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加拿大電視臺一段“兩位華裔婦女坐寶馬領救濟食物卡”的視頻引爭議。媒體調查發現,兩位婦女領取食物卡的行為合規,當地為補償停電損失提供食物卡,與貧富無關。但也有網友認為,她們占用窮人資源,很不自覺,有損華人形象。
事實1:開寶馬婦女并非真有需求 根據加拿大電視臺播出的新聞,這兩名乘坐一輛價格不菲的寶馬SUV座駕的華人婦女在多倫多領取救濟卡時,曾被電視臺記者追問是否真的有這種需求。其中一位婦女用英語回答:“我們只是聽朋友說可以領取食物卡,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當然領不到也沒有關系。”
事實2:斷電兩天以上家庭可領救濟 中國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兩位婦女領取食物卡的行為合乎規定,當地為補償停電損失而提供食物卡,斷電兩天以上的家庭都可領取。
多倫多在去年12月下旬遭遇凍雨災害,30多萬家庭斷電。安大略省政府向受災民眾發放食物卡:每人可領50加元,每家可領100加元。
事實3:占資源、不自覺,網友稱有損形象 因安大略省政府最初對領取人的資格并沒有做出明確限定,所以前往領取的人很多,且不少人是口口相傳得知領取食物卡的消息。而每天發放的數量又是有限量的,排在后面的人往往領不到,引發不少人抱怨甚至憤怒。負責此項工作的省社區安全廳廳長麥德琳·梅里爾,不得不出面呼吁將食物卡讓給那些最需要的人:只有那些在大停電中損失了易腐爛食物,而又無法負擔損失的民眾,才應該領取這筆補助。而加拿大那家電視臺的報道就發生在麥德琳·梅里爾呼吁期間。
“領不領卡,全憑自覺”。而這基于加拿大社會的“信任制度”。當地律師表示,“信任制度”是加拿大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支柱。很多新移民并不容易理解“信任制度”這種社會文化,需要慢慢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