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 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四屆一次會員大會暨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范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江西杰克機床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華貴獲得“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自2004年到江西杰克機床有限公司以來,陳總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已任,帶領公司先后3次成功轉型升級,杰克機床也因此成為行業標兵。其主打的高端隨動磨床可替代進口產品,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在他的帶領下,瀕臨破產的改制企業進入國際先進水平行列,被行業譽為“民營兼并國企的典型案例”。公司生產的數控磨床、無心磨床、隨動磨床等在行業享有盛名。主要成果榮獲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機床行業“春燕獎”等榮譽。
近年來,杰克機床在陳總的帶領下,先后承擔了多個國家重大專項,為提升中國裝備在國際上的地位作出了積極貢獻,還獲得了全國工商聯科技創新企業、行業“自主創新十佳企業”、中機聯“裝備制造明星企業”、“江西名牌產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榮譽。陳總本人也榮獲了“振興裝備制造業中小企業之星”明星企業家、吉安市十佳創新創業人才、投資吉安十大風云人物等榮譽。他勤勞儉樸、關愛職工、重視黨工團組織建設,組織還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工人先鋒號”、“省級優秀非公黨組織”等。
陳總利用其社會職務,為區域經濟發展盡心盡力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先后捐資助學近600萬元。
2014年3 月,深圳市四方電氣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電氣”)成功收購國內某著名同步電機生產廠家,正式進軍電機領域。此前,四方電氣主要立足于變頻器產品的研發與拓展,隨著其研發能力和制造能力日益加強和提高,四方電氣的戰略目標也有了新的規劃和定位。此次收購符合其中長期發展規劃,有利于加快四方電氣解決方案一體化的實施。通過本次的成功收購,四方電氣有望借此機會進一步提高研發實力,加強銷售網絡,立足變頻器產業,面向自動化行業領域,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
3月15日下午,四方電氣又在無錫舉辦了2014年首場推介會,并特別邀請了蘇滬皖區域具有影響力的起重、紡織、空壓機等行業客戶代表以及核心經銷商等近110人參加。
據四方電氣總經理余功軍在推介會上介紹,四方電氣2014年將會陸續推出PLC、HMI、電機、軟啟動器和光伏逆變器等各種全新的技術和產品,并表示四方電氣將正式向卓越的自動化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營銷副總李曉峰則簡要回顧了四方電氣的發展歷程。產品總監吳飛以研發團隊比例、生產能力、供應商考察和實驗設備等夯實的實際數據為基礎,詳細闡述了四方持續的研發投入與嚴格的品質保證體系,確保可靠、穩定的產品性能,以及穩站市場主流產品地位與全面向工業自動化領域邁進的決心。客服部經理王水清分別從售前、售中、售后3個體系來闡述四方“緊密貼近客戶,為更多客戶提供價值提升”的服務理念。
四方電氣2014年的首場推介會新增了公司形象及產品、應用方案展示區域,到場的客戶代表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場問答氣氛熱烈。隨著2014年全線產品的面市,四方電氣全國范圍內重點區域及城市的技術交流會、客戶見面會及代理商見面會還將陸續開展,以便為客戶提供更貼切的服務和創造更多的價值。

第二屆“陜鼓集團·龍騰之星杯”西部數控加工創意大獎賽總決賽于3月14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該比賽作為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最重要的賽事活動之一,由陜西省機械工業協會、陜西省機械工業聯合會、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由西安市碑林環大學產業帶管理委員會、陜西機械工程學會數控自動化分會和工業設計分會、陜西華拓科技有限公司、西部制博會組委會聯合承辦,獲得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和陜西省科學技術協議的鼎立支持。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專門為本次大獎賽提供了全國性的“龍騰之星”獎項獲獎證書。
