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燕
維持性經費領報業務核算
●金海燕
文章認為,向上決算領報、上級分配定額及專項指標,是維持性經費領報業務核算的主要內容。通過對維持性經費領報業務的核算,一是反映單位維持性經費的實際收支數,使上級了解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和開支去向,為上級匯總編報所供單位決算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便于合理地確定撥款;二是本級及時結清上級預撥款,以便及時、準確地反映上下級財務部門之間以及財務部門與事業部門之間的經費結欠情況,如實反映上下級的債權債務關系。文章舉例展開深入研究。
維持性經費 領報業務 核算
維持性經費是用于保障部隊正常運轉的經費,主要用于部隊戰斗力簡單再生產,即保持部隊現有戰斗力。它主要包含生活費、公務費、事業費、裝備維修管理費、機動預備費、作戰費、處置突發事件費和其他維持性經費。
由于維持性經費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國家的財政撥款,并通過決算領報、分配定額等形式取得。因此,向上決算領報、上級分配定額及專項指標,是維持性經費領報業務核算的主要內容。此外,還有部分核增、核減經費業務及彌補收入業務等。標準供應經費的領報核銷,以上報的生活費、公務事業費決算等決算匯總表記賬。上報決算與核準決算的差額,根據上級批復決算的核增、核減數額調整原領報核銷數;項目預算經費領報核銷,以下達的項目經費預算文件或經費核銷通知書記賬。項目決算與預算的差額,根據追加、追減項目經費的預算文件或核增、核減通知書調整原領報核銷數。
通過對維持性經費領報業務的核算,一是反映單位維持性經費的實際收支數,使上級了解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和開支去向,為上級匯總編報所供單位決算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便于合理地確定撥款;二是本級及時結清上級預撥款,以便及時、準確地反映上下級財務部門之間以及財務部門與事業部門之間的經費結欠情況,如實反映上下級的債權債務關系。
向上請領維持性經費業務主要包括向上決算領報和分配定額等業務。
1.向上決算領報業務。向上決算領報是指獨立核算的單位按照經費領報標準、供應實力、領報時間等規定,向上級編制有關決算報表,經上級審查核準后,確認本級的維持性經費收入,并作為償還上級預撥款的一種方式,如人員生活費決算、公務事業費決算等。
向上決算領報業務的賬務處理方法是根據本級上報的決算數主動記賬,然后根據上級決算通知書再對原賬務處理進行調整。此方法能及時在賬面上反映出向上報銷數、預算執行情況和撥款結欠情況。當發生決算領報業務時,應根據本級編報的有關經費決算報表主動編制記賬憑證入賬:借記“撥入維持性經費”總分類賬戶及其明細分類賬戶,貸記“維持性經費”總分類賬及其明細分類賬戶。
[例1]某月某日,某總隊財務處向上編制并上報決算干部工資50000元,士官工資20000元,義務兵津貼10000元,軍人保險費3000元,住房補貼40000元。根據上述業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撥入維持性經費123000
貸:維持性經費
——干部工資(向上請領)50000
——士官工資(向上請領)20000
——義務兵津貼(向上請領)10000
——軍人保險費(向上請領)3000
——住房補助費(向上請領)40000
2.分配定額業務。上級分配定額是上級有關部門根據事業任務的安排對下分配的經費數額。當本級財務部門收到上級有關經費分配文件時,應據以主動編制記賬憑證入賬:借記“撥入維持性經費”總分類賬及其明細分類賬戶,貸記“維持性經費”總分類賬及其明細分類賬戶。
[例2]某月某日,某總隊財務處收到上級文件通知,分配該總隊公雜費補助1500元、探親路費補助1500元、差旅費補助500元,收到上級的匯款。根據上述業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3500
貸:撥入維持性經費3500
借:撥入維持性經費3500
貸:維持性經費
——公雜費(向上請領)1500
——探親路費(向上請領)1500
——差旅費(向上請領)500
本級核增、核減是指由于本級實力、標準的增減或掌握不準及計算錯誤等原因,向上級多領或少領經費;或由于本級根據上報決算報表主動記賬后,上級對不合理開支及錯誤等調整經費而引起的向上級多領或少領經費。核增、核減業務主要包括核增、核減當年維持性經費業務和核增、核減上年度維持性經費業務。
1.核增、核減本級當年維持性經費業務。核增、核減本級當年維持性經費是指在決算當年所進行的維持性經費調整。當發生上級核增、核減本級當年經費決算的,應根據上級核增或核減的決算或文件通知編制記賬憑證入賬,增加或減少原入賬數。對于上級核增本級當年上報決算數,應借記“撥入維持性經費”總分類賬戶,貸記“維持性經費”總分類賬及其明細分類賬戶。對于上級核減本級當年上報決算數,在賬務處理上應用紅字沖減相應的決算減少數。
[例3]某月某日,某總隊財務處收到上級的決算核準通知書,核增差旅費1000元。根據上述業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撥入維持性經費1000
貸:維持性經費
——差旅費(向上請領)1000
