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明玥



作為媽媽,你是否為這樣的場景勃然大怒過:孩子偷偷將調味罐里的鹽舀到糖罐里,將糖舀到雞精罐子里;拿著鍋碗瓢盆敲敲打打,不把勺子鏟子敲變形了都不罷休……
先別忙著氣急敗壞,與其禁止孩子拿這些廚房用品當玩具,激發(fā)他的叛逆心,還不如巧妙利用起來,教他玩益智游戲,滿足他的動手欲和好奇心。
益智小物:調味罐
將家中不用的調味罐洗凈,里面分別裝上少量的糖、鹽、雞精、白胡椒粉等不同佐料,讓孩子聞一聞、搖一搖,嘗一嘗。孩子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同樣是白色顆粒,鹽細膩干爽,嘗起來是咸的,糖晶瑩剔透,嘗起來甜絲絲的;同樣是粉末,嫩黃色的雞精顆粒較大,鮮得讓人掉眉毛,白胡椒粉微辣,還帶著暖洋洋的香氣。
游戲升級:認識醬料 在密封性良好的小玻璃瓶里,分別裝上黃酒、釀造醋、醬油、橄欖油、蜂蜜,讓孩子搖一搖,看稠度;嘗一嘗,品咸甜酸辣;淋在不同的果蔬沙拉上,看變化。經(jīng)過一系列實驗,孩子會發(fā)現(xiàn),嗅覺和味覺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就算蒙上眼,光靠鼻子,也能辨認出這是哪種醬料。接下來,炒菜時就可以請孩子當美食總監(jiān):“現(xiàn)在要煎海魚,該放什么佐料呢?”“媽媽準備給湯調味了,請幫忙把合適的調味罐遞過來,好嗎?”
益智小物:筷子
將家中所有的筷子都拿出來,教孩子分辨哪些是竹筷子、哪些是不銹鋼筷子、哪些是烏木或紅木筷子、哪些是一次性筷子……讓孩子用不同筷子敲打同一只不銹鋼盆,體會敲擊聲有何不同,是不是不銹鋼筷子最清脆;讓孩子用不同的筷子夾魚丸、小土豆、鵪鶉蛋和花生米,感受各種筷子的稱手程度,孩子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比起圓滾滾、沉甸甸的不銹鋼筷子和紅木筷子,筷身較短、筷子頭做成扁圓形的竹筷子用起來最輕巧方便;而一次性木筷,還是少用為妙呀,浪費木材不說,筷身也做得毛糙,用起來不舒服。
游戲升級1:筷子塔 將所有的筷子混搭成小山般的“筷子塔”,和孩子輪流拆卸這座筷子塔,每人每次只能移動一根筷子,但不能讓其他筷子跟著滾動。這對孩子建立空間平衡概念有很大幫助。
游戲升級2:大魚轉身 用筷子拼出菱形的魚身以及三角型的尾巴,大魚拼好后,考考孩子,能不能只動三根筷子,讓大魚掉個頭呢?
益智小物:勺子鏟子
將廚房里的勺子和鏟子收集起來給孩子展示,包括淺淺的竹木飯勺、半圓形的湯勺、帶有泄湯孔的漏勺以及扁方形的炒菜鏟。讓孩子體會用竹木飯勺撈湯圓,湯圓滾來滾去不聽話,好容易撈起一個還掉地上了;用湯勺撈面條,面條就像狡猾的魚兒一樣躲來躲去,完全撈不利索。從此孩子便知道,不同工具應對不同工作,用對工具方可事半功倍。
游戲升級:用漏勺做面魚兒 在面粉里加入少許鹽、一個打散攪勻的生雞蛋和一點兒純凈水,調成稠稠的面糊。將水燒開,寶寶平端著漏勺,媽媽將厚面糊緩緩倒進漏勺里,寶寶輕搖漏勺,奇跡發(fā)生啦,一條條的面魚兒像高臺跳水一樣躍入,一會兒就浮上水面了。媽媽在湯中再加入肉圓、青菜、蘑菇,吃起來可美味了。
益智小物:噴水壺
與其禁止孩子在廚房玩水,不如干脆給他一個小噴水壺,請他給水果“洗個澡”。水霧分別噴在蘋果和桃子上后,孩子會觀察到,蘋果身上的水珠很快就滑下去了,桃子身上的小水珠卻掛著不動,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桃子上有一層細細的絨毛,增大了表面摩擦力,當摩擦力與水珠自身重力相抵消時,水珠就靜止不動了。
游戲升級:噴水壺造彩虹 用噴水壺噴水,讓寶寶背對著陽光觀看,有一個角度是可以看到小彩虹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奇跡?原來,是陽光進入水滴時,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離開水滴時再折射一次,造成一種三棱鏡式的效果,把組成白光的七種色光都分開了,這就是噴水壺造彩虹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