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
創業如修行。我曾經創業,自然曾經入妄。說來有點慘,入妄的那一瞬間,就是我決定創業做公司的時刻。
入妄是什么?簡單點說,就是失了平常心。最有名的“入妄者”是唐·吉訶德。任何一個擁有平常心的人,都不會做他做的事。
想要自討沒趣,就去對熱戀中的簡·奧斯丁說,那男人是騙子;對《立春》里的王彩玲說,你永遠成不了明星;對剛開始創業的我說,你這樣干沒戲。妄境里的人都格外亢奮而敏感。
2009年,我請蔡文勝到我的小公司,為團隊做培訓交流。之后,他給我寫了封郵件,說:“咱們是朋友,所以我忍了兩天,可還是得對你說,就你想做的事,你的團隊不行。”我回信:“寧可和你絕交,也不想你說我團隊不好。”當時我可以加班熬夜、不被理解、失去朋友,但是,卻不想被任何人說:你干不成。
我揣摩過雷軍,這樣神勇的人為何17年苦守金山:對手過強(微軟),自己配置過低,仗打得辛苦,隊伍帶得不易,偏偏有英雄氣,不愿言退,全力苦戰,心無旁騖。其實也是妄境吧。所以,當雷軍破妄而出,再也不推崇逞英雄。之前金山產品都以某某霸命名:詞霸、影霸、毒霸……他再出發,公司叫:小米。
這段時間看了幾十家初創公司,90%的小團隊在妄境里。最高峰一天收到12個BP,8個做可穿戴裝備,3個做某某手環。雷同的定位,同質化的產品,類似的技術,徹底的消耗戰。
我還記得自己在妄境中的日子,如何拿虛妄的幻想和微不足道的進展一次次激勵自己,以亢奮的狀態希望說服別人相信自己。
今日面對昨日之“我”,我卻不知道該如何去說:“大哥,您此刻在妄境里。”入妄,心入了妄境。可肉身還在物理世界中,企業還在市場規律里。
所以,在妄境里的人,會承受數倍甚至百倍的苦楚煎熬。一次次全力以赴,換來各種不順利、各種未達到預期……各種懷疑。
夾在妄境與現實中,愿望落差的壓力,恐懼與興奮,持續幾年把自己壓在一天14小時的工作量里,會深刻自我懷疑,一步步走到今天,哪些是被某人的期待與情感綁架,哪些是盲目的崇拜抄襲,哪些屬于真正的自己……
所以,入妄不是錯。它是修行的一環,無可避免。被困在妄境的長短因人而異,但破妄而出都功力大增。不過在妄境中被困很多年,就太影響人生質量了。
如何破妄而出?說來也簡單:找到自我,找回平常心。
在徐勝治的《神游》中,石野對老師風君子講述自己是怎么破妄而出的:“真心不隨妄境而走,該怎么辦,就怎么辦。是什么人,就做什么人。”
我的破妄時刻略微特別。我會算八字,有趣的是當時還沒有給自己算過,因為從來沒覺得有必要。越是富有勇氣的人,越容易被困在妄境里,這話適用于我自己。
某個深夜,我待在辦公室,打開自己的八字。多想找到一點希望,我是某件事的天命之人,我的轉機將在什么時刻出現,我會擁有……
當時,我看著自己的八字,心說,這些事,我原本都知道。一瞬間,我接受了自己只是個普通人,然后聽到了碎裂的聲音。
從那以后,我對妄境的特征就非常敏感。比如2011年凡客年會,邀請一群CEO排隊擁抱蒼井空。讀到新聞,我對旁邊的朋友說,凡客要過“妄心天劫”了。只有在妄境里的人,才會做這樣的事。創業如修行,該過的劫一個都躲不掉。
所以,今天的我會耐心守候這群被困在自己妄境中的兄弟,等著他們找到自我,以平常心重新評估手中之業,破妄而出。那會是他們功力大增的時刻。我會鼓勵他們以升級后的自己來尋找風口。受過妄境之苦的人,能真正理解什么叫順勢。
古龍說:人生貴癡。癡于劍的人能煉成名劍,癡于情的人會得到真情。也許,大家都曾入妄。
編 輯 饒 珂 coralrao5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