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維莉
別讓愛在單親家庭中缺失
記者 趙維莉
都說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灣,但是這港灣卻在頃刻間消失殆盡。近年來,離婚率持上升趨勢,也就使得不少孩子成了被動的單親家庭成員,對于生活中的巨變,他們很難做到像大人們那樣成熟面對,于是各種負面情緒就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學習。


臨近期末,班主任張老師卻發現自己班上一名女孩子有些“不一樣”。這個名叫高陽的女生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開心果兒,最近不知為何變得沉默寡言,上課走神,不是忘記帶書,就是作業沒寫完,“整個就像換了一個人?!遍_始,張老師以為是期末學習壓力增大造成的,找她談了談心,原來是她的父母離婚了,她成了“燙手山芋”……
對高陽的異常表現,心理專家王穎老師指出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可能會很難接受現實,無法適應缺少父親或母親的生活,“十幾歲的孩子,看著像個小大人,但是他們是無法體會父母的生活,理解父母的感受,但他們的心理是脆弱敏感的,在自我調適方面不是很成熟,一旦受到沖擊,就會出現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的現象。”王老師表示,多數家長無法繼續生活在一起肯定都是有苦衷的,一旦生活出現大的變故,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昂芏嗉议L在離婚后不久發現,孩子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如自卑、自閉、抑郁,甚至自責等情緒,這些負面情緒都會給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極其大的不良影響?!蹦敲磳τ谶@些負面情緒是否有方法避免?或是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呢?
生活在離異家庭中的孩子對親情是特別渴望的,特別是看到同伴們與父母親親熱熱、幸福美滿地玩耍、嬉戲的時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過去的生活。而現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傷、失落使得他們產生憂郁和自卑的心理,對此王老師建議各位家長不妨“人走茶不涼”?!昂⒆邮羌议L之間的維系,既然做不了一家人,但不妨嘗試著做朋友,不要因為你們的分開,而讓孩子失去某一方,這本身對孩子也是不公平的?!痹诠澕偃绽?,父母雙方不妨為了孩子“約會”一次,陪孩子一起吃個飯、看場電影,讓他們知道,就算大人分開了,但是依然是他們最溫暖的港灣。
很多單親孩子之所以會一時間“大變樣”,無非是因為家庭破裂之于他們來說是“天降橫禍”,在面對這樣的打邊鼓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很多父母認為離婚是大人之間的問題,與孩子無關,他們只要知道結果就好,卻不知道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大人的決定會讓他們認為自己是不重要的,因此他們所遭受的打擊要往往大于成年人。”這樣的認知,會讓他們在生活發生改變后不停地用現在的生活與之前相比,會自感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變得膽怯,缺乏自信,缺乏進取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因此,王老師建議家長們在作出決定前,最好和孩子靜下心來談一談,說一說大人的生活現狀,如果可以不妨把分開的理由和他們說一說,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尊重,有自己是家庭一員的責任感,讓他們嘗試去理解大人們的苦衷,要知道無論大人們作出怎樣的決定,其前提之一都是愛他們的。
不過很多家庭在分開前,往往都會歷經“戰爭”時期,爭吵或冷戰不停地上演,“可能有的家長覺得,我并沒有當著孩子的面進行,就不會影響到孩子,殊不知同在屋檐下,父母之間的狀態改變怎么可能不被孩子所察覺?!蓖趵蠋熤赋?,父母之間的不正常狀態會讓孩子覺得壓抑,而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會變得抑郁。當然還有一部分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氣、泄憤的出氣筒,孩子成天處在恐懼和擔憂中,沒有安全感,時刻擔心、害怕家庭戰爭的爆發,會使自己體無完膚,“由于壓抑太久,一旦爆發出來,能量也就越大,極易產生極端行為。這種傾向在女孩身上表現為想痛哭或離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則表現為攻擊行為。” 所以當大人之間有矛盾時,切不可殃及孩子,當然也不要以孩子為籌碼。
很多孩子在父母離婚后都會“反省”,認為是自己的原因才使得父母分開,這樣的情緒會讓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甚至品格都產生偏低的評價,從而自我責備、自我鄙視、自我輕蔑,將一切的不如意歸因于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傾向。“這樣的情緒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總認為自己做錯事,最后會導致自己的整個心理失衡?!蓖趵蠋煾嬲]離異家庭的父母,一定要多鼓勵孩子與外界接觸,鼓勵他們多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就算做不好也不要一味地批評。
不過,也不要因為彌補心理一味地遷就孩子,避免孩子對父母一方特別依賴,“父母雙方的愛是平等的,不要讓孩子一定分出高下,讓他們了解愛是無私的,也是無價的,無論是和誰在一起生活,但父母雙方的愛是不會減少的。”王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