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良
有著97年歷史的美國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賣身了,接手的是兩位中國人——香港商人任德章和臺灣華碩電腦公司共同創始人之一謝偉琦。
為籌錢變賣資產
7月18日,《福布斯》網站上發布了一條有關自己的新聞:福布斯媒體公司(下文稱福布斯)宣布同意向香港財團本匯鯨媒體投資公司(Integrated Whale Media Investments,下文稱本匯鯨)出售多數股權,期望借此加速全球業務的發展。福布斯沒有公布交易詳情,但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交易金額約為4.75億美元(約合29.3億元人民幣),預計在年底前完成。
福布斯由B.C.福布斯創立于1917年,此后一直由福布斯家族掌控。在第二代馬爾科姆·福布斯的手中,該公司迎來了它的黃金期。馬爾科姆首創了美國最富有400人排行榜,現在已經成為福布斯的重要品牌。他本人積累的財富和奢華的生活方式,也符合該媒體所宣揚的價值觀——他不僅擁有私人游艇,還收藏有俄羅斯沙皇時代著名的皇家珠寶法貝熱彩蛋?,F任福布斯董事會主席兼主編史蒂夫·福布斯是家族第三代傳人,他曾在1996年和2000年兩度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均在初選中落敗。
目前,福布斯旗下資產包括《福布斯》《福布斯亞洲》和《福布斯生活》三本雜志,網站Forbes.com,以及技術和品牌產品。《福布斯》雜志擁有600萬以上讀者。在全球,經授權的當地版《福布斯》雜志有36種,涵蓋63個國家、21種語言。
在網絡媒體沖擊下,福布斯和其他所有的紙媒一樣,收入持續萎縮。2000年以來,隨著網絡的崛起,廣告越來越多向數字媒體轉移,福布斯的財務狀況惡化。2006年,福布斯家族把公司45%的股權出售給美國私募股權公司高地風險投資公司(Elevation Partners),獲得了2.6億美元。
2008年金融海嘯,福布斯廣告業務迅速衰退。為籌錢,福布斯家族近年來大舉變賣資產,包括出售位于紐約曼哈頓的公司總部大樓,變賣高檔收藏藝術品,以及出售位于科羅拉多州的牧場。
去年11月,福布斯開始尋求買家接手其多數股權,報價是4億美元左右。不少買家有意競購,中國的復星集團也是競爭者之一,但由于福布斯附加了一些出售條件,如福布斯家族要繼續在未來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等,很多買家無法接受,最終退出。
兩買家來頭不小
最終和福布斯牽手的是香港本匯鯨公司。這家公司成立的時間并不長,牽頭的是本匯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下文稱本匯)。本匯由任德章創建于香港,主要從事上市股權和私募股權投資,擅長電信、金融和科技等領域的投資。
現年52歲的任德章1983年畢業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主修計算機和保險精算。他還是香港豐臨集團創始人之一,該集團起初是一家針織服裝制造商,后來轉型成為一家面向煤礦開采行業的金融租賃公司,集團市值約為10億港元,本匯持有豐臨集團約19%的股權。今年6月,任德章剛剛辭去豐臨集團董事長職務。作為本匯的創始人,任德章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職業投資家,他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港股市場的多只股票中,在資本市場上頗為活躍,被港媒稱為“股神”。
本匯鯨的另一位主要投資人是謝偉琦,他是臺灣華碩電腦公司的共同創始人之一,目前居住在新加坡。
謝偉琦現年60歲,1989年與童子賢、徐世昌和廖敏雄共同創辦華碩。2003年年底,他因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理念不合,辭去董事和制造事業處副總經理職務,離開一手創辦的公司,這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離開華碩之后,謝偉琦幾乎很少在媒體上露面。直到2011年有媒體爆出,法院判處謝偉琦的妻子黃梅芳在申報2004年度的綜合所得稅時,涉嫌虛報捐贈及漏報盈利所得,連補帶罰,交了2.02億元新臺幣(1新臺幣約合0.21元人民幣)。
科技界人士指出,華碩2003年市值約新臺幣3000億元,按謝偉琦持股約5%—6%計算,他在華碩任職10多年,身價至少超過百億元新臺幣,加上離開華碩后主要從事投資,他能買下福布斯股權并不讓人意外。
在完成交易后的聲明中,任德章如此解釋為什么收購福布斯:“我們投資的是福布斯的品牌、歷史、福布斯家族在公司發展中的參與以及正在對公司進行成功轉型的管理團隊。福布斯傳媒的基礎是其成功的品牌,其公司理念在全球發達及發展中市場都備受尊重,并具有國際吸引力。隨著更多市場經濟體的崛起,會有越來越多的受眾群體對福布斯提供的信息和資訊感興趣?!?/p>
而對于此次福布斯被香港財團收購,美國媒體并未做過多解讀。
對雙方都不是壞事
作為美國財經雜志的旗艦,福布斯曾隨著美國經濟的繁榮而興盛,是過去近一個世紀美國崛起為世界經濟霸主的記錄者,也是美式資本主義的傳播者。如今,它被收購,令人唏噓。美國輿論認為,這是在數字化時代傳統出版業大幅式微而不得不另謀出路的最新例證。
彭博社評論稱,福布斯的出售,標志著美國媒體家族的持續衰落。在福布斯家族之前,已有多個家族出讓了其媒體控制權。2000年,控制《洛杉磯時報》超過一個世紀的錢德勒家族將股權出售給大型報業集團論壇公司;2007年,班克羅夫特家族把《華爾街日報》賣給傳媒大亨默多克;2013年,格雷厄姆家族把經營了80多年的《華盛頓郵報》賣給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但也有一些媒體世家仍持有重要股權,比如赫斯特家族控制的赫斯特集團是美國的出版巨頭之一,旗下擁有15家日報和34份周報,包括《休斯敦紀事報》《舊金山紀事報》等;紐豪斯家族控制著康泰納仕出版公司,旗下也擁有眾多出版物,包括知名的時尚雜志《Vogue》《名利場》《紐約客》等。
近年來,福布斯也在嘗試數字化轉型,并初見成效?,F在,福布斯擁有24個國際網站。2013年年底,福布斯的數字廣告收入超過了紙媒廣告,這一成績得益于福布斯較早地推出了“原生廣告”(native advertising)的新營銷手法,這是一種更加內容化的廣告,即將廣告元素融入網頁內容,而又不給讀者造成突兀感。去年,福布斯取得了過去6年來的最好業績。
輿論普遍認為,福布斯傳媒的發展方向并不會因股權轉讓而發生太大轉變。史蒂夫·福布斯表示,盡管新投資者將控制福布斯傳媒的“多數股權”,但福布斯家族仍將掌握“重要股權”,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部分“重要股權”的份額約為20%。出售完成后,此前持有45%股權的高地風險投資公司將會全身而退,福布斯現有管理團隊將保持不變,史蒂夫·福布斯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和主編,邁克·佩里斯繼續擔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總部仍位于美國。
福布斯出售多數股權的新聞,在中國國內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有資深媒體人士對記者分析說:“這其實就是一筆生意,是一家商業化的媒體所有權的變化,對傳媒業整體格局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在新媒體的沖擊下,福布斯的整體發展前景還有待觀察,但它的品牌價值是巨大的。此次出售,對于福布斯家族來講是一個明智的決定;而對于來自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這些強大的非媒體資本,有可能借此進入到傳媒領域或高端商業中去,從這個角度上講,這對雙方都不是壞事?!?/p>
現在看來,福布斯的品牌核心,一是財富榜,二是對于創業和創新的關注,這是福布斯立身的根本,不管是誰接盤,都不會輕易改變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