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令,楊 力,林 源
(1.吉林建筑大學,長春 130118;2.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凈月旅游經濟開發區支行,長春 130117)
基于指數增長模型的全國人口預測
劉令1,楊力1,林源2
(1.吉林建筑大學,長春130118;2.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凈月旅游經濟開發區支行,長春130117)
摘要:本文根據每十年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中總人口的數據,建立了指數增長模型,并通過1975—2010年度數據驗證了它的準確性,同時利用此模型實現了對未來總人口的預測,發現在短時間內,我國人口總數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增大。
關鍵詞:人口增長率;指數增長模型;遞歸模型
我國人口一直呈持續增長趨勢,為了發現人口增長的規律,以便于國家對人口政策作出合理調整,所以應該對未來人口進行預測,人口的預測與控制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在不考慮資源與環境等干擾因素的影響下,最簡單的人口增長與預測方案是人所共知的指數增長模型[1]。
1.1模型的原理
指數增長是經濟學理論中重要的分析工具,當一個變量在一定時期內按固定比率增長時,指數(或幾何)增長就發生了。例如:當數量為200的人口每年以3%的比列增加時,在起始年份(第0年),人口為200,第1年人口數為200×(1+0.03)^1;第2年人口數為200(1+0.03)^2;……;第n年人口數為200×(1+0.03)^n;……按此類推。
1.2模型的建立
本文我們在排除一切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下,建立了指數增長模型[1]:標記當年人口為x0,l 年后人口為xl,年增長率為r,則

顯見,公式(1)中的年增長率r保持不變。
我們令t年的人口數目為x(t),當考察一個國家的人口時,x(t)便是一個很大的數。利用微積分學這一數學工具,不妨把x(t)視為一個連續可微的函數,令初始時刻t=0年的人口為x0,假設r為常數,即單位時間內人口變化率等于r乘以x(t),于是,得到x(t)滿足微分方程

簡單求解,得

r>0時,(3)式表示人口按照指數規律隨時間無限增長,因此,我們得到了以指數增長為依據的人口預測與控制模型。
1.3模型參數r的估計
為了估計指數增長模型(2)或(3)中的參數r和x0(1975的人口總數),需將(3)式取對數,得

用MATLAB等軟件對人口統計數據進行擬合,可得到參數r。
我國1972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為了使預測結果更加精確,我們節選1975-2010年的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每隔五年抽取一組,得到8組數據,分別為:1975年919.7百萬人,1980年987.05百萬人,1985年1058.51百萬人,1990年1160.02百萬人,1995年1212.1百萬人,2000年1295.33百萬人,2005年1306.28百萬人,2010年1370.53百萬人。
將上述數據代入指數模型之中,并使用MATLAB等軟件進行分析,我們得到 的值為0.0577(5年),根據公式(3)計算,求得1975年—2010年中每5年的全國預測總人口數目,整理并分析得出的結果,并通過對實際和預測人口數據作比較,求得其預測誤差為2.5%,與原有模型的預測誤差相比,可以認為該模型相當滿意。
所以,我們運用指數增長模型對未來40年我國人口總數進行預測,得出結果如下:2015年人口的總數目1389.2百萬人,2020年1425.5百萬人,2025年1455.9百萬人,2030年1479.9百萬人,2035年1502.3百萬人,2040年1518.0百萬人,2045年1523.0百萬人,2050年1527.7百萬人。
不難發現,在短時間內,我國人口總數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增大。
運用指數增長模型對人口數目進行短期預測是相當準確的。但該模型中人口的數量將隨著時間的增長無限制增長,顯然,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在資源與環境等因素的干擾下,某個地區的人口是不可能無限制增長的,當增長到一定的數量后,增長速率將會慢下來,因此,為了更好的預測我國人口的發展,我們亟需引進更貼近實際狀況的模型來解決此類問題。
參考文獻:
[1]姜啟源.數學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R].2012.
[3]付加鋒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結構預測及其結構效益評價[R].2006.
[4]國家統計局1990-2010年六次人口普查數據[R].
作者簡介:劉令(1982—),女,吉林長春人,博士,主要研究偏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