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業華 雷庭 王遠輝 劉會忠 石銀梅
摘要 當前,煙葉生產的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專業化服務范圍逐步擴大,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重點已由完善硬件設施向精益管理、精準作業的軟件升級跨越。國家煙草專賣局、貴州省煙草專賣局亦相繼出臺了相關文件,要求建設精益管理體系、產生管理效益,全面實現精益管理或將成為煙草商業未來發展的關鍵目標之一。煙葉精益生產管理體系的建設目標,就是要將技術、信息、人力、物資等生產要素內化為烤煙生產中的價值流,并嚴格控制價值流的投入成本與產出效益,創造管理利潤,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煙葉精益生產管理作為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延伸和拓展,與標準化、GAP管理的關系密不可分,需要以開展專業化服務培訓和生產機械升級為基礎,以推行小組制管理、工位化作業為載體,以過程信息反饋、關鍵質量監控、末端效益評價為考核依據。
關鍵詞 現代煙草農業;煙葉生產精益管理;精準作業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26-09206-02
Study on Tobacco Leave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ZUO Ye-hua et al (Guizhou Tobacco Company Wengan Branch, Wengan, Guizhou 5504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bacco lean production infrastructure is almost completed,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 scope expands accordingly. Hence, the developing emphasis has transformed from hardware facilities improvement to software updating of lean management and precise work. With related documents released by China Tobacco and Guizhou Tobacco, the achievement of comprehensive lean management probably become one of the key goal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obacco business.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tobacco leaves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internaliz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human resources, material and other production elements into value stream of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and strict control value stream of input costs and output benefits, and then create management profit, promot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is both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closely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and GAP management, which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service training and production machinery upgrading, with team management and station working as carriers,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key quality monitoring and benefit evaluation as assessment references.
Key words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Tobacco leave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Precise work
精益生產(Lean Management),又稱Just In Time(JIT),其字面含義是“在恰當的時候,按需要的質與量,生產恰當的產品”;站在商業管理的角度來說,就是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改善員工和物資的管理方法,降低生產投入成本,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
其最早出現在20世紀中葉,于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內推行,并在接下來的20年里運用到供應鏈和物流等領域,是一個采用環節精確控制、標準化和檢測反饋,對“人、機、料、法、環、信”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規劃的工業生產管理模式[1]。
進入21世紀,人力資源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助推力,人的知識和技能所蘊含的價值逐漸超越了金屬、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成為企業投入—產出價值流動管理中的關鍵組成部分,進而發展出現代“價值流”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也在農業領域找到了立足點,逐漸開枝散葉,形成“農業生產風險管理”、“農產品生產鏈管理”等諸多模式。
2013年以來,煙草行業在已有現代煙草農業的基礎上,探索出了通過建設煙葉精益生產管理體系,優化烤煙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營利潤,保障農田生態,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1 煙葉精益生產管理的意義
