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萍
大型國企企業品牌建設的途徑和要點淺議
●方麗萍
在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下,大型國企應到高度重視并著力抓好企業品牌建設,明確路徑和要點則至為重要。文章從企業品牌建設的基本途徑、企業品牌建設的主要著力點展開探討。
企業品牌建設 途徑 要點
品牌是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基礎保障。企業品牌,有別于產品品牌,是以企業名稱為品牌名稱的品牌,它傳達的是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企業價值觀念及對消費者的態度等,目的是通過品牌建設,有效提升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企業的吸引力與輻射力,成為推動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個積極因素。在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下,大型國企應到高度重視并著力抓好企業品牌建設,明確路徑和要點則至為重要。
企業品牌形象是外化的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品牌必然承載著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良好的企業品牌必須從積極企業文化塑造、保持、不斷提升開始。就如同一個人,只有機體健康、靈魂安詳、內心完美,才能展現出飽滿的精神和良好的素養以及迷人的形象。
注重品牌建設,注重維護和提升企業形象,是國際化大公司重要的發展戰略。實施品牌戰略,必須以規范和引導為基礎,以實踐與創新為保障。企業品牌建設的基本途徑,應該借鑒于企業文化建設,要著重抓好品牌建設、品牌規范、品牌傳播、品牌管理、品牌考核等基本環節。
(一)品牌建設
品牌建設是圍繞創建品牌價值而展開的一系列計劃和活動。廣義的品牌建設主要包括:確立品牌愿景、制訂品牌戰略、設計品牌識別、構建品牌體系、打造品牌組合、推進品牌傳播、實施品牌考核等七個方面。而狹義的主要包括確立品牌愿景、制訂品牌戰略、設計品牌識別、構建品牌體系、打造品牌組合這五個方面。
1.確立品牌愿景。確立品牌愿景就是對品牌的現存價值、未來前景和信念準則的界定,品牌愿景應該明確告訴包括顧客、股東和員工在內的利益相關者:品牌今天代表什么?明天代表什么?什么代表從今天到明天的努力?品牌愿景需要深思熟慮五個方面的內容:愿景提煉(愿景從哪來)、愿景架構(愿景說什么)、愿景陳述(愿景怎么說)、愿景傳達(愿景誰來聽)和愿景修訂(愿景往哪變)。
2.制訂品牌戰略。制訂品牌戰略就是從企業整體發展的要求和戰略的高度,明確品牌建設的目標、方向、任務及實施措施,明確企業中長期品牌定位。
3.設計品牌識別。品牌識別就是組織希望能創造和保持與品牌有關聯的事物和理念,是為了在顧客心目中造就美好的品牌形象而賦予品牌的特質和承諾。包括品牌符號識別、品牌理念識別、品牌行為識別以及品牌識別實施系統,通過宣講、培訓、討論品牌形象片、品牌傳記等多種方式,認真宣貫,實現品牌認同。
4.構建品牌體系。就是要在建設企業母品牌的同時,充分發揮各子公司品牌建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立足實際,創建富有特色的子品牌,共同構筑企業品牌體系。
5.打造品牌組合。就是要企業不同的產業板塊或不同產業鏈條上的多個子品牌,要根據市場經營和戰略需要,按照關聯性、互補性組成品牌組合,作為子品牌進行搭建和傳播。
(二)品牌規范
品牌規范的基本要素包括:品牌符號識別、品牌理念識別和品牌行為識別。這三個識別是品牌建設的基本要求,是中國中冶品牌規范的重點要求。
1.品牌符號識別。包括企業標識、企業名稱的規范簡稱、品牌識別語及其組成。其規范原則遵從企業文化VI識別系統的基本規范和要求。
比如,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中國中冶)的品牌符號識別就確定為:
中國中冶品牌識別語為:用心鑄造世界(A Partner of Choice)。
基本組合為:


多年來中國中冶就圍繞著這一個基本組合,進行積極的品牌符號規范和基本的品牌形象宣傳,在報刊廣告、企業宣傳冊、辦公用品和大型展會中廣泛推行。
2.品牌理念識別。品牌理念識別就是通常所說的品牌核心價值,是最核心的品牌識別。中國中冶品牌建設要嚴格秉承“誠信第一,質量第一,用戶第一”的品質內涵,以此為品牌核心價值,充分展示中國中冶品牌利益、品牌關系和品牌個性。
品牌理念是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價值。確立品牌理念需要認真提煉能體現品牌核心價值的元素,形成品牌獨一無二的區隔與個性,詮釋文化內涵與消費者內心關注點。準確和適合的要求顯而易見,但宣貫和落實的要求則決定著品牌能否抓住客戶的心,決定著品牌建設的成敗。因此,需要像企業文化建設那樣,深入、持久、有效地推行理念識別體系,通過宣貫達到人人皆知、人人認同。
