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學習的五個原則
向孩子學習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時代的變化。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孩子是一本內容極其豐富的書,每一位父母和教師只有潛心研讀,才能理解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才能悟出該向孩子學習什么。
欣賞孩子的優點是向孩子學習的首要條件。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作為尚不成熟的孩子,缺點自然既多又不善掩飾,常常讓有些父母和教師忍無可忍。在這種情況下,談到向孩子學習,似乎有些不可能。實際上,如何看孩子的優缺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及時、熱情地欣賞孩子的優點,是比較有效的教子之方。在充滿失敗語言的家庭或學校里,是難以向孩子學習的。與此相反,優秀的父母與教師總是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
向孩子學習應以真誠為本。有人主張賞識孩子可以“無中生有”或“無限擴大”,這是不值得提倡的。對孩子的欣賞應當到位,讓他們恰如其分地了解自己,將自信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失去實事求是的原則,“無中生有”地表揚孩子,那些話也許會被孩子視為虛偽和廉價,自然起不到激勵作用,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
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盡可能多地與孩子一起活動,做平等的、受歡迎的一員,與孩子建立真摯深厚的感情,實在是特別有效的教子良方。要注意,當孩子威脅說:“我不跟你好了!”“我不跟你玩了!”這是一句你必須開始注意改善與孩子關系的警告。
建立對話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我們倡導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互為師生,運用這種模式,成年人可以自己比較穩定的價值觀影響未成年人的情感品質,在情感的理解力以及情緒的控制、表達等方面給未成年人以幫助,也可以在高新技能、靈活的信息、開放寬容的思維方式等方面向未成年人學習,有效地實現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目標。
向孩子學習是終身學習的重要內容
父母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也以父母的行為作為樣本。如果父母不愛學習,想讓孩子愛學習會學習幾乎是空想。想教出愛學習的孩子,父母首先要自己表現出對知識、對學習的愛好和渴望。除了輔導孩子功課,父母也應自己在工作、業務上多充電。
告訴孩子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有的父母天天逼著孩子讀書,當孩子表現出厭學情緒時,父母往往會說:“你考上大學,就可以天天玩了。”且不說這種方法是否有效,這類話語本身就是向孩子提供了錯誤的信息:學習只是目前這一階段的任務。
相信孩子身上有你所沒有的優點。只有真正地相信孩子有優點,才會用發現的眼光捕捉到孩子身上的閃光之處,并且欣賞他。
以商量的語氣跟孩子對話。注意不要使用命令式語氣,那樣孩子可能會產生抵觸心理。商量的語氣更容易讓孩子產生與父母接近的心理,更利于雙方的溝通。
(孫云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