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晚,第六屆歐洲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以下簡稱萬像電影節)在倫敦落下帷幕。該活動的前身、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China Image Film Festival) 創立于2009年,是歐洲目前最大的華語電影節,每年秋季在倫敦舉行,精選年度具有代表性的華語電影及其制作團隊集體亮相,旨在讓海外觀眾有機會立體感知華語電影、探討華語電影海外輸出的新途徑,以及中外合作的機遇和方式。2014年,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升級為歐洲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并且首次加入了外語片單元。
《北京愛情故事》
獨攬三項大獎
第六屆萬像電影節設有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等十幾個獎項,其中《北京愛情故事》成為最大贏家,一舉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青年女演員三項大獎。該片是陳思誠首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影片中,陳思誠和妻子佟麗婭飾演一對北漂青年,現實中有過“北漂”經歷的二人將真實生活體驗帶到影片中,引發了很多青年觀眾的共鳴。
內地演員徐帆和香港演員黃宗澤分別憑借《洋妞到我家》及《男人不可以窮》獲封影帝、影后。徐帆在《洋妞到我家》中飾演一位大齡怨婦型“奇葩”老媽,為了能夠送女兒出國讀書,使出渾身解數,并請來一位外籍“洋妞”吃住在家,教女兒英語。徐帆在現場表示,“很多觀眾是看著我的電影長大的。我特別感謝我的女兒,和她一起成長,讓我特別自豪,也讓我在影片當中能夠加入更多生活體悟。”黃宗澤在《男人不可以窮》當中則成功演繹了“絲逆襲”,他也在現場表達了對于萬像電影節的感謝。
高峰論壇:
開辟中歐合作新路徑
早在10月中旬,本屆電影節組委會就與《綜藝報》聯手在倫敦舉辦了“中歐合拍項目推介暨高峰論壇活動”。中歐影視界代表互相推介了《少年師爺》《蘭亭小精靈》《黛西》《尋找格蕾絲》等多個合拍項目,達成多個合作意向,引起中歐電影界的廣泛關注。來自中方的嘉賓代表還參觀了BBC、Double Negative等十幾家英國的影視企業,探討中英影視界合作的多種可能。
11月19日,電影節組委會在倫敦Cineworld Haymarket再度舉辦“中歐電影合拍高峰論壇暨合拍項目推薦會”。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副主任索來軍、萬像電影節主席賈振丹、英國導演協會主席Ivor Benjamin、中國傳媒大學影視項目評估研究所副院長兼導演張竣程等嘉賓出席了論壇。
索來軍在論壇上介紹了中國版權的融資情況和基本模式,并對國產電影的版權保護問題,以及合拍電影的版權問題做了深入分析。Ivor Benjamin認為今年年底英國國會批準的中英合拍內容協議政策將通過,屆時中英電影合拍將得到進一步推進。賈振丹分析了當下中國電影觀眾情況,“面對巨大的中國電影市場,如何把握中國電影消費主力人群的品位,并吸引國際觀眾的注意力,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
此外三位演講人都提到,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需求在不斷擴大,觀眾素養也在不斷提升,觀眾對于電影內容和視聽效果也有了更高要求。中英合拍對中國電影市場顯得尤其重要。
在合拍項目推介會上,中、英雙方代表共介紹了6個合拍項目計劃:中國青年編劇尚林的《人魚計劃》,青年導演邢蕭的《婚禮大作戰》,北京天河盛宴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的《神游印度》,以及英國電影人Nick Harding、John Deery 和Jeremy Culverhouse 三位代表的《AIR》 《Wu To Tangao》 《Humankind》三個項目。三位英國嘉賓都表示,希望借助合拍形式,能夠更多地了解中國這個巨大的電影市場及中國觀眾,并在合拍過程中獲得新靈感。
中英青年論壇:
共商電影新人的未來
11月20日,聚焦青年導演現狀與未來的“中英青年電影論壇”舉行。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院校長Nik Powell、北京電影學院深圳研究所常務副院長王明、倫敦國王學院電影研究系講師范可樂、中國傳媒大學影視項目評估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張竣程、電影《Containment》的制片人及編劇Pete Smyth、《0.5的愛情》導演邢瀟以及《班主任》的導演崔代紅一同出席了本次論壇活動。
Nik Powell表示,要成為一名電影工作者需經歷三個階段:第一,模仿階段,嘗試模仿大導演的電影作品,讓自己獲取行業經驗;第二,記錄階段,記錄發生在自己身邊且值得被記錄的事情;第三,原創階段,創作屬于自己的電影。他還補充說:“‘學習和‘學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就是要創造環境讓我們的學生都能夠‘學到。”Nik Powell說:“在英國有三種方式可以讓你成為電影人:其一,接受教育,去電影藝術學院或者大學學習電影知識;其二,直接進入電影行業,從助理做起,在行業中摸爬滾打;其三,做獨立電影制作人,做自己的短片。”現在,Nik Powell不僅擁有自己的影院,更是一個電影發行商和制片人。
王明則與英國電影人分享了北京電影學院深圳研究院在當地產權項目的建設情況。他表示:“特色學院可由境內外著名高校強強聯合、合作辦學,共享教育資源。”王明還在現場誠邀Nik Powell一起合作辦學。Powell提議可以從紀錄片入手。
《男人不可以窮》的制片人張竣程認為互聯網是青年導演展示才華的適宜平臺。《0.5的愛情》導演邢瀟強調做電影要端正態度和信念。“中國需要更多年輕導演去拍更多優秀的作品。”《班主任》導演崔代紅則提倡導演要從生活入手,用真誠和執著去創作電影。
“007”拍攝地考察
11月21日上午,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副主任李倩,北京電影學院深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明、副院長喬木,著名表演藝術家牛等中方代表受邀參觀了英國最大的電影制片廠——松林電影制片廠。制片廠傳播戰略總監Andrew M. Smith、英國電影委員會主席Iain Smith熱情接待了代表團、對制片廠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回答嘉賓提問。
松林制片廠位于倫敦郊區白金漢郡,創立于1934年,至今已發展成為英國規模最大的制片廠,基礎設施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該制片廠共擁有41間攝影棚、10間數碼電視攝制室和全球獨一無二的水下攝影棚。這里還有多種多樣的外景攝影棚,可滿足各類場景需求。據了解,松林制片廠計劃明年將占地面積擴大一倍。
松林制片廠成立至今拍攝過無數著名電影。23部已上映的“007”系列影片中,有近20部在這里完成。目前,最新一部007影片也正在此進行緊鑼密鼓的拍攝。除此之外,《霧都孤兒》《達芬奇密碼》《諜影重重》《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等多部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大片也都曾在這里拍攝。
松林制片廠還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多地設有拍攝基地。今年三月,松林制片廠與中方開啟戰略合作,將為青島東方影都的影視產業園提供設計及建造咨詢。Andrew M Smith表示,中國電影業正蓬勃發展,預計在2020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票房市場。中英兩國都擁有悠久的歷史,英國電影人非常期待與中國建立進一步的合作關系,不僅在電影內容上引進更多中國元素,還要積極推動兩國技術和人才的交流。據悉,在多倫多松林制片廠拍攝制作的《環太平洋》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巨大成功后,該片的制作團隊正在籌備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環太平洋2》。
(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