西部數控加工創意大獎賽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充分結合高端數控加工技能和文化藝術創意的大獎賽。本屆大獎作品異彩紛呈,不僅在創新設計方面都獨具特色,而且很多作品都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實現方式既有高檔五軸聯動數控加工作品,也有極具特色的3D打印作品
繼首屆大獎賽上出現的陜西華拓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三維逆向設計技術、高檔數控編程技術和五軸聯動數控加工技術融合實現的三維“蒙娜麗莎銅像”金獎作品之后,第二屆大獎賽上又連續出現了多件精美絕倫的參賽作品,如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高精密數控加工作品“規矩”(“秦鼎獎”金獎)、西安航天發動機廠車銑技術協會提供的五軸數控加工作品“駿馬奔騰迎盛世”(“精藝獎”金獎)、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作品“蛋雕”(“創智獎”金獎)等。
本屆大獎賽共收到36件參賽作品,最終12件作品分獲 “秦鼎獎”(綜合評審獎)、“精藝獎”(數控加工獎)、“創智獎”(創新設計獎)的金銀銅獎,另外有兩個在校學生參賽作品分獲“希望之星獎”。
GF加工方案推出全新的慢走絲線切割機床CUT 2000S/3000S,憑借其新的直驅智能數字控制的脈沖電源,CUT 2000S和CUT 3000S成為市場上整體加工速度最快的高端線切割機床。機床整體加工時間降低了30%,切割鋼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可達Ra0.08 μm以下。
CUT 2000S/3000S高水準的放電電源提高了加工速度。歸功于智能放電電源上的直接能量驅動模塊,CUT 2000S/3000S的加工時間降低了超過30%。新的IPG DPS放電電源配置了多種加工系統,可以加工出非常高的精度,同時獲得完美的表面質量以及最高速度。
另外,GF加工方案開創性的自動雙絲切換模塊目前依然為線切割機床領域所獨有。AWC模塊開辟了更多靈活性和過程控制的新道路,這是由于它可以使用不同絲徑和不同絲材料進行加工。例如:粗加工可以使用包鋅絲或者大直徑絲以提高加工效率,然后自動切換到標準絲徑進行精加工以降低運行成本。該產品還具有測量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點。
而GF加工方案的客戶服務提供了最廣泛的服務包:基本和高級預防性維修、培訓、專門的服務熱線、原裝易損件和經過認證的耗品,以及針對集團客戶的特色服務。
早在1994年,哈斯就開始通過代理商模式在中國開展業務。數據顯示,在1994~2003年間,哈斯機床在中國市場已銷售過千臺,遍布汽車、模具、醫療、3C電子、航空航天等多個重要領域。從2003年哈斯在中國上海設立亞洲總部,到2006年將HFO(哈斯數控機床專賣店)營銷模式引入中國,再到2008年哈斯自動數控機械制造工廠落戶上海,同一年,哈斯全球的銷售報表中,中國已躍升至哈斯全球第二大銷售目的地,并具有最快的發展速度。目前,哈斯在中國已設立22家HFO,遍布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及中、西部區域。包括鋁合金加工專家VF-2SS高速立式加工中心、VF-2立式加工中心、VF-3中型立式加工中心、VF-3SS高速加工中心及迷你銑床等在內的幾款機床頗受中國用戶的喜愛和好評。截止2013年底,哈斯中國的銷售額較上一年增長了42.7%,訂單也實現了26.8%的增長。即便如此迅速地擴張,2013年哈斯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以訂單量計算)也才占到其全球銷售額的1/8。而中國市場對數控機床的需求已經占到全球市場需求的40%,并且這一數字還在繼續上升。中國市場對哈斯未來發展的空間和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哈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和投入正在持續加強。
“哈斯的成功在于我們整個架構的系統平衡性,就像一個生命體,成長的首要因素是內部系統的健康循環。”哈斯自動數控機械(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牟德華先生回顧這10年的歷程時說。而哈斯在中國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源于自身的不斷改變,在進入“世界工廠”的中國市場短短10年間,“聆聽客戶心聲、細心思考、全力支持”的專業度為哈斯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贊譽。“設備性價比高、機床排屑速度快、操作系統簡單易用、刀庫強大、加工靈活性強、服務響應速度快、加工工藝支持力度大等”,這些早已是中國用戶為哈斯貼上的標簽。
