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
我周圍有很多朋友,在投資前,尤其是投資自己不太熟悉的產品前,會先上網“百度一下”,用搜索引擎幫助自己了解產品特點和投資技巧。搜索的結果無非兩種:要么歡天喜地跑來告訴我,他發現了一款回報高風險低的產品;要么看半天還是一頭霧水。
對于第一種情況,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他,他十有八九是被廣告忽悠了。雖然不至于被騙光,但他發現的至多也就是一款普通的產品,不可能超出同類的平均水平。
如今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對電視和報紙的廣告都免疫了。對于網上那種傳統的跳窗廣告,也基本能做到不受影響。然而現在網絡的隱性廣告花樣太多了,尤其當你在搜索某個不熟悉的領域時,很容易受到迷惑。比如百度搜索“理財產品”,前三條結果都是某個理財公司或網站,還標出了超高的收益率和保本保息的承諾。這就是百度推出的競價排名服務,企業只要支付廣告費,就能在相應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排在前面,而且只要網友點擊進入企業網站,百度還會有收入。百度這么做并沒有錯,它向網友免費提供搜索服務,為了維持經營通過廣告獲取收入無可厚非。而且,在付費企業鏈接的最后,百度會在不明顯處標注“推廣”字樣,提醒網友這是廣告。
有人會說,這種廣告方式也不難分辨,不會有人受到影響。但事實上,我在和身邊理財用戶的交流中,發現很多人都在不經意間被網絡廣告影響過,尤其是P2P理財(即借款人通過中介機構直接向投資者借錢)和保險這兩個不確定性較強的產品。
P2P理財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很難通過傳統渠道了解它的優劣勢,幾乎所有信息都來源于網絡。同時,P2P理財產品缺乏監管,又急于獲得資金支持,所以在網上的廣告投放量遠遠多于其它產品。各位可以注意一下,當你搜索和金融相關的詞匯時,P2P理財最容易悄悄出現在你的視野里。一回生,二回熟,很多人漸漸以為P2P理財是理財的主要渠道,而且常常低估其風險,因為多數P2P理財的廣告中都會承諾“全額本息擔?!?。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P2P理財是風險較高的理財方式,如果你無法承受購買基金的風險,最好不要考慮P2P理財。是網絡廣告的虛假繁榮,讓這個本該屬于小眾的高風險高收益產品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
類似的例子還有保險?;蛟S是近幾年保險銷售的名聲不好,很多人因為怕被忽悠而上網搜索,這就本末倒置了。保險是非常復雜的體系,每個家庭都應該根據自身的收入支出情況,設計最適合自己的險種或產品。然而你上網搜索時,撲面而來的就是某保險公司的某個產品值得購買,絲毫沒考慮個體情況,這比保險銷售不靠譜多了。
比以上廣告更有迷惑性的,是來自個人的軟性評價?!安豢葱麄骺纯诒笔锹斆鞯倪x擇方法,但如何分辨口碑的真假,是一大難題。在匿名的網絡世界里,只要你肯花錢花心思,就很容易為自己樹立好口碑,同時抹黑對手。所以利用網絡口碑分析理財產品好壞,很容易掉進溝里。
對于那些搜索完仍云里霧里的朋友,我應該恭喜他們已經意識到網上有太多廣告真假難辨。但他們還是有一點做錯了,錯在指望互聯網能夠幫他們解決理財這樣一件重要且個人化的事情。理財雖然不是什么高深的學問,但也算得上一種需要學習和鍛煉的技能。正如醫生最頭疼那些先百度再看病的病人,理財師也最不喜歡那些不讀書、不實踐,只靠百度就能頭頭是道的理財菜鳥。其實,對于只想跑贏CPI的普通人,到銀行去跟理財顧問聊一聊,比上網搜索的收獲大多了。至于那些想通過“百度一下”就進入股票、期貨這些高收益高風險投資領域的人,還是趁早放棄吧。專業的東西自然有專業的學習途徑,不然高校還開金融專業做什么。(作者微信公眾號:理財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