比較亦顯著改善(t=6.38,P<0.01;t=4.02,P<0.05),見表 2。
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3例(4.84%),其中輕微心悸1例,胃腸道反應2例;治療組發生不良反應4例(6.45%),其中輕微心悸1例,頭痛1例,胃腸道反應2例,均未影響治療。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6,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比較( ± s,mmH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比較( ± s,mmHg)
組別 PaO2 PaCO2對照組(n=60)治療組(n=62)治療前55.8±7.555.6±7.3治療后63.6±11.282.4±10.2*△治療前59.3±7.156.7±6.6治療后51.7±4.945.1±5.2*△
COP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普遍認為,COPD以氣道、肺實質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癥為特征[2],在肺的不同部位有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尤其是CD8+)和中性粒細胞增加,有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激活的炎癥細胞釋放多種介質,包括白三烯B4(LTB4)、白細胞介素 8(IL -8)、腫瘤壞死因子 α(TNF - α)及其他介質,從而破壞肺的結構和/或促進中性粒細胞炎性反應[3]。其中白三烯介導的效應在COPD發生與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包括一系列的氣道反應,如嗜酸性粒細胞聚集、血管通透性增加、黏液分泌及支氣管平滑肌收縮[4],導致患者肺功能迅速下降。孟魯司特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與Ⅰ型半胱氨酸白三烯受體有高度親和性和選擇性[5],能有效阻斷白三烯生物學活性,抑制氣道炎癥,減少黏液分泌,降低氣道高反應性[6-7],并能延緩氣道的重塑進程[8],從而改善肺通氣及肺功能。
COPD的病理改變主要是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的病理變化。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后期出現鱗狀上皮化生,纖毛變短、粘連、倒狀、缺失;AECOPD各級支氣管壁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嚴重者為化膿性炎癥,黏膜充血、水腫;杯狀細胞和黏液腺肥大和增生、分泌旺盛,大量黏液潴留,容易繼發感染[2]。而AECOPD最常見的原因正是呼吸道感染,此外,氣道內黏液分泌過多與FEV1的迅速下降有著密切聯系,對AECOPD起著重要作用,且與住院率及病死率呈正相關。桉檸蒎是黏液溶解性祛痰藥,由桃金娘科桉屬、蕓香科桔屬及松科松屬植物的提取物組成,主要含有桉油精、檸檬烯及α-蒎烯3種有效成分。既往研究結果表明,桉檸蒎能使小鼠氣管段分泌量增加,改善氣管黏膜纖毛運動,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的作用,并使黏液移動速度增加,利于痰液排出;能使豚鼠咳嗽潛伏期延長;并具有抗炎作用,可通過減輕支氣管黏膜腫脹而發揮舒張支氣管作用[9],全面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鑒于COPD的本質是氣道慢性炎癥,涉及多種炎癥細胞、介質,AECOPD多由細菌感染誘發,本研究在積極抗感染、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及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抗炎等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桉檸蒎與孟魯司特進行多靶點抗炎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1),且效果優于對照組(P<0.01),不良反應少而輕微,與近期研究[10-11]相似。綜上所述,在常規抗感染等治療基礎上的多靶點抗炎治療,能有效減輕AECOPD患者炎性反應,強效排痰,全面恢復黏液纖毛系統功能,從而改善肺功能及預后,提高生活質量,可為進一步的臨床研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柳 濤,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 年修訂版)介紹[J].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11(1):1-12.
[2]葛均波,徐永健 .內科學[M].第 8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9,24.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9.
[4]趙羅忠.孟魯司特聯合沙丁胺醇治療兒童變異性哮喘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15):96 -97.
[5]李長齡.常用處方藥物手冊[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513.
[6]謝曉輝,劉凱軍.孟魯司特鈉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J]. 醫學綜述,2009,15(8):1253 -1254.
[7]宋 毅,許莉瓊,李 嬋,等.孟魯司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5例療效觀察[J]. 四川醫學,2012,33(3):438.
[8]王 瓊.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與氣道重塑[J].中外醫學研究,2010,8(13):37 -39
[9]詹 瑾,耿維鳳,鄢學芬.桉檸蒎的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24):26 -27.
[10]劉金麗,唐 穎,李 佳,等.孟魯司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療效觀察[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7):86 -87,93.
[11]尚曉霞,何 平,鹿翠香,等.孟魯司特聯合美普清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