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昀 沈闖 溫琦琦



英國 有機食品更多是為了環保而做出的選擇
我相信在英國,即便是非有機食品,生產和制作標準也很嚴格,所以我們住在英國的時候,并不覺得購買有機食品是生活里的必需開支。
我想,有機食品應該意味著更加嚴格的生產標準,比如,生產者不能使用或者說必須減少使用抗生素、殺蟲劑等化學品。不過我相信在英國,即便是非有機食品,生產和制作標準也很嚴格,所以我們住在英國的時候,并不覺得購買有機食品是生活里的必需開支。吃英國的非有機食品,也覺得很放心。
一般來說,選擇有機食品的人們對環保有更高的認知,他們要求保護環境,也希望生活在更好的環境里。談到這些人,我會聯想到他們在家里不厭其煩地進行垃圾分類處理,盡量少用或者不用干衣機以便節約地球能源,吃光所有盤中食物以便減少糧食的浪費等等。另外一類會消費有機食品的人群,就是家里有年齡小的孩子的。有機食品中含有較少或者零化學物,更有利于小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在我有了孩子以后,也漸漸開始關注有機食品。
在英國,購買有機食品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在大型超市里,二是在當地的店鋪里。大型超市里有時會陳列有機食品專柜,有時也將非有機食品和有機食品混放在同一個貨架上,不過你可以從貨物標簽上輕易看出區別。不過我更喜歡去那些當地的店鋪,尤其是去肉鋪買有機雞肉。你可以在店里通過和店員攀談,得知店里的肉來自哪里,了解那些雞是否有自由放養等等的信息,還能要求肉鋪出示他們的有機食品證書。再有就是這樣的購買體驗,感覺比較有親切感。但無論是在超市還是小店,只要標簽上說是有機食品,顧客就不會也不用去懷疑標簽的真假。
保加利亞 重要的是提升對一般食品的要求,不用特別尋找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提升對一般食品的要求,產品質量能夠很好地被控制,這樣大家就可以放心地購買到安全的食物了,不再需要因為一般食品不大安全,而去特別尋找有機食品。
怕吃不安全的食品,我想這應該是除了環保的原因以外,一些人選擇有機食品的理由。不過大部分人對有機食品的態度并不是很樂觀,雖然價格貴也是一部分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東西貴卻不一定好。有機食品的認證體系比較復雜,標簽有好幾種,要求也不固定,真的感興趣買好質量的食品的人很迷茫,我自己也比較迷茫。
現在,我和身邊的朋友都沒有專門去買有機食品,我覺得保加利亞的整體食品質量還可以。而我們能為自己做的,是盡量買那些比較少加工的食品,比如直接在菜市場買食材,然后回家自己動手做飯。另外就是少買轉基因食物。在保加利亞,轉基因食物是被禁止的,雖然一些國外進口的食品里會有,但相對還是比較少。
其實,要不要買有機食品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提升對一般食品的要求,產品質量能夠很好地被控制,這樣大家就可以放心地購買到安全的食物了,不再需要因為一般食品不大安全,而去特別尋找有機食品。
美國 不如做個快樂的“農婦”
在我佛羅里達家里的房子后面,有一塊約200平米大小的后院。我在后院種了很多的香葉植物,也種了一些蔬菜,長出來的蔬菜基本足夠我們家里四個人吃的了,還經常能有富余,送給親戚朋友們。
這幾年,人們對有機食品的興趣越來越高,很愿意去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而我,自從有了孩子以后,也更加注重食物的出處了,在經濟能承受的范圍里,也會更多選擇有機食物。
不過因為相對比較昂貴的價格,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會去購買有機食品。拿雞肉做例子,普通雞肉的售價是每磅3美元(即約20元人民幣一斤),但有機雞肉卻售價每磅7美元(即約47元人民幣一斤),也就是說,吃一頓有機雞肉就可以吃二到三頓的普通雞肉。
盡管如此,在美國,人們仍會用自己自足的辦法吃上“有機食品”,這樣做除了很經濟,也很安心。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市場上賣的那些有機食品到底有多有機,就算它們價格昂貴,就算有“100%有機”的標志,我也不知道那些菜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含殺蟲劑,那些肉是否真的來自僅吃草、谷物等自然飼料并快樂長大的動物。
在我佛羅里達家里的房子后面,有一塊約200平米大小的后院。我在后院種了很多的香葉植物,羅勒、薄荷、香芹等等,也種了一些蔬菜,有西紅柿、土豆、辣椒什么的。養活這些植物并不難,有可能那里天氣溫暖吧。我先是買些種子回來,種在盛有營養土的木制大方盒里,然后每天出去遛狗時順便澆下水,這樣長出來的蔬菜基本足夠我們家里四個人吃的了,還經常能有富余,送給親戚朋友們。另外,我媽媽家里還養了些雞,我們家吃的所有雞蛋都是從她那里拿來的,可想而知,那些雞蛋有多新鮮、多“有機”了!除此以外,我還喜歡到附近的果園購買有機水果。到了每年果子熟了的季節,農場主還會邀請附近的居民去采摘水果。一般,果農提供采摘服務的地區,都不會噴灑農藥,他們會立上“無農藥”的記號。采摘時,我們一邊采一邊吃,等吃飽了,再放一些在籃子里,過秤付錢。我們經常帶著孩子去那兒采藍莓、草莓、蘋果,孩子們在陽光下、微風里奔跑嬉笑,別提有多快樂了。不過如果我要想買有機肉類,那還是得去那些大型超市,比如Wholefoods Market。
現在我剛來到中國不久,因為看不懂漢字,商品上的描述我不懂,這樣就沒法知道食物是否是有機的。如果中國的超市,也能像美國超市那樣專門分配個條形碼尾號給有機食品,這樣,即使不會讀中文的人,也能根據尾號區分出有機食品了。
厄瓜多爾 有機食品一如大自然,從來都不是完美的
自然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所以太過完美的食材,往往不是有機的。在大自然里,每一個蘋果,每一件農作物,它們都不是為了人類而生長的,有著自己的繁衍旅程,印刻著時節與風雨的痕跡,所以又怎么能夠沒有一點瑕疵,又如何偏偏長成人們希望的一般光鮮、圓潤?