[例4]某月某日,某總隊財務處收到上級的決算核準通知書,核減差旅費1000元。根據上述業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撥入維持性經費1000(紅字)
貸:維持性經費——差旅費(向上請領)1000(紅字)
在實際工作中,上級核銷的上述三種情況并非單獨出現,通常是核增、核減和如數核銷等三種情況同時出現在一份決算報表上,因此需要進行綜合處理。
[例5]某月某日,某總隊編制和上級核準的當年部分公務事業費決算資料如表1所示,根據上述業務,編制會計分錄。

項目 上報數(元) 核準數(元) 核增數(+)核減數(-)合計 510000 511000 (+)1000一、公務費 310000 312000 1、公雜費 100000 102000 (+)2000 2、差旅費 210000 210000二、事業費 200000 199000 1、衛生事業費 90000 89000 (-)1000 2、營房管理費 110000 110000
第一步,在上報決算時,應根據所上報的決算主動編制記賬憑證入賬,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撥入維持性經費510000
貸:維持性經費
——公雜費(向上請領)100000
——差旅費(向上請領)210000
——衛生事業費(向上請領)90000
——營房管理費(向上請領)110000
第二步,當收到上級核準的決算時,應根據核增、核減的決算或文件通知編制記賬憑證入賬,調整原入賬數字。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撥入維持性經費1000
貸:維持性經費
——公雜費(向上請領)2000
——衛生事業費(向上請領)1000(紅字)
2.核增、核減上年度維持性經費業務。上級核增、核減上年度經費決算時,不論核增、核減實報實銷、標準領報,還是核增、核減專項管理經費、定額分配經費,均應根據上級核準的決算或調整通知書調整上年度轉入的結余或超支數。
由于上年度的會計賬簿已經結束,維持性經費結余或超支已經轉入了本年度經費有關賬戶的“彌補經費”欄,當上級核增、核減本級上年度維持性經費時,應調整“維持性經費”總分類賬戶及其明細分類賬戶貸方的“彌補經費”數字。上級核增本級上年度維持性經費時,記入維持性經費及其明細分類賬戶貸方的“彌補經費”欄;上級核減本級上年度維持性經費,應用紅字記入維持性經費及其明細分類賬戶貸方的“彌補經費”欄。同時,還應調整上級與本級的債權債務關系,核增時,記入有關撥入經費及其明細分類賬戶的借方;核減時,用紅字記入有關撥入經費及其明細分類賬戶的借方。
[例6]某月某日,某總隊財務處收到上級核準通知書,核增上年度退役費決算4500元。根據上述業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撥入維持性經費4500
貸:維持性經費
——退役費(彌補經費)4500
[例7]某月某日,某總隊財務處收到上級核準通知書,核減上年度退役費決算4500元。根據上述業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撥入維持性經費4500(紅字)
貸:維持性經費
——退役費(彌補經費)4500(紅字)
如果上級分配定額業務也出現核增、核減當年或上年度經費的情況,其賬務處理方法同按標準領報業務。
彌補維持性經費是指根據預算或計劃用歷年經費結余或機動費等對維持性經費進行追加轉賬的過程。調劑維持性經費,是指黨委在規定的權限內從事業經費中調劑一部分經費由黨委統一安排使用。彌補(調劑)轉賬一般在年初預算、計劃確定后進行,也有的單位在年終根據實際超支數進行彌補轉賬。這種業務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用機動費彌補有關經費超支業務;二是歷年經費結余彌補業務。
1.用機動費彌補超支業務。當用機動費彌補有關經費不足時,為了真實地反映維持性經費的支出總額,使賬面累計支出數相一致,機動費賬戶應用紅字記入貸方的“彌補經費”欄。“機動費”賬戶只反映轉出,不核算支出。
[例8]某月某日,某總隊財務處根據預算安排,用機動費2000元彌補公雜費的不足。根據上述業務,作如下會計分錄:
貸:維持性經費
——機動費(彌補經費)2000(紅字)
貸:維持性經費
——公雜費(彌補經費)2000
2.用歷年經費結余彌補維持性經費的不足。當用歷年經費結余彌補維持性經費的超支或不足時,應根據單位預算或黨委決定及時從歷年經費結余賬戶轉入有關維持性經費賬戶。
[例9]某月某日,某總隊財務處根據黨委的指示用歷年預算外經費結余5000元彌補公雜費的不足。根據上述業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歷年經費結余
——歷年預算外經費結余5000
貸:維持性經費
——公雜費(彌補經費)5000
[1]黃毓義.軍隊會計理論體系及學科體系的構想.軍事經濟研究,2002(2)
[2]林永奎.軍隊會計基礎工作正規化建設研究.軍事經濟研究,2011(9)
[3]陳星.淺談軍隊會計核算體系.財經界(學術版),2011(8)
[4]田象國.論軍隊會計確認基礎.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3(12)
[5]詹紀木.軍隊會計學.海潮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部隊院務部財務處 河北廊坊 065000)
(責編:賈偉)
F230
A
1004-4914(2014)06-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