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等方法,對體育系2012級29名網球專項學生運動性疲勞產生的原因以及通常采用的恢復手段進行調查與分析。目的在于提高網球專項課教學效果的同時,及時預防和消除運動性疲勞的產生,從而提高訓練效果。
關鍵詞:網球;疲勞;恢復;調查;分析1.前言
本文通過對網球運動愛好的大學生和網球運動專修班的學生中常出現的幾種損傷來進行研究,從而得出網球專修班的學生的損傷幾率比網球愛好者的損傷幾率小,網球愛好者的損傷程度比網球專修班的學生損傷程度輕。使人們了解到正確的動作技術和科學的訓練方法對網球運動愛好者的重要性,以及采用正確的準備活動和加強自身身體素質,使人們更好更快的掌握網球技藝,讓人們能喜歡這項運動并且減少人們在網球運動的損傷。讓人們在網球運動中避免或者減少運動的損傷,了解掌握運動時自我保護和防范的知識和方法。會降低運動時的損傷,讓人們對網球更加有興趣更加愛好網球并且去參與這項運動[1]。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西安體育學院學院,體育教育系2010級的29名網球專項學生(男生27名,女生2名)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對29名網球專項學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上課時候的精神面貌,每節課訓練的時間,訓練強度,以及恢復方法);問卷調查法(對29名網球專項學生發放問卷29份,回收29份,回收率100%);數理統計法(本文采用用Excel表格,對選取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學生在專項選課的情況調查
經過調查的統計中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對網球專項課期望都挺高,但也有6.12%的學生對網球專項課幾乎不期望,而有4.08%的學生對網球專項課時完全不期望。通過深入調查了解得知,之所以有一部分學生對網球專項課不期望,是因為上節課的訓練后疲勞沒能及時消除,下課后沒有很好的進行放松,又沒有補充營養,導致疲勞堆積,還有部分同學因為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到網球上,過多的參加網球以外的活動,造成了學生對網球課產生了排斥。
3.2學生在上課期間的情況調查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各有差異,為了達到相同的水平和教學的要求,所以對身體素質稍微差的學生要求也就相對高,為了完成教學要求,這些學生就得花費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強度去達到教學的要求,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她們的身體負荷,從而容易引起運動疲勞[2]。
從專項課學生精神狀況的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學生的精神狀況也是各有不同,雖然大多數學生的精神狀況都很好,但也有少數學生的精神狀況不佳,從而也就導致這一小部分學生不能以較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從專項課堂運用脈搏法進行強度調查情況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在訓練中出汗太多,調查顯示有27.6%的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出汗很多,有24.1%的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出汗較多,出汗一般的學生也有31%,體內的無機鹽和水分將會流失過多。
功能飲料補充情況情況調查中又可以得知學生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很少補充無機鹽,有55.2%的學生在訓練中從未補充無機鹽,而有37.9%的學生只是偶而補充一下。連續進行大運動量的課堂訓練,沒有時間進行及時的調整,再加上在課堂中出汗過多,學生體內無機鹽和水分不足,沒能及時的補充,導致運動員體能狀況下降,從而加速疲勞的產生[3]。
學生對營養的補充不重視。本來自身體質就有差異,再加上大強度的上課后,營養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也會導致疲勞的產生。此外,通過進一步的深入訪談得知,文化課學習和各項考核,以及網球專項課前的田徑和體能訓練課,四季的變換網球場地的利用率很高,這些外界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容易加速疲勞的產生。
3.3學生在課后的情況調查
3.3.1疲勞情況調查
疲勞調查中發現在同樣的負荷量后29名學生的疲勞狀況也不同,10.3%的同學感覺良好,20.7%的同學感覺一般,48.3%的同學感覺有點疲勞,而有20.7%的同學感覺十分疲勞,這就能說明由于個人體質的差異,導致疲勞產生的原因因人而異,疲勞的種類也各有不同,因此疲勞的消除方法也不盡相同[4]。劇烈運動后聚然停止,會影響氧的補充和靜脈血回流,減少心輸出量,致使血壓降低,造成暫時腦貧血,引起一系列不良感覺,對機能的恢復、疲勞消除和肌肉酸痛的消除都不利。因此,在體育訓練和比賽后應做適當的整理活動,使身體逐漸恢復到安靜狀態。
3.3.2課后恢復手段的調查
表1課后恢復手段的調查選擇恢復方式百分比選擇做整理活動,補充營養以及睡眠13.06%選擇睡眠10.36%選擇做整理活動,按摩以及睡眠4.63%選擇做整理活動和睡覺28.43%選擇補充營養和睡眠以及按摩6.98%選擇做整理活動和按摩8.54%整理活動12.34%選擇做整理活動,補充營養以及按摩4.47%選擇做整理活動,補充營養按摩和睡覺4.12%選擇補充營養7.07%通過表1以及進一步的深入了解發現專選學生的放松方式雖然多樣,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徹底的放松,所以還是不能做到徹底的恢復。恢復過程就是指人體機能和能源物質由負荷后的暫時下降和減少的狀態回到并超過負荷前水平的過程。恢復的目的主要是消除疲勞。運動時消耗過程占主要地位,運動后的恢復期中被消耗的物質逐漸恢復,消耗和恢復過程與身體狀況和運動能力有關。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下課后組織學生進行系統的放松,從而使機體的疲勞得到有效的恢復。
4.結論與建議
結論:通過調查發現,這29名學生在上專項課前大多數學生的精神狀態很好;在上課的過程中,由于個人體能的差異,對訓練強度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因此產生的疲勞程度也各有差異[5];在課后的恢復手段雖然多樣但是沒有做到的系統的放松,容易造成疲勞的堆積,影響下節課的進行。
建議:為了避免或延遲疲勞的產生,除了合理的安排上課的負荷強度外,課后的放松手段更是相當重要的。以下提出幾種放松方法:通過按摩能促進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的轉換,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加強局部血液供應,從而加速疲勞的消除;合理的進行營養安排,使機體所消耗的營養素及能量得以較快補充,這樣既能提高身體的抗疲勞能力,又能幫助運動后疲勞的消除;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眠時,機體感覺減退、意識消失、全身肌肉處于放松狀態。(作者單位:西安體院學院研究生部)
參考文獻:
[1]陳敏雄.運動性疲勞及消除疲勞的特殊營養補充品[J].安徽體育科技,2003(24):52
[2]李平.淺析運動性疲勞的產生原因及消除方法[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22):120
[3]陳敏雄.運動性疲勞及消除疲勞的特殊營養補充品[J].安徽體育科技,2003(24):52
[4]胡奇.淺談運動性疲勞與恢復[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1):57-66
[5]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J].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學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