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 秦蔚 李永亮
摘要 [目的]為昌寧縣煙草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方法]對昌寧縣2011~2013年煙草病害的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花葉病和黑脛病危害嚴重,青枯病發病率保持穩定,叢枝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應加強監測和防治,以免病害擴展造成嚴重危害。[結論]初步掌握了昌寧縣煙草病害的發生情況。
關鍵詞 昌寧;煙草;病害;調查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3-00756-02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obacco diseases in Changning County. [Method] The occurrence condition of the diseases in tobacco of Changning county between 2011 and 2013 was investigated. [Metho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mong the found tobacco diseases, tobacco mosaic virus and black shank occurred and hurt seriously, bacterial wilt remained stable, but tobacco bushy top disease keep rising. So the measures of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of the first three diseases should be used to avoid its serious damage in Changning county of Yunnan. [Conclusion] Tobacco diseases in Changning County had been mastered.
Key words Changning; Tobacco; Disease; Investigation
昌寧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地處99°16′~100°12′E,20°14′~25°12′N。地勢自西北向東南由高漸低,形成山壩南北縱列高山壩谷相間的地貌狀態。山區面積占97.05%,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低熱、溫熱、溫涼、高寒4個氣候帶,境內年平均氣溫14.9 ℃,年平均降雨1 259 mm,無霜期253 d,日照時數2 272 h,光照條件好,水源豐富,土壤及氣候條件有利于生產優質特色煙葉。烤煙生產是昌寧農業生產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發展烤煙生產對促進昌寧的經濟發展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昌寧煙草發展雖能穩步推進,但煙草根黑腐病、黑脛病等根莖類病害已時有發生,甚至有發展擴大的趨勢,如果不加以重視,這些病害將導致大流行造成嚴重損失。為此,筆者對昌寧縣煙草病害進行了調查,以期為煙草病害的早期預防和防治提供依據。
1 調查內容與方法
1.1 調查時間及地點
調查時間2011~2013年6~9月。調查地點在云南省昌寧縣各鄉鎮主栽煙區。
1.2 調查對象及方法
云南省昌寧縣各鄉鎮栽煙區的煙草品種,調查內容包括病害的種類、發病程度(病情指數、發病率)等。在每個鄉鎮的種煙地塊隨機抽取2 500株,記錄發病株數,每10 d調查記錄1次,并計算平均發病率、病情指數。發病率計算公式為:發病率(%)=(發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根據相關參考文獻[1-4],結合對昌寧縣煙草病害的調查,對煙草病害的發病癥狀辨識更加準確,通過對煙草病害的調查,初步掌握了昌寧縣煙草病害的種類、爆發高峰及發展趨勢。由表1可知,2011~2013年調查發現7種煙草病害,在昌寧煙區未發現其他種類的煙草病害。這7種病害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花葉病和黑脛病的上升趨勢最明顯,分別達到2.14%和2.15%。2011年未發現炭疽病、氣候斑和叢枝病,在2012年開始發現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青枯病作為一種典型的維管束病害[5],則較為均勻的發生。2011年青枯病發病率最高,根黑腐病發生率最低,2012年花葉病發病率最高,叢枝病發病率最低,2013年黑脛病發病率最高,根黑腐病發病率最低。
由表2可知,昌寧煙區的煙草病害發生較輕,各主要病害發生程度均屬輕度發生,對煙田為害也相對較輕,只有花葉病和黑脛病的病情指數較高,分別達到2.28和2.48,且3年間各煙草病害的病情指數呈現上升趨勢,這與它們的發病率相一致。此外,花葉病、黑脛病和叢枝病等病害的病情指數整體上明顯較根黑腐病、炭疽病、青枯病和氣候斑的病害的病情指數高。
3 防治措施
3.1 花葉病
