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
大齡剩女渴望生孩子養老
現年33歲的南京姑娘陳亞芳,在周圍人眼中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大齡剩女了。有時候她自己也會自嘲是剩女級別中的“斗戰剩佛”。陳亞芳的家庭環境良好,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而出生在書香門第的她從小就喜歡讀書,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性格也一直保持著樂觀、堅強、開朗和純真。
為了將來能學有所成,陳亞芳上大學時一心撲在學習上,直到臨近大學畢業,她才與同校一個叫趙小松的男生戀愛。可是就在兩人感情正濃時,卻面臨著畢業。畢業后,陳亞芳應聘到了本地一家國企單位,工作輕松且收入穩定。而男友趙小松也在甘肅老家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長期分隔兩地,陳亞芳感覺到男友對她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冷淡,最終,這段感情走向了終結。
分手后,陳亞芳傷心了很久,為了治療情傷,她開始積極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一到周末,她就去養老院當義工,照顧那些老人。許多老人都身體不便,有著各種病痛,在細心照料這些老人的同時,陳亞芳也感慨養老院哪怕設施再好,也不能趕走老人心靈上的孤獨。而且許多養老院的環境也較差,根本無法和家里相比。這不禁讓陳亞芳在心里暗暗盤算,結婚后一定要生一個孩子,將來等自己老了也不會老無所依。
經過兩年時間,陳亞芳終于對這段失敗的感情釋懷。而這時她通過社交網絡又認識了一個名叫王洋的男子。王洋談吐幽默大方,外形高大帥氣,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陳亞芳。而且兩人條件也很匹配,王洋比她大3歲,經營著一家廣告公司。
2010年,和王洋相戀之后,陳亞芳分外珍惜這份感情。此時陳亞芳已經到了適婚年齡,而男友也向她許諾,等年底公司不忙時就和她登記結婚。為了套牢這份感情,陳亞芳沒有多想就從家里搬出來和男友同居了。
就在陳亞芳與男友同居半年后的一天,男友突然很苦惱地對她說:“公司最近財務出了些問題,需要一點錢周轉。”陳亞芳焦急地問道:“需要多少呢?”“得8萬元吧。”想到男友都向自己許以婚約了,陳亞芳便毫不猶豫地取出8萬元錢交到男友手上。而王洋拿到錢后,也一再重復:“等公司情況好了,我馬上還你。”
然而,一個星期以后,男友又愁眉苦臉地找到陳亞芳,再次向她借錢。已經將男友當成親人的陳亞芳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將自己的積蓄借給了男友。到這年年底,陳亞芳粗略一算,男友竟然從自己手里相繼借走了近20萬元,由于礙于情面,自己手里沒有任何關于對方借款的書面證據。可就在陳亞芳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與男友結婚生子上時,卻發現男友早已和公司里的一個年輕女孩纏綿到了一起。陳亞芳羞憤難當,當即主動提出分手,并要求男友還錢。
陳亞芳多次找王洋要他還錢,哪知王洋被追急了后索性咬定沒借過錢,讓陳亞芳有口難辯。這次感情打擊,讓陳亞芳再次陷入無休止的痛苦之中。身邊的同事、同學大多都已經成家并有了孩子,這讓她很羨慕。因為陳亞芳一直非常喜歡小孩,她內心深處也很渴望能有個孩子。但她此時已經對感情徹底失望了。
兩段失敗的感情給陳亞芳留下的只有無盡的傷痛,她不想再談戀愛,只想好好工作和生活。眼看自己跨過30歲大關,再過兩年生小孩就困難了,她突然開始擔心老無所依。
不想再糊里糊涂去戀愛,又急于生一個自己的孩子,陳亞芳的腦海里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那就是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后遭遇親情圍困
讓陳亞芳矛盾的是,她經過了解后得知,因國內計生政策有關規定,做人工授精手術時需要結婚證和準生證不說,還要有醫院開具的“身體不能自然受孕”的證明。而像自己這樣的未婚女性要想做人工授精當單身媽媽幾乎不能實現。
于是,陳亞芳又四處托關系尋找可以做人工授精手術的私立醫院。最終,她找到了一家可以做人工授精手術的私立醫院,這讓她既興奮又緊張。
