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霞
(河北省石家莊市八院精神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1)
精神分裂癥屬于較嚴重的精神疾病,一般來說,患者病情的反復遷延給家庭和社會都會造成不小的負擔。自1997年以來,我國開始應用利培酮(risperidone)治療精神分裂癥,此藥是目前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一種療效較好、安全性較高的新型藥物。利培酮及其他各類藥物在治療急性期方面雖療效顯著、效果明顯[1],但在預防復發和改善其受損的社會功能方面仍有不足。因此,需要針對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特點和用藥特點進行研究,要求采取相對應的臨床護理措施,才能更有效地緩解病情,提高治療依從性[2]。筆者結合我院5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實際狀況,觀察了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護理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30歲以下9例,31~50歲36例,50歲以上5例,平均(36.2±4.5)歲;患病確診時間1.5個月至8年;診斷標準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3],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不低于 60 分。隨機將50例患者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兩組患者PANSS總分基線、治療前臨床總體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藥物治療:兩組患者均給予利培酮片(北京天衡藥物研究院南陽天衡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61072,規格為每片1mg)治療,劑量從每日1mg開始,2周內逐漸增加至每日(4±2)mg,10周為1個療程[4]。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從第3周開始實施護理干預,為期8周。兩組均隨訪1~2年。
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健康教育:由受過專業培訓的精神科護師給予定期授課,每次40min左右為宜。主要內容為講解病因、癥狀、治療及維持治療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相互交流,講授的最終目的是使患者對疾病有足夠的認識;使其了解藥物治療的益處,增強對抗精神病藥物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增強服藥依從性。
心理護理:定期由護師給予1 h左右的個人心理護理,每2~3天1次。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及時給予解釋、疏導和鼓勵,重點干預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使其配合治療,引導其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幫助患者建立科學、理性的信念。
技能訓練:首先從基本訓練開始,定時起床、洗漱、穿著,訓練日常生活的規律性,隨后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興趣愛好,組織適當的文娛體育活動,每次1 h左右為宜。采用耐心講授、演習等方式讓患者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愿,以及如何與人相處,并著重實踐,可帶條件允許的患者到普通人群中實踐,但時間不宜過長。
家庭支持:由護師每周定期為家屬舉行1次有關知識、藥物治療及應對技能的講座,鼓勵家庭成員與患者多溝通。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組間比較行 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ANSS量表總分及分量表評分比較(分, ± s,n=25)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ANSS量表總分及分量表評分比較(分, ± s,n=25)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表同。
組別 陽性癥狀 陰性癥狀 一般精神病量表 PANSS總分對照組試驗組隨訪后12.87±3.568.91±2.17干預前22.23±4.1423.69±3.17隨訪后16.74±2.189.69±3.96干預前36.28±6.3136.35±5.27隨訪后21.57±5.4717.50±2.19干預前88.16±14.3388.87±14.56隨訪后47.54±11.5235.83±10.17干預前28.14±5.4127.98±5.8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NOSIE 230評分比較(分, ± s,n=25)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NOSIE 230評分比較(分, ± s,n=25)
總積極因素 總消極因素 NOSIE 230總分組別對照組試驗組干預前52.18±15.3252.75±13.36隨訪后59.41±8.2491.35±6.23*干預前43.29±16.4443.63±17.15隨訪后35.81±11.5914.62±6.06干預前136.01±22.64136.09±23.15隨訪后148.25±15.32205.21±11.16*
精神分裂癥的復發率和致殘率非常高,且病程長、病情嚴重的患者復發時易沖動,給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了負擔[5],時間過長會給患者自身的生活質量也會帶來一定影響,嚴重者生活能力和社會技能均會退化。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給患者提供適當的護理干預,從家庭、社會等各個角度為其創造有利于恢復的條件,并提高其生活質量,促使其盡早返回社會。本研究結果表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的精神癥狀恢復;通過調查隨訪,給予護理干預患者的PANSS總分明顯低于給予常規護理的患者。另外,本研究特別強調了家庭因素,情感的介入,諸如家庭成員的敵意和苛責等,是致使復發的重要原因[6],尤其是家庭成員朝夕相處,更容易帶來隱患,所以家庭干預是占首位的。綜上所述,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癥狀,并提高社會技能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Bustillo J,Lauriello J,Horan W,et al.The psychosocial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 update[J].Am JPsychiatry,2001,158(2):163 - 175.
[2]王繼紅,曹紅軍,宋新勤,等.綜合護理干預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2008,3(27):185 -187.
[3]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07-108.
[4]汪 洋 . 利培酮致不良反應概述[J]. 中國藥業,2007,16(16):57 -59.
[5]劉 琳,岳淑英,盧世臣,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技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6,21(13):10 -13.
[6]魏冉敬,胡秀華.家庭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康復中的作用[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8,20(1):60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