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不同文化的沖擊,工筆人物畫在表現形式、表現內容及表現題材方面也在不斷地改變,進而形成了自身的形式語言和表現手法。本文就當代工筆人物畫形式語言進行相關研究,力求能創作出無愧于這個時代的藝術作品。
【關鍵詞】工筆人物畫;形式語言;畫面;情趣表現;意象
中國畫傳統博大精深,猶如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工筆人物畫在傳統中國畫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淀,傳統工筆人物畫從內容到形式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協調,并且從造型到藝術語言的運用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系統性。但是傳統的藝術形式語言再好也只能適用于傳統程式的表現上,傳統工筆人物畫法對多姿多彩的現代社會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的表現就顯得力不從心。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就要從傳統觀念中解脫出來。
一、轉變觀察視角,對創作意識與語言進行更新
由于傳統工筆人物繪畫具有極強的程式化,并且形式、材料以及題材均過于傳統,難以適應當前人們審美要求,對此,應用新穎的意識和思想開拓現代工筆人物畫形式語言,已經引起相關人士的高度重視。創作者一方面需要淘汰傳統的藝術語言與形式,另一方面還需要勇于應用先進的思維方式,不斷摸索與研究目前人們的審美要求,并且適當改變個人思維以及觀察視角,由此打破傳統繪畫形式語言的束縛,開拓創新。
從觀察視角的內容來看,主要指藝術家和常人兩者各自的關注點而產生的觀察方式,兩者間的觀察視角存在一定的差異。當代工筆畫家主要重視個人對生活及其對人類比較特殊的感受,該感受僅僅存在于個人,藝術家只要保持該特殊審美感受,并且不被固定思維影響,其在藝術創作時就可以產生靈感與沖動。因此,若藝術家可以不斷提高該審美感受,在該感受提供的幫助下充分挖掘傳統形式語言審美價值,同時經對新穎語言形式進行摸索來找出傳統形式語言與現代工筆畫風格相互融合的方法,待兩者交替形成的形式語言表達被正確應用,由此存在產生新體系的可能性,進一步促使現代工筆人物畫形式語言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
二、重視畫面組成,提高純粹形式語言表現
中國畫構圖主要在畫面中對物象形態進行合適的安排,突出主題,由此產生富含形式美感的意境。我國繪畫一直將文人氣質表現作為重要內容,高度重視體現我國哲學認知觀,長期以來堅持超越性準則。而歷史流行作畫需要“先修自身”,強調主觀精神參與在其中,并且畫品和人品有效結合,充分利用個人崇高人格精神對社會造成有利的影響。所以,我國繪畫通常很少將純粹藝術形式語言要素完全顯示,其僅僅只把該要素滲透在藝術創作主要因素內,由此導致其一般藏身于書畫等文化氣質表現下面,間接對我國人民審美情緒造成影響。正是該表現形式主體精神存在偏重現象,由此造成傳統工筆繪畫形式語言組成要素以抽象形態與內在感受為主,最終直接致使傳統工筆人物畫形式語言表現形式很少,畫面感很弱。
在我國傳統工筆人物畫造型手段中,線描是其主要的手段。我國山水畫構成元素中,“線”是其最基本的元素,我國山水畫的線條運用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線”在繪畫技法中所占比例很大。“線”的造型與其他元素差別很大,其在工筆繪畫中,不僅造型手段特殊,同時具有極強的獨立性,畫家通過“線”表達情感,可形成特殊的韻味。繪畫的產生均以線描稿當做定稿,因此,“線”在屬于物象輪廓形體的同時,還富含“形似”與“骨氣”。另外,“線”的表現也屬于繪畫表現的一個不可缺乏的內容。大部分藝術家喜歡使用線將實際藝術水平和藝術風格兩者結合為一體,由此使工筆人物畫審美與其他畫審美不盡相同。在現代工筆人物畫中,“線”的應用和表現與傳統工筆人物畫相比,開放性更高,主要體現在:1.現代工筆人物已經突破傳統人物畫對線條使用的限制,在實際作用中,畫家根據具體要求表現線條,由此取得具有現代感且比較特殊畫面的效果;2.線條組合應用也有所創新,比如線條疏密以及線與線之間的對比等均需要充分顯示現代審美特點;3.線條表現能否可以成為作品追求內涵的形式,主要由畫家想要表達的氣氛、形式美感、主題以及內容要求來決定。我國當代工筆人物畫作者具備的線描語言一方面長期受我國歷代畫家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充分吸收中西文化,也就是說其在平面造型傳統思想的基礎上深受東西方文化藝術影響,但是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程式中卻大量吸取西方線描形式等優秀的線描語言。所以該種可以充分發揮線的功能美感同時屬于我國現代工筆人物畫未來發展方式當中的其中一種。
三、提高意趣表現,創新傳統繪畫造型意識
中國畫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其屬于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并且具備個人完整的藝術語言以及審美法則,可以充分顯示我國民族特色的審美情趣。中國畫長期重視畫外之處,追究畫面的氣息與格調、作者的修養與人品,正是因為如此,致使中國畫蘊含大量的情趣、內涵以及意蘊。意趣在內容上主要指作品的情調體現,工筆人物畫當中的“趣”主要取決于畫面內的“韻”,其一般主要體現為人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因此,人們神態、氣質和風韻的表現、器物的布局以及植物與環境創建的空間氣氛均可以產生中國畫特殊的審美情緒以及主觀情感。現代工筆人物畫一方面已經繼承傳統工筆畫的情趣語言表現,另一方面還大力推進傳統工筆人物畫的“意象造型”觀,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表現空間。例如圖1中的《深夜·我們懷念遠方》,其通過把超現實主義構圖語言滲透在工筆畫中,并且按照感悟程度以及心態的差異而表現富含形式感以及概括的形象,由此構建夢幻、神秘以及深遠的意境,但是傳統的工筆畫卻難以將該意境表達出來。
我國工筆繪畫所指的“意象”,其在內容上并不是指通過模仿重現客觀世界,同時也不屬于主觀世界的一種體現,其主要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相互結合,并且屬于畫家主觀世界表現客觀世界且兩者相互結合的效果,由此產生物我相容的地步。“意”與“象”相互結合,一方面屬于畫家的信念與崇高理想,另一方面還屬于其對物象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想認識。“意象”是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審美原則,并且在中國畫中得到很大的發展,不僅發展時間長遠,同時在發展過程中連續被充實。一般工筆人物畫畫家進行創作時,其喜歡把“寫意”、“意象”以及“寫心”三者相互結合為一體,由此造成“寫意”與“寫心”在屬于工筆人物畫表現方式的同時還屬于其審美原則,其東方特色非常明顯。
四、結 語
綜上所述,隨著世界各國聯系越來越密切,我國當代工筆人物畫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對此,我們必須重視民族特征,并且在強調個人藝術魅力和特色的背景下,適當借鑒外來文化,同時不斷創新與突破本民族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形式。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研究工筆畫語言,不斷提高個人素養,大力促使工筆人物畫發展,由此創作出更多的富含本民族特色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蔡松立.工筆人物畫的意象表現與個性語言[J].文藝研究,2006(7).
[2]宋文翔.淺議現代工筆人物畫之形式語言[J].書畫藝術,2000(1).
【肖 偉,中山市文化藝術創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