2013年4月末,陳亞芳趁著勞動節的短暫假期,只身來到事先已經聯系好的深圳某醫院,正式將人工授精手術排上了日程。這一切,她并沒有向任何朋友甚至父母透露絲毫消息。然而,她來到醫院后,相繼接受了兩次受精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后來,醫生不得不為她補充激素,每天給她打針吃藥。為了順利懷孕,陳亞芳索性向單位請了兩個月長假,專心在醫院接受治療。
在嘗試第三次人工授精時,醫生拿出4個精子樣本給陳亞芳選擇,分別為兩個中國人和兩個外國人。盡管陳亞芳很喜歡混血寶寶,但她猶豫再三,還是保守地選擇了其中一個中國人的精子。但她依然不知道該精子提供者的來歷,也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以及相貌。
2013年11月,醫生終于向陳亞芳宣布了一個好消息:“手術成功了。”歷經艱辛的陳亞芳開心不已,返回南京后她就開始逛街給肚子里的寶寶買各種嬰兒用品,因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她還情不自禁地在微信朋友圈里發了一段話:“今年感恩節,我收到的禮物,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禮物。每一位天使的到來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值得珍惜。”正是這條微信,在朋友圈里頓時炸開了鍋。
“亞芳,你怎么回事?你不是還單身嗎?這么快就懷寶寶啦……”看到朋友們誤會了,陳亞芳趕緊解釋說:“我沒有結婚,這是我人工授精懷的寶寶。”見陳亞芳如此淡定,朋友們更是錯愕不已,有朋友提醒說:“你知道在國內當一個未婚媽媽有多難嗎?”
然而,讓受孕成功的陳亞芳沒想到的是,困難才剛剛開始。因為怕父母反對,她只得暫時將自己懷孕的事情瞞著家人,獨自一人硬著頭皮去給未出生的孩子辦理各種手續。因為是非婚生子,人工授精時都沒法走正規途徑,要讓孩子順利地生下來并非易事。為了孩子出生以后能順利上戶口,陳亞芳去民政局辦理了單身單親證明。因為是未婚生子,將無法享受生育保險,陳亞芳只得從一開始就選擇自費。
在為肚子里的孩子奔波的同時,陳亞芳最擔心的還是父母知道這件事情后,會無法接受。可是隨著肚子里的孩子一天天長大,已經懷孕兩個月的陳亞芳開始出現了強烈的妊娠反應,她心里清楚,自己害怕面對的那一幕即將到來。
2014年春節前夕,陳亞芳去醫院建了小卡之后,決定辭職回家安心養胎。當母親得知她辭職了,覺得很不可思議:“你工作干得好好的,為什么辭職?”“我懷孕了,想生了孩子以后再出去工作。”“什么?”母親聽后眼前一黑便癱倒在了床上。“你肚子里的孩子是誰的?”一旁的父親嚴聲開始問道。“不是誰的,是我一個人的。”“你沒結婚就懷孕了?都30多歲的人了,怎么這么蠢啊!”氣憤不已的父親忍不住甩了她一巴掌。不得已,陳亞芳只得將自己人工授精的來龍去脈向父母和盤托出,哪知父母聽后更是無法接受。父親當即就叫來附近的親友長輩,非要逼著陳亞芳去醫院將孩子打掉。
陳亞芳哪里肯就范,想著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千辛萬苦才懷上的,于是與家人激烈地爭執起來。而親友也輪番上陣勸說陳亞芳:“趁肚子里的孩子還沒成形趕緊打掉吧,以后找個男人嫁了可以再生啊……你這單身媽媽不好當啊,你想過以后孩子承受的社會壓力嗎?你一個人照顧孩子能照顧得過來嗎?”面對親友們七嘴八舌的勸說,陳亞芳還是不為所動。
瘋狂的單身媽媽引爭議
與家人爭執了幾天之后,陳亞芳發現這樣下去并不利于事情的解決,為了能讓父母接受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她開始改變策略。她知道父親思想很保守,而母親比較能接受新鮮事物,于是她就先從母親這邊尋找突破。她知道老人們都渴望家里能四代同堂,而母親反對的最大原因還是擔心孩子“來路不明”,怕生下來后不健康。陳亞芳就耐心地和母親講述人工授精的科學依據,先讓母親放心。“以后你們孫兒就跟我姓,你看多好。而且我不嫁出去,我們母子還能天天陪在你們身邊,這何嘗不是一件開心的事呢?”經過陳亞芳多番勸說,父母的態度終于有所改變。
2014年春節后,陳亞芳為了證明自己將來能獨自照顧孩子,便主動掏錢讓他們去歐洲旅游散心,留下自己一個人在家獨立料理生活。父母臨走前,她隨口叫父母帶點進口奶粉回來。沒承想當父母結束15天的旅行回到家時,她發現父母不但帶回來許多奶粉,連各種嬰兒用品也都買了幾大包。母親還開心地和她聊起了在國外買這些嬰兒用品的曲折過程。看到父母態度發生轉變,陳亞芳的心里也變得輕松起來。
