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雪波
企業文化建設與員工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關系
●岑雪波
企業文化是一種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互兼容的價值管理方法。價值觀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石,為全體員工提供了共同的價值觀和日常行為準則。文章簡述了企業文化建設與員工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提出了如何推進以塑造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化的措施方法。
企業文化建設 員工核心價值觀 措施方法
企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企業文化中的敬業、勤業、創業、立業等職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所在,也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本質內容,加強培育以職業精神為重要內涵的企業文化建設十分重要。
1.企業員工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內在要素和本質要求。企業發展動力的源泉在于員工,員工的職業精神是企業發展最根本的因素。職業精神的內涵,至少有敬業、勤業、創業、立業四個方面的內容。當員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時,在平凡單調的工作崗位上雖創造不出讓人驚人業績,但可以感染周圍的同事,帶動別人和他一樣敬業、勤業、創業、立業,這是一種可以在逆境中扭轉乾坤的正能量。敬業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行為準則和行為方式,是企業興衰發展的保障。它體現出了人們對自己所選擇職業的高度認同和熱愛,它是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堅定信念和探索及奉獻精神的代名詞。勤業表現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企業對同事的極端熱忱,勤業不僅強化職業責任,端正職業態度,還需提高職業能力。創業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企業發展的動力在于創新,面對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挑戰,面對市場的巨大需求,企業必須開闊眼界,緊跟潮流,抓住那些對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基礎性、關鍵性作用的重大課題,抓緊攻關,自主創新。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優秀企業,必定有一大批具有高度職業精神的員工來支撐。由敬業而勤業、創業而至立業,形成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創新、精益求精的良性循環,這是當代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創建學習型團隊、構建和諧企業的必然要求。能夠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關鍵時刻可以與企業共同進退的員工,才是成熟企業的標志,也只有這樣的成熟企業才可以擁有這樣成熟的員工。只有員工懷著敬業、勤業、創業、立業的心在崗位工作時,員工與企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整體。
2.企業文化是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管理。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它能使職工產生高昂的志氣、高度的職業精神和強大的凝聚力,它將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發揮出巨大的物質力量。它是企業制勝之道,是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基本條件。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精神力量和共同意志管理的各個方面必須與此統一協調,這就是文化管理的實質所在。
企業文化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論,它以價值觀管理為核心,涉及企業戰略、人力資源、品牌等各方面,又與企業上自領導下至員工關系緊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要通過相關的行為準則,貫徹于企業的管理諸方面,從而系統地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文化管理的作用可以提升組織績效,推動企業持續增長。
從成功企業的實踐看,之所以能持續生存發展,一個共同特點是信守核心價值觀,在企業經營發展全過程中滲透,并內化為員工的精神動力,外化為企業員工的集體行為,固化為規劃、制度和機制,從而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基石,是所有成功企業的文化基因。價值觀影響企業的規范、模式,價值觀是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精神因素,從而把它作為企業文化管理的核心是無可厚非且可行的。
核心價值觀能塑造企業員工行為規范。企業核心價值觀明確告訴員工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對員工起著一種非正式的控制系統的作用。而統一的集體行為是實現企業目標的基石,是圍繞企業目標有效運作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從加強企業文化管理入手,在全員共同認知和實踐核心價值觀上下功夫,形成符合企業價值觀要求的員工共同的“做事方式”,營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顧客需求的企業運行環境。
核心價值觀塑造企業行為模式。企業行為模式是企業群體智慧的結晶,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充滿活力的無形力量,企業行為模式的養成過程就是滲透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過程。
1.確立企業核心價值觀,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根據成長型的企業的特征,圍繞企業的共同愿景,應確立“忠誠在企業、熱愛在崗位、拼搏在市場、超越在自我”的企業核心理念,并完善與之相適應的員工價值理念體系,實現企業價值觀與員工價值觀的統一。不斷引導職工樹立全員、全過程的學習理念、快速反應的速度理念、持續改進的創新理念、講求公德的誠信理念、適應挑戰和競爭的團隊理念。在五種理念的基礎上,要求員工具備“潔身自愛、堅韌不撥、奮發向上”的三種品格,具備“成就意識、危機意識、競爭意識、節約意識”的四種意識,并塑造四種形象,即“干部塑造公仆形象,黨員塑造先鋒形象,員工塑造主人形象,企業塑造文明形象”。引導和動員員工用學習的熱情、團結的真情,奮斗的激情實現企業美好前景。只有價值觀高度認同了,才能使員工的個人價值追求與企業的理想、目標、使命和價值觀等達到高度的統一。
2.樹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這一點做起來其實很難,因為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大眾,都自然而然地會對“知識精英”和“業務骨干”格外關注,而把所有員工真正當作人才的很少。精英和骨干的作用被充分調動很重要,占大多數的普通員工的作用發揮也不能被忽略。承認全體員工并在實際的管理中體現“人人都是人才”的思想,肯定、重視和尊重員工在崗位上取得的點滴成績,對不是原則性的失誤多些理解和包容,無疑會激發起不同層次、不同身份員工的工作激情、創新潛能。
每個企業都應建立完善人力資本管理制度,引導員工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圍繞企業目標進行創新活動。一是建立物質激勵制度。建立獎勵基金、科技進步獎和科技開發效益獎,對有特殊貢獻的科研開發人員給予重獎。二是建立精神激勵制度。設立員工成長路徑和奮斗目標,為每個員工提供成長的空間。實施榜樣激勵,為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不同年齡的員工設立奮斗目標。三是建立人才競爭制度,重視員工的自我價值的挖掘和主人翁意識的培養
3.構建和諧的企業人際關系,其核心是營造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的氛圍。企業應堅持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引導員工在團隊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綜合素質,真正把企業辦成“能讓員工活出生命意義的學校”,為以價值觀塑造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動力源。作為決策者和管理者,要從言行上尊重和關心職工,在工作上理解和信任職工。在學識、能力上,領導并不見得就是全才和權威,老是板著臉或者聲色俱厲也不一定會確立威信。因此,管理者擁有寬廣的胸襟和一顆包容的心,傾聽職工的呼聲、關心職工的疾苦、解決職工困難,體現親和力,釋放感召力,更容易贏得職工的尊重和擁戴。在制定、實施生產經營考核方案和人事勞資分配制度時要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讓職工感覺到只有崗位的不同,沒有身份的不同,更不能人為地設置歧視性的籬笆。特別是在待遇分配、人才選拔時,要注重打破身份、學歷、資歷的藩籬,給每個人以希冀和動力。特別要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促進職工之間、員工和中層干部之間形成團結、友善、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
4.倡導誠信文化,正確處理利益關系。誠信是企業經營之本,“誠信就是成功、失信就是失敗”。不管是一個人,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良好的信任度,是做不好人,辦不好企業的。通過提升員工的信用度,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經營形象和社會形象,提升企業的信用度和美譽度,從而為員工提供自我實現的舞臺。
5.領導應準確把握角色,做企業的設計師、教練和愿景倡導者。在企業以塑造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領導層應真正擔當起設計師、教練和共同愿景的倡導者三重角色。領導干部要以身作責,率先垂范,親自倡導并親自實踐,成為企業全體員工的楷模。企業領導還要把實現員工的全面自由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主旋律,不斷為員工提供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
[1]丁政.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的核動力源[J].中外企業文化,2004(10)
(作者單位:寧波禹順建設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300)
(責編:李雪)
F270
A
1004-4914(2014)06-2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