“未來,制造業的競爭將不再局限于單個公司或單件產品間的競爭,而轉變為‘產業聯盟’之間的較量,這樣的較量其實已經在不斷變化的市場格局中呼之欲出了。”牟總談及行業發展新變化時如是說,“最終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備競爭力,取決于這個產業聯盟的工作狀態,與每個環節是否緊密關系巨大。也取決于我們的產品和聯盟是否可以讓我們的客戶在他們的領域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2014年3月11 日,“制造業的未來——西門子工業信息安全媒體交流會暨西門子工業信息安全實驗室揭幕儀式”在北京舉行。西門子工業信息安全實驗室由西門子工業自動化集團和西門子中國研究院共同建立,是國內第一家由企業建立的工業信息安全實驗室。實驗室具備技術展示、創新研發和安全測試等功能。在國家有關部委和相關安全機構的指導下,該實驗室將協助客戶提高其工業控制系統的信息安全水平。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業務領域工業自動化集團總經理王海濱表示:“隨著工業4.0時代的臨近,數字化和互聯化將引領未來制造業的趨勢。而工業以太網技術和總線技術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必要條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隨之帶來的眾多信息安全方面的挑戰,已經引起用戶的高度重視。”據西門子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目前98%的中國工業用戶已經認識到工業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而自動化系統處于聯網狀態的用戶已達到77.5%。
西門子中國研究院信息安全部核心技術專家唐文博士介紹,強化工業信息安全是一個從意識培養開始,涉及到管理、流程、架構、技術、產品等各方面的系統工程。目前部署縱深防御解決方案是工業領域應對安全挑戰的切實方法。同時,客戶還應意識到工業信息安全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在整個工業基礎設施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中持續實施,不斷改進。
西門子工業信息安全解決方案是全集成自動化(TIA)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針對不同的工業客戶提供量身訂制的服務。從風險評估、方案制定,到后期項目實施,西門子能夠提供從產品到服務的全方位支持,包括對與辦公室IT和因特網/企業內網互聯的接口進行明確定義,并對其進行監控;采用病毒防護軟件、白名單和集成的安全機制,保護基于計算機的系統(HMI、工程組態和基于PC的控制器);通過防火墻實現網絡(不同安全域)分段;在自動化和驅動組件中,利用集成安全防護功能保護控制級,并監控所有系統的通信,等等。
NUM于2014年3月19日推出新版NUMROTO刀具磨床軟件包。該軟件包解決了在磨削和維修新一代復雜幾何鉆頭及立銑刀時所面臨的日益嚴峻的挑戰。3.8版的NUM軟件實現了多螺旋和可變刀槽的自動化磨削,并提供了適用于成型刀片的新成形銑刀功能。其作為軟件更新,供現有的NUMROTO用戶使用。
在刀具磨削行業內,NUMROTO被廣泛認為是市場上功能最為齊全的CNC軟件解決方案之一。它于1987年由NUM推出,經歷了持續發展,從而在機床設計的改進和創新方面始終保持領先。該軟件在NUM Flexium+ CNC系統上運行。這些包括為確保較高的表面質量而采用的具備極短周期的亞納米插補在內的優勢,可實現快速的5軸運動——即使ISO程序包含高密度ISO序列。Flexium+支持現代高性能機床必須配備的所有安全功能,并且可使用與現代智能手機中相同的“雙觸摸”手勢輕松操作。
最新版NUMROTO軟件利用現代化PC的運行速度和計算能力,能夠處理極為復雜的路徑計算,從而打造這些精密的刀槽。這樣,用戶便可輕松準確地定義立銑刀上刀槽芯厚路徑的形狀。通過單獨定義每個刀槽的芯厚路徑,NUMROTO還使刀具設計師能夠補償因不規則螺旋或不對稱切削刃導致的潛在不平衡。此外,通過該軟件,砂輪可根據切削刃的圓角半徑進行切入,從而有利于在復雜的刀體形狀及從刀體延伸至尖端的切削刃上磨削出特定的前角——這是一項之前難以實現的任務。