然而,眼看過了父母那一關,可周圍鄰居聽說陳亞芳通過人工授精懷孕后,更是覺得不可理解:“好好的一個女孩,就因為嫁不出去變瘋了……哪是什么人工授精,肯定是被哪個男人糟踐了……”這些難聽的話語傳到陳亞芳的父母耳邊后,兩位老人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氣得捶胸頓足。正是外人的指指點點,反倒讓父母不再責怪陳亞芳了,一天晚上母親突然對她說:“懷孩子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你既然決定這么做了,我和你爸也只好支持你。”
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陳亞芳也在積極地規劃未來。她在家里除了養胎,還溫習外語,學習新的知識。她打算等孩子上幼兒園后,自己重新工作掙錢養家和孩子。
然而,就在陳亞芳懷孕6個月的時候,已經對愛情和婚姻不抱任何希望的她,卻無意間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叫陳冬的廣東人。陳冬在國外做生意,兩人都能用很流利的英語進行交流,又有著許多共同語言。陳冬更是對陳亞芳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而陳冬的出現又將陳亞芳塵封已久的心房打開,給她的生活增添了幾分意外的甜蜜。
當陳冬表示要回國追求陳亞芳時,陳亞芳卻犯難了,她只得向對方說出自己雖是單身,但已經做人工授精手術準備當單身媽媽的事實。果然,網絡那頭的陳冬聽完后便沉默了,良久才發過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個我沒心理準備,你讓我再考慮下。”陳亞芳苦笑著,關閉了自己的QQ賬號。
今年8月初,陳亞芳順利產下一個大胖小子。孩子很健康,新生命的降臨給這個特殊家庭增添了不少歡樂,孩子的爺爺奶奶更是對他疼愛有加。當陳亞芳剛體味到初為人母的那份喜悅時,閑言碎語再次撲面而來。這一次,她因未婚而選擇人工授精當媽媽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后,頓時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來了不小的爭議。
近日,就當陳亞芳無力應付網友們的各種言論時,陳冬卻又突然聯系上了陳亞芳,他表示自己想了很久,還是決定等陳亞芳生完孩子后,再回國和她見面:“如果是真愛,我就應該接受你的一切。”陳亞芳沒有拒絕,因為她對愛情還是有著一些期待。在她看來,能遇到相愛的人就在一起,遇不到就一個人帶著孩子努力地迎接幸福新生活。
本刊觀點:
如今,這個世界上單身母親、試管嬰兒這樣的事,已不算什么新鮮事,周圍的人圍觀一下,看個熱鬧也就罷了,可是,如果把自己當做當事人,這其中的酸辛,想必一般人也未必能夠體會。如果愛情婚姻甜蜜正常,誰愿意未婚而做試管嬰兒呢?只不過,當所遇非人,而理想中的婚姻對象又遙不可及的時候,人類天生的孤獨感終會占到上峰,會想到要一個東西可以給自己安全感。陳亞芳便是如此。33歲的她,懷著對感情的失望,圓了自己當母親的夢。這完全是一個成年人的自我選擇,別人不需說什么,而當陳亞芳做出這樣的選擇的時候,相信她也做好了面對這些流言蜚語的準備。只要自己感覺到幸福滿足,別人的指指點點又算得了什么?不過,陳亞芳下一步需要面對的,就是怎么讓孩子健康成長了,沒有經過孩子的允許就擅自讓他來到這個世界,且沒有法律意義上父親,對于一個幼小的孩子來說,心理上的安慰和建設將是陳亞芳未來最重要的功課。而且,自己一個人承擔母親和父親的雙重身份,來自心理和經濟上的壓力,應該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不過,比較可喜的是,她得到了來自親人的支持,善良的父母永遠會站在女兒身后給她以庇佑。而文末,似乎也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富有希望的結尾,也許,她會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雖然他姍姍來遲,但最終未曾缺席。這對于孩子和陳亞芳來說,都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編輯 / 楊世瑩
(E-mail?押shiying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