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恩富

埃博拉,這個原本陌生的名詞,從非洲出發到傳遍全球,只用了短短一個月。嚴重的疫情,超高的病死率,無藥可治的現狀,讓人們談之色變。其實,埃博拉病毒早在1976年就被發現,但仍然屬于一種新發病毒,對它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它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病死率高達50%-90%,主要通過血液、唾液、汗水、分泌物等體液傳播。感染者在發病初期會出現高燒、頭痛、嘔吐、腹瀉等癥狀,而到了發病后期,病毒在血液和各個臟器大量繁殖,造成血液和多臟器損害,導致口腔、鼻腔、肛門出血和全身功能衰竭,以及最終死亡。
解讀·關鍵詞:
病死率高
埃博拉病毒是人畜共患病毒,一旦受感染,就會破壞免疫系統里的重要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細胞,使得人體無法做出有效的免疫反應,最終,病毒會成倍增長,并控制住人體的主要器官。
埃博拉病毒的致命性,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有效疫苗可用,使得它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這種病毒,死亡威脅極大。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2014年8月11日,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等國爆發的疫情,已經導致1013人死亡。
不過,從客觀上分析,埃博拉的嚴重病情與高病死率,與其傳播地域有關。西非的經濟和醫療衛生條件差,醫護措施不完善,再加上一些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文化風俗習慣,是導致埃博拉疫情嚴重的重要原因。根據我國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水平與條件,可以斷言,即使埃博拉病毒突然造訪我國,也一定不會產生如此之高的傳播率和病死率。這一點,民眾大可放心,所以,并不需要引起無謂的恐慌。
預防·關鍵詞:
保持警惕
雖然埃博拉病毒遠在非洲,但隨著世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村的生活變得息息相關。而我國與非洲向來友好,貿易往來、學術交流、出境旅游,人員往來已經變得越來越頻繁而密切,因此,對埃博拉病毒保持警惕,顯得尤為重要。
從個人角度來看,這段時間應該盡量避免去非洲,尤其是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區,但若因特殊原因不得不去,則要從心理與身體上都做好防護,對自己的安全負責。首先,要對埃博拉病毒有一個正確認識。埃博拉病毒并不可怕,因為它屬于體液接觸傳播,而且在潛伏期不會傳染。再則,身處非洲時,應盡量避免去醫院,避免與病人、尸體、血液等接觸,若因身體原因不得不去醫院,則一定要戴上口罩、手套、并且勤洗手。
從政府角度來看,要做好完善的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穩定民心,這就需要各個部門之間有效發揮功能,并且相互配合。衛生技術部門應該做好技術上面的準備,制定嚴密的防控方案,假如有疑似病人,則要對他進行調查診斷,并且進行隔離治療,因為沒有特異性抗病毒藥,只能采取支持療法和對癥治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從技術層面看,我省具有可以確診埃博拉病毒的實驗室,有設備齊全的隔離治療病房,而支持療法則可以參考H7N9禽流感的治療經驗。醫院方面,要做好兩個預防,一方面做好標準防護,醫生的防護服、口罩、手套必不可少,同時還要做好醫院的清潔消毒和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工作。另一方面,要防止院內的交叉感染,提醒病人自我預防。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更是要加強值守,加強旅行衛生宣傳工作。要時時關注埃博拉病毒的最新情況,而對有疫情國家的來往人員和交通工具,要做好詳細的記錄,進行嚴格的檢疫查驗工作,采取必要的衛生處理措施。
多管齊下,各個部門同心協力,埃博拉病毒一定可以被打敗。
現狀·關鍵詞:
疫苗和物效藥尚在研究中
值得慶幸的是,至今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個埃博拉病毒患者,也正因如此,我國要開展埃博拉病毒研究,還需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研究。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副司長王辰表示,我國在診斷試劑和抗體技術方面對埃博拉病毒已有一定準備,目前我國約有9個課題、10個國家級研究單位在從事埃博拉病毒研究。
從現狀來看,埃博拉病毒疾病屬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癥狀與流行性出血熱、登革出血熱、新型布尼亞病(俗稱蜱蟲?。┑燃膊∠嗨?,因此在治療方法上肯定有借鑒之處,中藥的輔助治療也值得研究。雖然還沒有研究出埃博拉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但徹底戰勝埃博拉的方法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有。
除了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最近也是腸道傳染病和蟲媒傳染病的高發期,這段時間,大家要注意衛生,勤洗手,注意食品安全,還要注意驅蚊和防蚊,尤其在戶外時,盡量避免肌膚裸露。
小鏈接:
2小時驗出埃博拉,上海企業發明快速檢測試劑盒
埃博拉疫情在西非肆虐,引發全球關注,自疫情爆發以來,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年前研制出的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試劑盒已經接到數十家國內單位的訂單,此外,幾內亞、尼日利亞等出現埃博拉病例的非洲國家也在使用該試劑盒應對病毒。據悉,該試劑盒是國際上第一個拿到歐盟CE認證的埃博拉檢測產品。
與美國研發的試劑盒不同,之江公司針對埃博拉病毒特異性核酸片段進行選擇性擴增,覆蓋了埃博拉病毒5種主要類型,而且檢測靈敏度很高,只需微量的血液或分泌物,從采樣、檢測、分析、出報告,兩小時就能讓病毒現出原形。
試驗性藥物ZMapp
據新華社華盛頓8月5日報道,第二名在西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國醫療援助人員,已搭乘飛機返回美國接受治療。美國有關方面說,這名感染者以及稍早回國的另一名感染者,在服用一種試驗性藥物后,病情開始好轉。
據了解,這種試驗性藥物是由美國馬普生物制藥等三家公司研制的名為ZMapp的試驗性藥物,此藥尚未進行人體安全試驗,其使用需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發表聲明說其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電子顯微鏡及x射線晶體學技術,研究包括ZMapp在內的抗體結構,以了解免疫系統分子如何與埃博拉病毒結合,并阻止該病毒發揮作用。聲明說:“ZMapp是已知最好的抗體組合療法,但仍可進一步提高療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