NUM隨后又于3月20日在中國開設第二家技術支持中心。新中心專注于提供CNC技術支持,助力中國機床制造商以更低的成本更快速地開發和引進獨一無二的機床解決方案。新中心還將攜手中國設備制造商,在本地定制開發特定的CNC和HMI功能。NUM與機床制造商緊密協作來調整和定制CNC解決方案,以形成競爭優勢。新中心將聯手NUM現有的常州技術支持中心,服務范圍覆蓋中國中南部地區,與生產磨床、齒輪加工機床、刀具磨床、常規機床以及特種機床等眾多中國市場頂級機床制造商進行通力協作。
2014年3月6 日,在瑞典哥德堡,斯凱孚(SKF)開始向吉利汽車供應粘結活塞密封件。該業務協議價值超過1億瑞典克朗,有效期約為5年,要求斯凱孚為吉利汽車的自動變速器(6AT)提供密封件,用于GC6、帝豪EC8以及該品牌第一款運動型多用途汽車全球鷹GX7車型。
斯凱孚汽車業務領域總裁斯坦·特瑞格(Tryggve Sthen)表示:“我們與吉利合作開發出更高效的變速器密封件,這也是證明斯凱孚的技術和專業實力的大好機會。我們的密封件能夠滿足吉利十分嚴苛的要求。我們在中國當地的制造和工程團隊使我們與吉利的合作更緊密,并且快速響應他們的需求。最近,斯凱孚榮獲了吉利頒發的優秀供應商獎。對此,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這對我們繼續傳遞正確的價值無疑是巨大的激勵。”
吉利汽車采購部部長張紹全說:“斯凱孚粘結活塞密封件解決方案使我們的變速器變得更強大,性能更卓越。本次合作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斯凱孚作為我們的工程合作伙伴,令我們感到非常滿意。吉利正向高端汽車市場發展,所以擁有像斯凱孚這樣的高品質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粘結活塞密封件的設計可以在組裝和操作過程中,防止設備受損,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與使用鋼活塞解決方案的應用相比,該密封件還能減少重量。該密封件由位于中國蕪湖的斯凱孚密封解決方案工廠制造。

山高近期進一步完善了其Jabro?-Solid 2飛龍整體硬質合金立銑刀系列,包括加入了全新的英制型號、槽型和排屑槽型號,將使更多的應用領域受益于這一具有高通用性且兼顧經濟性和高性能的刀具系列。
JS522是一款具有長排屑槽的精加工刀具,能夠滿足航空工業對垂直度、表面粗糙度、高金屬切除率和更高效加工的嚴格要求。該款刀具提供了標準英制型號,使得更多的制造商能夠一次性完成精加工,從而縮短加工周期,實現更高效的加工,并可在廣泛的工件材料中輕松地維持高品質標準。
2013年,Jabro?-Solid 2飛龍家族新增了4種全新槽型,即JS400系列。這些刀具使用戶能夠在涉及鋁合金的常規加工和航空航天領域中獲得優化的切屑形狀和更高的切削參數。為使該系列進一步滿足航空航天零件加工的需求,JS453現已增加了新的圓角半徑(1.0 mm、2.0 mm、2.5 mm、3.0 mm、4.0 mm、6.0 mm)和懸伸長度,以適用于更廣泛的應用范圍。
對于Jabro?-HSS-Co刀具系列,山高擴展了JCO710系列的HSS-E整硬立銑刀,現在包括各種直徑范圍的zn-4排屑槽型號,可以提升滿刃切槽加工中的工藝安全性,特別是在不理想的切削工況下。此外,zn-6排屑槽設計中增加了新長度,可以在懸伸量多達4xD的情況下一次性完成高肩的側銑加工,為用戶提供了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

在切削加工中提高生產效率的決定性因素通常在于刀具本身,但刀具的使用也非常重要。瓦爾特公司兩者兼顧,推出了帶有Walter Capto?刀柄系統的最新Xtra·tec?Insert Drills可轉位刀片鉆頭。
這種帶可轉位刀片的鉆頭是真正的“多面手”,可加工從鋼和鑄鐵材料直到不銹鋼和難切削材料,鏈式孔、傾斜表面或是球形表面的加工都沒有問題。現在瓦爾特將Xtra·tec?Insert Drill系列可轉位刀片鉆頭進一步升級:裝備了Walter Capto?模塊化刀柄系統,配合使用 Tiger·tec Silver?(銀虎)可轉位刀片。對于用戶來說,其優勢一方面在于換刀更加快速,另一方面是通過Walter Capto?的多邊形接口傳輸更高的扭矩。
“由于使用Tiger·tec Silver?高效切削材質,新鉆頭能實現更高的性能,”瓦爾特圖賓根可轉位鉆頭產品經理Manvinder Singh Saini解釋道,“可轉位刀片有4個真正的切削刃,提高了切削參數并能減少后續操作。此外,磨制的可轉位刀片配備Wiper修光刃,實現最佳鉆孔表面質量。”
通過孔徑上的W i p e r 修光刃,Xtra·tec?Insert Drill可轉位刀片鉆頭能加工出幾近完美的表面。利用TorxPlus 螺釘可靠地鎖緊可轉位刀片,從而確保高度的工藝可靠性。

