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紅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人員在近期發表的聯合研究顯示,中藥元胡對慢性疼痛有很好療效,且不易發生依賴。
早在1000多年前,宋代的《開寶本草》中就記載了元胡的功效。它又名延胡索、玄胡,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于氣滯血瘀之痛,如痛經、跌打損傷等。
中醫的止痛是針對引起疼痛的氣血瘀滯等原因入手,而西醫是通過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減少痛感。中醫強調辨證,并非所有的疼痛都能用元胡。例如中藥元胡止痛片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氣滯血瘀型的痛經,但對于虛證痛經(月經稀或色淡,伴頭暈)效果不一定好。并且元胡止痛是治標,若要“標本兼治”,還要注意平時調理。
臨床上確實發現,元胡在止痛的同時較少發生依賴性,但也不宜亂用。如服藥后出現皮疹、胸悶等癥狀應及時就診。慢性疼痛應結合病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