3.品牌行為識別。品牌行為識別是企業有關品牌方面行為的總和,它產生和提供了所承諾的實際層面的品牌價值。由于產品管理和公司管理對品牌承諾有直接影響,因此必須大力宣貫企業核心理念,著力加強執行文化建設,用科學發展的企業文化振奮精神、規范行為,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確保品牌承諾通過產品與服務得以實現。
品牌行為識別,基礎在于規范各子公司的品牌符號與品牌理念系統,重點在于品牌建設行為,目標在于形成規范有序的品牌建設與品牌發展體系。
(三)品牌傳播
所謂“品牌傳播”,就是企業以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原則,在品牌識別的整體框架下,選擇廣告、公關、銷售、人際等傳播方式,將特定品牌推廣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進市場銷售。品牌傳播是企業滿足消費者需要,培養消費者忠誠度的有效手段,是目前企業家們高擎的一面大旗。
品牌傳播要精心策劃,有序實施,制定年度工作目標,落實費用預算,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積極推進全方位傳播。中國中冶品牌傳播活動的重點,一是以工程項目的完美進行傳播。包括工程建設工期、質量、安全、服務以及順利達產等工作完全滿足合同要求,令業主滿意;二是規范工地形象。以VI為標準,以展示企業形象為原則,進行規范的現場外觀、施工環境、裝備車輛、辦公環境等建設,打造統一的現場形象;三是積極參與國內外綜合性展覽和專業展覽活動,集中快速地傳播企業品牌;四是有序推行企業廣告活動,利用企業形象宣傳片、企業宣傳冊、企業展廳及媒體廣告,進行有重點的宣傳;五是積極參加世界品牌實驗室等品牌評價與品牌傳播機構活動,借力權威機構實現中冶品牌有效傳播。
(四)品牌管理與品牌考核
品牌管理,就是將品牌建設、品牌規范、品牌傳播的根本要求,落實到子公司和其他部屬單位的過程。品牌管理需要以公司文件、系統管理標準和獎罰措施,以及有針對性的檢查評比活動予以實施。
中國中冶實施品牌管理的基本工具主要包括:用《中冶品牌識別手冊》提出工作標準和規范;用《品牌建設指導性意見》提出中冶品牌的內涵、建設目標、核心質量、品牌擴展、品牌體系、品牌特性與加強品牌建設的工作重點等內容;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冶品牌建設的決定》提出轉換觀念、落實責任、行為規范的基本措施和紀律;用公司統一組織的內控檢查活動進行年度檢查和改進。
我們認為,企業品牌建設的主要著力點,就是抓住并不斷提升企業的品質、品德、品味。
品質,指反映品牌所涵蓋的產品的耐用性、可靠性、精確性等價值屬性的一個綜合尺度。是反映品牌形象的一個公認的重要元素。
品德,是指品牌宣傳中所倡導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念與經營理念。
品味,是指品牌所涵蓋的產品的科技含量、文化底蘊、審美情趣以及品牌傳播所形成的品牌形象與品牌個性。
品牌與品質、品德、品味的關系是,品牌的創造來源于品質;品質決定品味;而這一切取決于管理,決定管理成敗的則是管理者的品德。
中國中冶品牌的品質要求: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精心提供高標準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中國中冶品牌的品德要求:誠信第一,恪守承諾,細心做好每一個項目,專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中國中冶品牌的品味要求:擔當全球企業公民責任,真心促進和諧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集團。
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加強企業品牌建設的方向性要求。主要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自主創新為內核,以高品質為基石,以精致管理為保障,以誠信為命脈,逐步建立健全中央企業品牌培育、保護和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做強做優、世界一流”的目標。
同時提出,要到2020年末的工作目標是,涌現一批品牌戰略明晰、品牌管理體系健全、品牌建設成果顯著的企業;形成一批產品優質、服務上乘、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
“沒有品牌就沒有未來”。在時間緊迫和任務繁重的雙重壓力下,只有明確路徑,抓住重點,加強企業品牌建設才能事半功倍,達成目標。
[1]劉理明,陳煒澤.福建茶葉品牌傳播模式研究.現代經濟信息,2012(7)
[2]于志凌.網絡品牌與傳統品牌差異分析.企業研究,2011(10)
(作者單位: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8)
(責編:賈偉)
F270
A
1004-4914(2014)06-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