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輝
山西醫療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分析
●陳健輝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獲得基本醫療服務和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基礎性保障。文章以山西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切入點,從參保人數、基金收入、基金支出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山西從建立到目前近十多年的發展中的運行狀況。
醫療保險 參保人數 基金結余
在我國,醫療保險制度始于建國初期。1951年2月原政務院頒布《勞動保險條例》,標志著以勞保醫療為主的醫療保險制度的初步建立,該條例規定,勞保醫療的享受對象主要為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所需醫療經費按照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職工個人不需要繳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原先的醫療制度進行了改革。1993年11月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該規定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社會醫療保險制度。隨后進行試點,而后在此基礎上,1998年12月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并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正式建立起來,相應的規定有:基本醫療保險的水平要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共同負擔,用人單位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繳費的30%左右。除此之外,我國順應時代步伐,相繼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等,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社會的醫療保險制度,真正進入了“全民醫?!钡臅r代。
在國家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山西省響應中央的號召,積極建立并改革醫療保險制度。1999年,山西省政府出臺《山西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晉政發〔1999〕43號)該意見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步伐,在年內基本建立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山西省在2000年年底基本建立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人數達到50%以上;2001年達到70%以上;2002年基本實現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通過幾年的努力,山西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制度得以最終確立,并不斷的發展。本文主要以山西省城鎮職工為例來分析醫療保險制度的運行狀況,準確的說是分析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運行狀況。
自從有記錄的數據以來,山西省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從2001年的156萬人猛增到2012年的1055.9萬人,年均增長81.8萬人,年增長率達到了19.8%。覆蓋人數增長如此之快,得益于山西省各級政府和經辦機構積極貫徹執行各項決定和意見,從制度層面,保障城鎮職工對基本醫療服務的需要。

山西城鎮在崗職工醫療保險基本情況(單位:萬人、億元)
山西省在2000年年底基本建立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來,山西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踞t療保險基金收入從2001年的1.32億元猛增到2012年的141.04億元,年均增長54.53億元,年增長率達到了61.52%,在2003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46.73%,可以看出,山西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這對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山西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物質基礎是企業和職工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所形成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如果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少,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少,這就使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無法發展壯大,無法實現制度建立的初衷,起不到滿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需求和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
基金支出是保險基金的最終環節(基金收入-基金投資運營-基金支出)和目的所在,從企業和職工那里收集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形成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然后將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儲備和結余運營,其他大部分用于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這樣一個“閉環”是對醫療保險基金運行的真實寫照。檢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運行的好壞,關鍵在于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程度和方向。支出程度指的是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的多少,山西省自從建立城鎮職工基本保險制度以來,除了覆蓋人群、基金收入明顯增長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一直保持高增長的趨勢,尤其在2010年山西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環比增長率達到了51.41%。將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基金支出,這對于滿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的需求和穩定職工隊伍具有重要的意義,使職工集中精力從事工作。
一般來說,除了正常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外,基金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儲備和結余運營。將基金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儲備以滿足無法預料到醫療需求,如傳染病等,基金結余是在扣除基金支出之后剩余的基金,包括提取的儲備基金。這些基金一時間沒有支付需求,為此,可以用來投資運營,以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從2004年以來,山西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結余占當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一直保持合理比例,約為30.7%,近5年來,基金結余占當年基金收入約為25.9%,可以看出結余基金流量每年在減少,但是一直維持在合理的區間內。保持合理范圍的基金結余,一方面可以應對不時之需,將損失減少到最少;另一方面可以維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物質基礎的穩定,從而使制度更好滿足職工對基本醫療服務的需求。
縱觀山西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以來近十多年的發展,該制度的運行保持穩定,無論從參保人數,還是基金收入都有明顯的增長,基金支出一直保持合理的范圍,這種運行趨勢對于山西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李珍.社會保障理論(第三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3
[2]鄧大松.社會保險(第二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責編:賈偉)
F840.684
A
1004-4914(2014)08-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