對厄瓜多爾人而言,大自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一有假期,我們總是愿意去到大自然里,盡情享受上天賦予的美好。所以我相信,每一件事、每一份食物的最好狀態都應該是天然的、有機的。既然只有有機的食物才是來自天然,那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樣源于自然的我們為什么不去選擇最接近我們本質的東西?
雖然在厄瓜多爾,有機食品還是一個新的“潮流”,剛剛開始,但它意味著環保和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無論是政府、商鋪還是消費者都很珍視,希望能夠一起守護我們自己的生活與息息相關的環境。
說到有機食品的選擇,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方法——自然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所以太過完美的食材,往往不是有機的。在大自然里,每一個蘋果,每一件農作物,它們都不是為了人類而生長的,有著自己的繁衍旅程,印刻著時節與風雨的痕跡,所以又怎么能夠沒有一點瑕疵,又如何偏偏長成人們希望的一般光鮮、圓潤?
日本 了解身邊的農作物,不去做過分的要求
現在,由于有機食品相關知識的普及,人們已經對有機食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不會去強求違反自然規律的美麗食物,那么自然地生產者們也不再需要為了刻意把食物變得美麗而花費心思和成本,因為外觀而影響銷售的情況成了過去時,慢慢很多事情都變成了良性的循環。
雖然在有機、有機栽培這些專業術語剛剛開始使用時,關于有機食品的真假,曾經有過一些問題,但到了現在,在相關的法律比較完善、管控也在加強的時候,關于有機食品品質方面的擔心已經變得很小了。但是,更加關鍵的應該還是人們意識的改變吧。現在,由于有機食品相關知識的普及,人們已經對有機食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不會去強求違反自然規律的美麗食物,那么自然地生產者們也不再需要為了刻意把食物變得美麗而花費心思和成本,因為外觀而影響銷售的情況成了過去時,慢慢很多事情都變成了良性的循環。
雖然在日本有機食品的理解度、認知度比較高,但普及度并不算高,因為相對來說,它的價格比較貴,更多還是經濟上比較寬裕、注重健康的人的選擇,另外家里有小朋友或者從事相關職業的人也會經常選購有機食品。
不過我想,并不需要任何食品都必須拘泥于選擇有機的,喜歡并傾向于選擇有機食品就足夠了。就像一直以來,日本人都講究“旬”,雖然沒有有機的標簽,但是隨季節而選擇食材,這本身就是一種尊重和理解自然的方式吧,而自然而然地,也總能帶來最美味和健康的食物。
印度 保護環境和守護健康其實是一件事情
如果說環境污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農業污染,那么有機種植與飼養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保護當地的生態和居住環境,而一個健康的環境又會給農作物的生長以及它的消費群體帶來莫大的益處。
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們就對“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非常熟悉,這是一個關于有機食品一系列研究和開發的工程。如果說環境污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農業污染,那么有機種植與飼養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保護當地的生態和居住環境,而一個健康的環境又會給農作物的生長以及它的消費群體帶來莫大的益處。
近些年來,有機農業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健康環保”的觀念也日漸深入人心。記得曾經在10多個城市中做過一個關于有機食品的調查,結果顯示,未來,人們愿意多花10%~20%的錢用在有機產品的消費上。
現在,有很多超市都鼓勵有機食品的發展,會幫助農場主把產品銷售到城市各處,并且幫他們賣個合理的價錢。而辨別有機食品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有沒有印有USDA美國林業局的原裝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