國家煙草專賣局文件明確指出:全面推進精益管理是強化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的現實需要,是行業推進管理創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方法、向管理要進步的重要舉措,是破解行業“三大課題”的有效抓手,對轉變行業發展方式,提高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當前看,推進精益管理是改變傳統管理理念和行為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效益的有效手段;從長遠看,推進精益管理是全面提升水平,挖掘行業發展潛力,轉變行業發展方式,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隨著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深入推進,煙葉生產必須更好地運用社會化大生產和工業化生產線作業的理念和方法,著力推動煙區生態化、設施標準化、生產流程化、技術精準化、作業工序化、管理精細化,加快構建新型煙草農業經營體系[2]?!辟F州省甕安縣在逐步推進煙葉精益生產的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收獲,以經驗數據為例:截止至2012年,種煙面積超過百畝的大戶,僅占甕安縣煙葉種植戶總戶數的2.6%,卻擁有煙田面積達到總種植面積的24.2%,產出煙葉占總產量的26.8%、總產值的25.0%。然而他們的單產和收入卻比甕安縣平均水平低25.5 kg/hm2和2 752.5 元/hm2,表明這些大戶的生產管理行為較為粗糙,規范化、精細化程度較低,導致煙葉產質量較低。2013年,通過開展專業化機耕作業、散葉堆積烘烤和散葉分級收購服務,種煙大戶的平均生產成本降低了19.75%,提高了烤后煙葉的上中等煙率1.6%、均價1.6元/kg,提高凈收益7 770元/hm2[3]。由此可見,開展煙葉精益生產有利于提高種煙大戶的生產積極性,對基地單元乃至甕安縣煙葉生產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種煙大戶提高生產經營水平的同時,還能通過示范效應輻射至周邊煙農,從而推動煙葉生產的集約化、標準化進程,形成煙葉精益生產的內在推動力,同時還有助于農藥殘留等環境問題的集中解決,綜合效益巨大。
2 建設煙葉精益生產管理體系
近年來,煙草行業通過建設煙葉生產基地單元、發展專業化煙農服務合作社、推廣機械化生產、實施烤煙專業化散葉分級收購,持續改進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逐步促進“分散生產、粗放管理”的原有生產模式向“兩頭工場化、中間機械化、服務專業化”的生產方式過渡,熟練的技術人員、高效的機械和有限的生產投入,得以集中調度和配置,由此形成了現代煙草農業硬件設施體系。
隨著煙葉生產標準化體系和GAP管理的完善與推廣,現代煙草農業管理體系逐漸成形。其中,生產標準化體系是各生產標準的統一匯編,GAP(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管理則是將條例性的標準運用、并規范生產流程。由此可見,標準化體系和GAP管理均包含在“人、機、料、法、環、信”的精益生產管理范疇,也是建設“價值流”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基礎。在繼續將標準、規范、流程管理等內容融入煙葉生產工作的同時,量化工作的投入產出水平,繪制價值流動圖,并提出工作改進計劃,是完善和提升現代煙草農業管理體系的關鍵。
2.1 深入培訓專業服務隊員
按照精細生產作業的要求,專業化服務(有機肥堆制發酵、機耕、育苗、植保、烘烤、分級和運輸)的開展,應當持續推行標準化作業、流程化運作和工序化操作,才能實現生產投入不斷下降、煙葉產質量穩步上升的精益生產目標。專業服務隊伍是精益生產順利實施的重要支撐,建立健全培訓激勵機制,綜合運用視頻、講座、現場示范、經驗交流等多種培訓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和技能培訓,著力提高隊員的組織化程度、服務意識和技能水平,提高專業化服務隊伍的精益生產水平。
2.2 引入、開發新型農機具
推行機械化作業是精益生產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采購優質多用、性價比高的新型農機具,不僅能降低整地起壟、育苗、烘烤等環節的生產用工,還能促進專業化服務隊員和煙農接納新鮮事物、發散自主思維,提高生產創新積極性。同時,通過QC小組活動或申報縣級、州級項目的形式,針對山區丘陵煙地特性和特色煙葉生產需求,改裝現有農機具、研發新型農機具,逐步提高機械化作業的應用范圍和效益。
2.3 推行小組制管理、工位化作業
流程化、工序化、工位制是實現減工降本的重要途徑,即在劃定場所內以追求最為簡便的工作程序、最優的作業流程、最小的生產投入為目標,對每一環節劃分作業工序,按工序開展煙葉生產流程化作業[4]??砷_展小組制管理和工位化作業的生產環節包括育苗、烘烤、分級和有機肥堆制發酵,根據工序劃分作業工位,確定作業組、配備工作人員,明確作業流程和工作時間,制訂質量檢測標準,以實現工序、工位、工時協調一致,保障作業質量與效率。
2.4 開展精細考核
按照精益管理的思路,煙葉生產過程的技術指標需要量化、明確過程成本,制訂員工操作標準流程,以實際作業規范水平、作業質量反饋和煙農滿意度作為考核指標。
要實現精益的過程管理,首先需要安排專人定期對負責片區的生產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著重對耕地、起壟、蓋膜、大田管理、采烤下炕、烘烤用煤用電、分級、肥料、農藥和不適用鮮煙葉處理等生產環節的人工投入和物資投入進行記錄,分析各生產環節對總投入的影響。隨后確定物資浪費較大、用工量較高的生產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方法和目標,由專業化服務隊執行改進方案;煙葉生產部門組織考核專業化服務隊,評價服務隊作業是否實現預期目標,并推行合格的改進方案。
3 結語
建設煙葉精益生產管理體系不是另起爐灶,而是標準化生產、GAP管理的深化和延續,是以專業化服務和流程化作業為基礎,是結合標準、制度、技術、效益和考核的價值管理模式,是強調生產質量、安全、效率、環保的過程控制系統,是完善深化現代煙草農業管理體系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詹姆斯·P·沃麥克,丹尼爾·T·瓊斯,丹尼爾·魯斯.改變世界的機器[M].沈希瑾,李京生,周億儉,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 陳衛東.持續創新,推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全面升級[R].2014.
[3] 盧順友,陳慶高,雷庭,等.規模煙葉種植戶的生產效益研究——以甕安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7):2153-2154, 2157.
[4] 冰火,建利,江洪東.論煙葉精益生產[J].中國煙草學報,20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