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里和
在湘潭大學,有一對特別不一樣的夫妻:妻子是學校的經濟學副教授,丈夫卻是個小攤販。并非丈夫胸無大志,如此堅持,只是為了守護妻子的生命。而在此前,他用9年的堅持幫助妻子完成了從一名中專生到博士生的人生飛越……
為妻拉開求學風帆
劉衛東的老家在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他在供銷社工作。1989年,22歲的劉衛東在親戚的介紹下,認識了19歲的李時華。那時,李時華才從益陽師范畢業,被分配到當地中學教書。一年后,兩人步入了婚姻殿堂。當時,夫妻倆都有穩定的工作,兒子又順利出生,兩人分外珍惜這份幸福。
在李時華29歲那年,她鼓起勇氣告訴丈夫,說她其實一直想繼續讀書。此時的劉衛東已經下崗,靠做一些臨時工來賺錢。為了圓妻子的求學夢,劉衛東承諾:“你想讀書現在還可以讀,我一定支持你。8歲的兒子和家里的事就由我照顧?!本瓦@樣,李時華走出了求學的第一步。
1999年,李時華通過了全國成人高考,考入湖南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并就讀英語專業。劉衛東送妻子去長沙讀書后,身邊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各種議論也充斥著劉衛東的耳朵:“你真是太傻了,讓妻子去讀書,等她把書讀好了,眼界也開了,她也就離開你這個家了?!笨刹还軇e人怎么說,劉衛東不為所動。
幸福背后病魔來襲
2001年,在湖南師范大學完成成人本科學習后,李時華跨專業考上了湖南師范大學經濟學碩士。在準備考研的半年時間里,她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自習室,晚上近12點才回寢室。讓李時華愧疚的是:“經常是每天學習完后,才想起要給老家的丈夫和年幼的兒子打個電話,但往往又因為到了半夜而作罷?!?/p>
2004年,拿到碩士學位后,李時華一鼓作氣,考上了湘潭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研究生。2008年7月,李時華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拿到了湘潭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此時,距李時華1999年,做出繼續求學的決定,已經過去了整整9年。
李時華成功的背后,是劉衛東的苦澀。巨大的生活壓力幾乎要把他壓垮了,為了供李時華讀書,家里欠了不少債。好在,幸運之神終于眷顧了這個家庭。李時華完成博士學業后,因為成績優異,被湘潭大學聘為副教授,留在該校商學院教經濟學。
2008年8月,李時華把丈夫劉衛東和兒子接到了湘潭大學團聚。曾經周圍的人不解和奚落,此時變成了眾口一詞的敬佩和贊嘆。
2008年9月開學后,李時華以副教授的身份,走上了湘潭大學的講臺??墒?,任教后不久,李時華就發現自己鼻孔里經常有血絲,而且伴有鼻塞、耳鳴等癥狀。細心的劉衛東感覺到妻子的異常后,堅決要帶李時華去醫院。
2008年9月4日上位,劉衛東帶著李時華來到湘潭市中心醫院。原本以為只是一個小炎癥,可一系列的檢查過后,醫生的神色凝重了,李時華患的是鼻咽癌,已經到了中晚期。劉衛東了解到,這個病即使積極治療,一般也才能夠活兩年。這個堅強的漢子,終于抑制不住悲傷,抽泣了起來。得知自己寄還重病,樂觀的李時華沒有崩潰,反倒走過去安慰起了丈夫:“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一時還走不了。”
大義丈夫賣紅豆餅
鼻咽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如果不及時治療,后果不堪設想。但擺在劉衛東夫妻面前最大的問題是,家里實在沒錢了。這時,有人告訴劉衛東,如果在湘潭治療,醫療花費報銷比例比較高,如果去長沙之類,最多只能報銷一半。左思右想,劉衛東最后還是決定把李時華送到湖南省腫瘤醫院治療?!安灰f還能報銷一點,就算沒有一分錢報銷,我也要送她去最好的醫院、找最好的大夫?!毙疫\的是,李時華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癌細胞并沒有轉移。半年后,李時華出院回家休養。有一天,李時華跟丈夫商量,她想向學校申請上課:“別人都說,癌癥病人一半都是被嚇死的,但對我來說,只要能給學生上課,就是最好的治療方式?!币娬f服不了妻子,劉衛東只得同意。
2009年下半年,李時華重新走上了講臺。得知李時華老師帶病堅持回到課堂,學生們都很感動。由于李時華在放療、化療時脖子被燒傷,視力和聽力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每次給新學生上課時,她總會有幾句特別的開場白:“我生過病,喉嚨不舒服,所以聲音不大;耳朵也聽不太清,請大家見諒。”李時華所帶的班級成績很好,專業課成績居于學院前列。這些年雖然患病,但李時華發表了十多篇學術論文。
對于自己取得的成績,李時華都歸功于丈夫。患病后,她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很小心,稍不注意就會發病或者導致病情惡化。“我沾不了油煙,只能吃蔬菜,而且在烹飪方式上還很講究,只能水煮,要先放水,再開火。我丈夫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的去烹飪飯菜。盡管這樣做出來的菜沒什么口味,但他頓頓都陪著我一起吃那些菜,還打趣說是營養餐?!辈贿^,劉衛東最糾結的還是家里的經濟狀況。為了控制病情,李時華必須每天吃藥,這些藥物都很昂貴。
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劉衛東想了不少辦法。李時華所在的湘潭大學商學院領導辦公室需要人打掃衛生,每月360元,這原本是個學生勤工儉學的崗位。自尊心強的劉衛東咬牙應了下來。接著,劉衛東又在湘潭大學附近賣起麻辣燙,后來看到學生喜歡吃紅豆餅,劉衛東又開始學習做紅豆餅,擺了個小攤。就這樣,妻子在講臺上教書育人,丈夫便在她轉身便可觸及的地方,用最大的愛呵護著她的生命。
生病化療的時候,每次都是生死考驗,李時華都沒有掉過眼淚。但只要一想起丈夫受過的苦、為自己做過的事,她就總是無法抑制自己的淚水,“如果不是他,我活不到現在,也不可能實現我的夢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