在刀具產品開發、制造,性能優化等領域,肯納金屬擁有75年的豐富經驗。肯納金屬最新推出Beyond?半精加工、粗加工槽型刀片。這款產品適合多種工件材料加工,尤其適合不銹鋼材料的加工,它采用最先進的設計方案、制造工藝以及材料技術,因此具有最佳的平穩切削性能和穩定的切削刃性能,在加工應用中具有加工周期短、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在切屑流控制方面,這款產品的優勢是之前產品所不具備的:雙面可轉位刀片每面有4個切削刃,每個切削刃位置相互錯開;1個包括有入口段和出口段的切屑臺階將每個切削刃分割開來,這些切屑臺階對切屑流和切削動作的控制有所幫助。切屑臺階采用連續曲面設計方案,可以減少交變應力的形成,切屑臺階的曲面半徑起初很大,然后猛然變小,并構成入口段部分,切屑臺階表面通常有一個曲面,因此會形成均勻一致的切屑;在切屑臺階內,切屑會出現持續變形,減少刀具表面切屑的摩擦。該刀片采用高正前角設計方案,平滑曲面切削刃可以減小切削力,延長刀具壽命。可轉位雙面刀片在承受大切削力的情況下,通常會導致強度下降。該前角廓形避免了應力集中點,因此,即使在高正前角情況下,仍然具有刀體強度大的優勢。即使在大切深應用條件下,車削過程也是安全和穩定的,并可降低機床刀具和工件上承受的負載。此外,該刀片還具備內部冷卻通路,可以對切削刃進行高效的射流冷卻。熱控制性能的提高確保切削過程更加平穩,并延長了刀具使用壽命。
2014年3 月,雷尼紹推出一款全新的ATOM?增量式光柵系統,包括直線光柵和圓光柵兩種。這款非接觸式光柵系統采用獨特的創新設計,將微型化與優異的抗污能力、信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完美結合,在設計上避免了一直以來制約微型光柵的諸多因素。
ATOM最小尺寸可達6.7 mm×12.7 mm×20.5 mm,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光學濾波系統、自動增益控制(AGC)和自動偏置控制(AOC)的微型光柵。獲得市場公認的TONiC?增量式光柵系列就采用了這種先進技術,在信號穩定性和抗污能力方面均達到優異水平。

ATOM讀數頭可提供各種型號,具有一流的精度、超低的電子細分誤差(SDE)、極低的抖動、極高的信號穩定性和長期可靠性等優點。ATOM的工作速度可達20 m/s(在17 mm碼盤上為29000 r/min),分辨率達1 nm(在108 mm碼盤上為0.004〞),可提供不銹鋼及玻璃材質的直線柵尺和圓光柵。讀數頭還包含方便其進行快速安裝的LED安裝指示燈,以及可實現快速優化的自動校準程序。
超小型ATOM增量式光柵提供高柔性線纜或柔性印刷電路(FPC)排線,有20 μm和40 μm柵尺可供選擇。側出線型FPC版本縮減了整體封裝尺寸,可與PCB集成。用戶也可以從一系列光柵中選擇所需尺寸,高精度直線玻璃光柵最長可選130 mm,不銹鋼帶狀柵尺最長可選20 m,玻璃圓光柵提供17~108 mm可選直徑。
選配組件Ti和DSi,支持20000細分系數,使光柵達到超高的測量和動態性能。設計人員還可以利用讀數頭的正弦信號輸出,將光柵直接與模擬驅動器和控制器連接。先進的高度自動化制造過程極大減小了制程變化,從而確保質量更高、交貨期更短及具有競爭力的成本優勢。
ATOM超小型讀數頭可用于激光掃描,坐標測量系統、半導體和平板顯示器的生產以及電機驅動系統、顯微鏡和科研等領域。FPC 40 μm型號的尺寸僅為6.7 mm×12.7 mm×20.5 mm,是各種空間有限的運動控制、檢測和測量應用的理想選擇。ATOM具有CE認證,由雷尼紹在極其嚴格的質控(獲得ISO 9001:2008認證)條件下自行制造。與所有雷尼紹光柵一樣,ATOM也由一個全球團隊支持,提供真正快捷的全球化服務。
2014年3 月,FARO宣布推出新型的FARO?Laser Scanner Focus3DX 130。
作為X系列激光掃描儀的最新成員,Focus3DX 130功能強大、設計緊湊,能夠在室內和室外進行激光掃描。這款激光掃描儀的掃描距離可達130 m,是用于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土木工程、設施管理、工業制造、法醫鑒定和事故重現等中距離掃描應用的理想設備。
這款攜帶極為方便的Focus3DX 130激光掃描儀能夠快速、直接和準確地測量各種物體或建筑物。它能夠記錄建筑立面、復雜結構、生產和供應設施、事故現場和大型部件。這款新設備將最精密的掃描技術與真正的移動性和易用性融合在一起,從而具有可靠性、靈活性并能夠實時查看所記錄的數據。利用集成的GPS接收器,這款激光掃描儀能夠在后處理時使各次掃描相互關聯。這些性能上的改進并沒有以犧牲安全性為代價,因為Focus3DX 130采用了安全等級為1級的“人眼安全型”激光。
“就像智能手機一樣,Focus3DX 130的觸摸屏非常易于操作,”FARO(歐洲)公司總經理Ralf Drews說,“而且,這款激光掃描儀還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耐久性,其電池的工作時間可長達4.5 h。Focus3D重量輕、尺寸小并且具有SD卡存儲能力,使其真正實現了移動性。我們能夠提供市場上獨一無二的性價比。”
通過推出Focus3DX 130,FARO能夠讓其客戶在市場上技術最先進、價格最合理的中距離Focus3DX 130(130 m)和長距離 Focus3DX 330(330 m)激光掃描儀之間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