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春南
精益生產理論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幾位專家對日本“豐田汽車生產方式”的總結和提煉。精益生產理論基于顧客的時間和質量成本要求,以最短的周期提供所需產品。它通過消除一切浪費活動來縮短生產流程,提升勞動生產率和企業盈利速度。精益生產理論是帶領企業走向更高效率、更高效益的生產模式,具有五個特征:
1.以精益文化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原動力。精益是一個不斷改善的永續過程,只有將精益理論融入到企業文化,得到每個員工的認同,企業才有長久持續發展的動力。如果把精益生產體系比喻成一座大廈,那么支撐大廈的有三根支柱:一是全面質量管理,它是保證產品質量達到零缺陷目標的主要措施;二是準時生產和零庫存,它是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的主要方法;三是采用先進技術,它是降低成本的技術基礎。精益生產的主要特征為:對外以用戶為上帝,對內以人為中心,在組織機構上以精簡為手段,最終以零缺陷為目標。
2.以服務用戶為企業宗旨。只有用戶購買企業的產品,企業才有生存的價值。產品面向用戶,與用戶保持密切聯系,以多變的產品、盡可能短的交貨期來滿足用戶的需求。不僅要面向用戶提供周到的服務,而且洞悉用戶的思想和要求,才能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產品的適銷性、適宜的價格、優良的質量、快速的交貨、優質的服務是面向用戶的基本內容。
3.“以人為本”為企業管理的中心任務。人是企業一切活動的主體,應大力推行獨立自主的工作方式,充分發揮一線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一線工人真正成為“零缺陷”生產的主人。企業要對職工進行愛廠如家的教育,并從制度上保證職工利益與企業利益掛鉤。應下放部分權利,使人人有權、有條件隨時解決碰到的問題。要滿足員工學習新知識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愿望,形成與企業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4.以精簡為生產經營手段。企業不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要去掉一切多余的環節和人員,縱向減少層次、橫向打破部門壁壘,將管理模式轉化為分布式平行網絡的管理結構。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先進的加工設備,減少非直接生產和工作的數量,使每個工人都真正對產品實現增值,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5.以“零缺陷”為工作目標。這是一種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工作目標。精益生產所追求的目標不是“盡可能好一些”,而是“零缺陷”。即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質量、無廢品、零庫存與產品多樣性。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境界,應無止境地去追求這一目標,這樣才會使企業永遠保持進步。中國的海爾高境界、高目標,是企業學習的標桿。
精益生產的設計原則:一是客戶至上,從客戶的角度看待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二是消除浪費、降低成本;三以最佳的流程組織增值活動;四是生產和設計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五是持續改進,追求完美。精益生產通過減少流程中的浪費和前置時間來加快企業資金回報率和利潤率,最大的好處之一就在于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1.消除生產中窩工等待的浪費。生產中斷造成窩工等待就是資源的浪費。出現等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產線上產品種類的更換、工序間的不平衡、機器設備故障、缺料或生產計劃安排不均衡使機器閑置等等,非增值作業就是無形成本的增加,造成生產能力的浪費,使工人工資和設備空轉造成成本增加。不斷地挖潛增效,就要從生產的角度看生產流程中的各個環節是否存在浪費現象。
2.消除庫存積壓造成的浪費。管理失控會造成產品庫存積壓,庫存積壓會造成資金積壓,增加轉移及運輸成本。不必要的庫存增加會帶來不良后果:一是產生不必要的搬運、堆積、尋找、清除工作;二是場地的占用、倉庫租金和管理費用的增加;三是管理混亂被掩蓋,先入先出作業成為困難。庫存積壓的直接原因就是采購過多和產品積壓。
3.消除脫離市場需求的過高產品設計造成的成本浪費。過分的產品加工會造成人工浪費,如多余的作業時間、額外的人員、水電等費用及加工管理工時的增加,進而影響產量完成。造成這種浪費的原因是設計者給產品規定了過高的精度、強度、或無用的功能結構等。這種背離市場需求、不了解消費者需求的設計和生產,勢必造成成本增加、利潤減少。
4.消除產品質量出問題造成最大浪費。成本增加往往是產品質量有問題造成的,產品質量問題是最大的浪費,主要包括:次品返工使成本增加,如工時、人力、工具、設備、管理費用、客戶服務等成本增加;對廢品處理、退貨時額外索賠及相應的費用支出也是浪費,增加市場成本。質量問題導致信用等級降低,對客戶失去信譽就等于失去市場。因此,追求產品質量“零缺陷”,是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益,降低企業成本的關鍵。
1.調整生產流程,使生產流程合理化。調整生產流程的目的是消除多余的過程,使生產流程最合理,所用的人員最少。繪制生產流程圖;借助生產流程圖找出多余的過程,努力消除多余過程,從產品設計、生產、質量、服務、采購、庫存、供應商、銷售渠道全面實施流程合理化,為全面降低成本,全面提高效率和效益奠定基礎。
2.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來提高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關鍵在于消除生產中的浪費,為此應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先進的管理技術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科技創新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較高、效益較好。根據溫州的實際調查,科技創新企業產品利潤率大多在15%~30%區間,是一般制造業平均利潤5%的三至六陪;有的企業利潤更高,如浙江甌威科技有限公司,年利潤為113%;浙江長城換向器有限公司,年利潤為113%。現在,我國經濟發展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科技創新是實現質量效益目標的主要途徑。
3.建立高度責任感和高績效的團隊,保證精益生產實施。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團隊比傳統的組織更靈活,反應更快。團隊的優點是:可以快速的組合、重組、解散。團隊適合多種技能、經驗、創新性、緊迫的工作任務需要。要使團隊成為高績效的團隊,每個成員必須認識到自己是組織機構全局的一員,有實現目標的強烈動機。必須認識到自己是組織機構全局的一員,有實現目標的強烈動機。知識經濟的發展,要求外界作出快速的反應并制定對策,而團隊建設是最好的選擇。團隊工作是精益生產方式的一個重要特征,團隊工作的基礎是:職工素質、高度信任、一專多能、責任和權利的統一。
[1]范愛民.精細化管理[M].北京:中國防織出版社,2005
[2]黨書國.海爾管理模式[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