花葉病的發生與氣溫波動過大、品種的選擇、施肥的方案等都有關系,昌寧縣應根據病源是本源,溫濕是誘因的發病規律,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指導方針,緊緊抓住除“毒源、避低溫、增抗性”的原則,把花葉病監測預警與防治措施相結合,優化集成現有的防治技術,統防統治,提高防治的針對性、系統性和防治效益。具體包括:實行合理輪作,合理間作、套種,深翻曬土與土壤改良,結合預測預報,通過培育無病壯苗、土壤生態恢復、平衡營養、適期移栽,調整播種與移栽期,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田間衛生,中耕除草等措施,充分利用品種的遺傳抗病性和營養抗病性,輔之以必要的藥物防治。
3.2 黑脛病
煙草黑脛病的發生初期、盛期因不同地區、不同海拔高度而有所差異。平地丘陵地區,一般移栽后10~15 d出現病株,旺長期為發病盛期,因此,可以在煙苗移栽1周后施藥防治;海拔在1 000 m以上,因前期氣溫較低,苗床期和移栽期不發病,發病期在旺長期,因此可以在團棵期進行施藥防治。經過多年的施藥防治效果對比,在發病初期用甲霜銅,甲霜錳鋅并每周左右施藥1次,防治效果較好。關鍵是根據不同地區的海拔高度,易發地塊,掌握好不同地塊的發病規律,提早適時防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根黑腐病
近年來,國內對煙草根黑腐病的研究較少,在藥劑防治方面,參考相關文獻[8],多菌靈對煙草根黑腐病菌有較好的抑菌效果。結合昌寧縣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病害的不同發病時段、發生或流行程度、氣象條件來施藥,病害常發區,煙苗移栽時用藥1次以保持根系傷口免收病菌侵入,成株期用藥,若屬常年氣象條件,參考歷年的發病時間,在始發病期前7~10 d施藥1次,10~15 d施藥第2次,用藥時要及時和連片操作,尤其是澇害或過水的田塊除莖部外,葉片也要噴到。2次用藥即能控制病害的發生。
3.4 青枯病
煙草青枯病的研究較多,結合昌寧縣煙草青枯病的發病規律,可以適時早播種、早移栽、移栽時要減少煙根損傷,選用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畦面稍成龜背形,以利排水,育苗和大田都不用帶菌的肥料,氮肥以硝態氮為宜,可適施硼肥。一般采用200單位農用鏈霉素防治,或用600倍乙霜青防治,于煙葉旺長期(發病前)施1次藥,之后隔7~10 d施第2次,灌根防治較噴霧好,每次每株用藥液50 ml。
4 小結與討論
總體而言,3年來昌寧縣煙區的病害發生較輕。為害煙田的病害有花葉病、炭疽病、根黑腐病、青枯病、黑脛病、氣候性斑點病和叢枝病,其中葉斑類病害中花葉病對煙田的為害最嚴重,叢枝病的上升趨勢最大,這可能是由于近年來昌寧氣候變化異常,葉蟬在部分鄉鎮煙田中的大規模爆發有關,應加大投入治蟲力度。該次調查雖未發現細菌類病害野火病[6]和真菌類病害赤星病[7],但應該加強監測和預防。
該調查均未發現根莖類病害煙草根結線蟲病。根莖性病害發生雖然不是很嚴重,但根據調查情況來看,有些鄉鎮的田塊中有局部發生,且有擴大蔓延的趨勢。如果發病條件適合,病害會擴展和加重,一旦流行,防治難度很大。應針對近年來根莖性病害發生的情況,采取措施進行防治[8]。根莖性病害發生后,難以防治和根除,對這些病害的控制做到“防重于治”,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時挖走燒毀,病穴撒入生石灰,同時噴淋藥劑控制附近煙株,減少擴展危害。根據昌寧縣這3年來煙草根莖性病害的發生狀況和發展趨勢,應該從煙草漂浮育苗環節開始,加強病害的田間消漲規律研究,煙草工作站的技術員及時對接歷年發病嚴重地塊的煙農,組織防治力量督促、指導、幫助他們及時采取措施,使煙草根莖性病害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低范圍。
昌寧縣多山區,產業較為單一,外出務工人員數量較大,烤煙種植面積大,在病蟲害防治時期造成勞動力投入不足,難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統防統治,煙草生產部門防治病害的各項指導意見尚未很好的落實,導致煙草病害防治效果不理想,加之核桃采收時節與烤煙采收節點有一定的重合,使得煙葉未能適時采收而感病,從而給煙農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應加強監測、預報和防治,以免造成嚴重危害。
參考文獻
[1] 齊飛,張友武,馮小虎,等.撫州市主要植煙區病蟲害調查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2,24(2):64-66.
[2] 鄧蓉培,雷素劍.桂陽縣煙草病害普查情況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2):95-97.
[3] 馬輝剛,李瑞明,胡水秀.江西煙草病害調查[J].江西植保,1991,14(1):11-12.
[4] 龍麗琴,桑維鈞,陳森玉,等.赫章縣煙草根莖病害發生情況調查初報[J].貴州農業科學,2008,36(4):103-105.
[5] 徐輝,熊霞.煙草青枯病防治技術研究進展[J].湖南農業科學,2009(4):91-93.
[6] 徐紹剛.試論烤煙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J].北京農業,2011(2):25-26.
[7] 計思貴,湯首全,張如陽,等.煙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藥劑篩選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4):1995-1997.
[8] 馬國勝,高智謀,陳娟.煙草黑脛病研究進展[J].煙草科技,2001(9):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