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拋錨式教學模式也稱“實例式教學”或“基于問題教學”,該教學模式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以真實問題情境為誘導或借助多媒體技術虛擬出與當前內容相關的問題,為學生架設好“學校英語”與“生活英語”之間的橋梁,這類真實的問題就是“錨”,而建立和確定這些問題即“拋錨”。拋錨式教學模式的理念與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不謀而合。下面筆者以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中職)英語第三冊Unit4 If you receive a complaint中的Listening & Speaking(聽說模塊)為例,來討論拋錨式教學模式下教學環節的設計及其啟示。
引出“錨”:設計情景,直入主題
首先教師備課時要對本課時進行目標分析,本課是第四單元的聽說模塊,旨在訓練學生的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本課的學習主題是“How to make complaints& solve complaints”(投訴與處理)。
在課文導入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事先準備好的關于顧客對某賓館住宿服務的投訴視頻,并按在課堂中創設相關情境,使學生初步了解顧客投訴及客服處理投訴的幾個基本句型,學生整理出視頻中出現的關鍵句型并與課文句型進行對比。
Making complaints:Im afraid I have to make a serious complaint;Excuse me,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Solving complaints:Im so sorry about that;I wish it never happened.
圍繞“錨”——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平時投訴最多的就是學校的伙食問題,學校飯菜量少且價格偏貴。由此引出真實情境,學生對這一話題很感興趣,有話可說。
如:“If you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food service in our school dining hall,what will you do?”“Now you want to complain to our headmaster about the food service in our school,how to say?”
學生會利用之前整理羅列的句型表進行簡單的口頭操練,此時的教學活動只需要學生運用最基本的句型進行一問一答。
拓展“錨”:自主學習,在做中學
通過簡單的操練,學生進一步熟悉并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點即投訴與處理的口頭表達方式。教師進一步拓展“錨”,利用上一環節中出現的學生抱怨學校食堂伙食問題,啟發學生總結句型,進一步鞏固教學內容:
Problem:The food service in our school dining hall is not satisfying.
Complaint:Excuse me,our headmaster.I want to complain to you about the food service in our school.The price of food in our school is a little high and its not enough for our students to eat.
Apology:Im really sorry about that.
Solving:I will look into the matter and try my best to solve the problem as soon as possible.Please trust me!
這些內容串聯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投訴與處理的流程:投訴——道歉——解決。對照這些步驟,教師可以再拋出一些“錨點”,設計一些場景,讓學生自己在做中學。
如:“There seems to b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newly bought computer.”“The coat I bought in the store yesterday wrinkled after washing.”
學生通過反復練習,進一步掌握了相關的句型,既鍛煉了聽力又增強了口語表達能力。
鞏固“錨”:合作學習,共同提高
學生通過小組情景演練與其他同學進行共享,在整個投訴流程中,雖然交流的只有兩個角色,即投訴方和處理方,但組內其他學生也要參與其中幫忙出謀劃策,幫助解決投訴問題。這個展示的過程也是相互協作的過程,這一環節其實是學生運用已有的語言知識建構自己所理解的語言意義。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往往不需要進行各種卷面形式的測試,只需在學習過程中隨時觀察并記錄學生的表現即可。教師可以在課上討論時對學生的口語等進行評價,還可以對小組合作的表現進行評價,多鼓勵學生使用本堂課中學到的表達法。
從上面的拋錨式教學實例可以看出,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有關實際生活中的“投訴與處理”這一真實而生動的情境,使學生把這一課的學習內容與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體驗結合起來從而引出“錨”(學習的中心內容),熟悉并掌握本課的中心句型。再利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對學校食堂伙食抱怨這樣一個熱點話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的精神,使語言知識外化,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把對有關教學內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整個教學過程圍繞情境、拓展、合作、鞏固這幾個認知環節展開,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更透徹,掌握更牢固。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