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去處,但請別忘記一個重要的約定: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有沒有一本童書會令已是大人的你為之感動呢?
因為我的孩子,我有機會接觸到了由芭芭拉·庫尼(Bzrbara Cooney)創作并繪制的《花婆婆》。還記得第一次念給我的女兒聽時,讀到最后我已經快念不出聲音來了,感動的淚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轉。
《花婆婆》是一個倒敘的故事。很多年前,一個小女孩答應了她的爺爺長大以后要做到三件事:第一件事,去很遠的地方旅行;第二件事,住在海邊;第三件事,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但年幼的女孩并不知道如何去做第三件事,直到有一年的春天,已過中年的她喜出望外地發現山坡上開滿了藍色、紫色和粉紅色的魯冰花,這時,她終于想到該怎樣去完成答應爺爺的第三件事了。于是整個夏天,她的口袋里裝滿了魯冰花的種子,她將種子撒在鄉間的小路邊、教堂的后面……開始,周圍的人都不理解她的舉動,覺得她是個怪婆婆。當第二年的春天來臨,小城里開滿了色彩繽紛的魯冰花時,人們才明白她所做的事,都親切地稱她為“花婆婆”。
多年后,在我已經快遺忘這個故事時,再度幸運地與“花婆婆”相遇——為我的小兒子讀這本繪本。讀到最后,我內心的感動仍如當年一樣澎湃激昂。
“在我的生命中,是不是有做過那么一件事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當我們這樣問自己時,無論答案是是或否,無論當時年齡幾何或者身在何處,重要的是從這一刻開始,自己的世界將會變得不同,仿佛心田的某個角落開始松動,有些什么在萌芽,在滋長。這件事不必偉大,所有微小的播種都會因為時間而長成茂密的森林。這件事不必翻山越嶺地去遠方尋找,沒人能夠做所有的事,但我們都可以不去拒絕做力所能及的事。這件事也不必對人言說,因為它已經充盈了我們的心,讓我們不再孤單。
得以與花相伴的我是幸運的,“因為有了花,生命找到愛”,每一朵小花都包含了生命、自然與天地的深義。當我開始為婚禮做花藝設計時,我發現桌花一般都是整體設計,因尺寸與重量的關系,賓客在婚禮結束后想帶桌花回家卻很不方便,所以常常到最后這些鮮花都被丟棄了。出于環保考慮,我會將小型花束組合在一起,在視覺上形成一個整體的桌花設計,而宴會結束后“化整為零”,讓每位賓客都能帶一小束回家,既達到了環保的目的,同時又能將這份喜悅與來賓們分享。參加活動的來賓也許十年二十年后不會再記得婚禮當天吃過什么,但一定會記得那些令人驚艷的設計和感動的氛圍。當設計不再著重于單純的裝飾,而更著重于婚禮為新人及其家人帶來的深刻意義,那么這場婚禮必然是歷久彌新的。
還記得有一次,來應聘的人中有一位學有所長的可愛女孩,在回答我的問題時,她告訴我,她應聘過一家廣告公司,當面試官滔滔不絕地講述公司的大客戶是煙草公司時,她便知道自己不會進入這家公司了,因為這與她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理想背道而馳。從她明亮而平和的眼中,我看到了柔韌、有愛的光彩。我非常佩服這位才華橫溢的女孩,年輕的面孔就已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樣的決定。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去處,但請別忘記一個重要的約定: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