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博
大家的書彰
譚 博
編者按:2011年5月12日,原黑龍江省戲劇工作室主任,《劇作家》雜志副主編劉書彰駕鶴西去。他培養了一批黑土戲劇創作者,對繁榮黑土戲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刊此時發表以下三篇文章,以表對逝者的追思與紀念。

歲月將你的身影定格成了一幅畫卷,永遠地刻入世人的眼簾。
你在人生之路上跋涉了六十一個驛站,用辛勤的汗水澆綠了長長的行程。可你卻并沒有為自己采擷更多的鮮花和果實,只在身后留下了一片濃濃的綠蔭……
把你所有的歲月裝訂起來,是一部厚重的書,書里記下的是你的藝術生涯和性情人生。
今天,你的情感、才華和命運,就要同你一起,融入這片生你養你的黑土地。
可在我們的心里,你會一直都在的,從來不曾離開。
文品如貝葉飄香,人品卓而不群。
這就是你——大家的書彰。
總有許多朋友,到現在也還不明白,為什么當年明明是與你偶然相識,卻感覺早已熟悉,仿佛共行過長長的路,同觀過無數的山光水色。
你待人以真,形神俱誠,不摻虛情假意,不帶矯揉浮氣,流瀉的情感連結著每一位朋友的心。
無論是生活中的交往,還是工作上的切磋,你都那樣坦誠和執著,才思敏捷,靈感如涌,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真知灼見。
你對生命體驗得太真誠,所以你才如此正直,如此坦蕩;不虛偽,不媚俗;活得明白,活得深刻。
讓太多相識和不相識的人,都把你當作自己的摯友。
他們是那樣地愛你!愛你的書生意氣,愛你的豪爽激情,愛你微笑的面容如此天真,愛你善良的心地如此純凈。
大家羨慕你自由通暢、不受羈絆地活著,是因為藝術與人生對你來說,已經失去了分野的涵義。
你是東三省第一個戲劇美學與編劇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
自幼的文化向往,讓你刻苦磨礪,深厚積淀。走上藝術道路后,你不管風寒雨斜,終生不曾旁顧。
戲苑中,你似一筆最寫意的傲竹,高風亮節,挺拔俊秀。
靈魂在智慧里升華,生命在藝術中燦爛。作為一名演奏員,你曾經在舞臺上大展才華;作為戲劇家,你不僅在戲劇上,在小說、散文、詩詞歌賦和影視等各方面也都成績斐然。
你發表各類文字逾百萬字,撰寫了大量戲劇學術研究和理論評論文章,創作了多部話劇、京劇、歌劇劇本和其它文學、藝術作品,多次獲得各級獎項。
1983年,你專門為曾主演過《白毛女》和《龍江頌》并被譽為東方夜鶯的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李元華,創作了歌劇《鳴鳳》。巴金看過劇本后高興地說:“我的作品曾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出現在不同的藝術舞臺上,惟獨沒有歌劇。”曹禺說:“你對鳴鳳的理解比我深刻。”1993年一經演出,即引起了重大反響。
家庭中的你,伴著愛人,風來雨去,暮暮朝朝,相濡以沫;孝敬老母,春去秋來,點點滴滴,情深意長。
你懷著一萬分過頭的柔情愛著女兒,說女兒是你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也許你還不知道,當年你送別女兒出國留學的那一刻,你的眼淚深深流進了女兒的心底。
與女兒多年的遙遙相望后,作為父親的你,終于在新西蘭女兒的家中度過了三個月滿心滿意的時光。
或許人生有的只是殘缺的圓滿吧,此時女兒身邊的你,卻已是永訣。在生命的這一端,她傷心地守望著,隔著無法跨越的萬水千山。
被你儒雅寬和、如慈父般寵愛著的,不只是女兒,還有許許多多的學生和弟子。曾經你幸福的目光像春風般輕拂著他們年輕的臉龐,讓他們從心底感受到一種父愛的延伸。
感謝你為學生和弟子們撐開一片純凈的天空,給了他們那么多溫暖的陽光。
爸爸——
恩師——
您就這樣默默地走了嗎?連個招呼都不打一下。我們多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多一些成就,請您一起來分享我們的幸福。
想見風范空有影,欲聞教誨杳無聲。
你在黑龍江藝術戰線上工作了近四十年。無論是當演奏員,還是任《劇作家》雜志編輯、常務副主編、社長,黑龍江省戲劇工作室副主任、主任,你都恪盡職守,創新開拓。
新時期黑龍江戲劇的重大成就中,閃爍著你藝術智慧的光芒。
你為當代戲劇美學、理論研究和評論做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著名戲劇家,你敬業授業,言傳身教,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啟迪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藝術人才。許多學生和弟子在文藝的不同領域卓有建樹,身上傳承著你的藝術血脈和精神。
你一生專心致志地從事戲劇事業,深受組織和領導的信任和好評。被授予“扎根龍江做奉獻優秀藝術家”,榮獲了省文化廳唯一的“組織戲劇創作突出貢獻獎”。
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
退休后,你仍然關注著全省戲劇事業的繁榮發展,積極獻計獻策,將自己在戲劇創作上多年的經驗心得撰寫成文,為國家、社會和戲劇界留下了一份難得的寶貴財富。
就在逝世的前一天,你還在為《劇作家》雜志撰寫著系列講座《關于編劇的對話》的最后一篇文章。
業未竟,人先去,留下了永遠的遺憾。這一切怎能不讓我們肅然起敬,扼腕長嘆!你不知道,我們多想像過去一樣,有著足夠的時光,聆聽你的高論,與你促膝談心。
可你卻累了,需要休息。
我們知道,現在的你需要的是一個微笑,可我們卻難以抑制眼中的淚水。
你就這么突然地走了。
你不知道,我們所經歷的是怎樣一種特殊的悲傷。
此時,我們沒有祝福,沒有祈禱,只有一份最真誠的想念。因為,愛是在想念一個人時,自己人格的升華。
大家的書彰,天堂的大門為你靜靜地敞開。請一路走好——
(注:此文為2011年5月劉書彰葬禮電視專題短片解說詞。)
責任編輯 王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