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訴之審美也訴之精神,它可以對一個時代的精神起著推動的作用,古典油畫亦然,現在社會許多人表現出越來越多的精神與心靈問題,作為古典油畫家們可以嘗試著探索一些正能量精神的作品,為社會盡一份力量,這也要求想從事此方面探索的古典油畫家們要轉變對古典油畫固有的思想觀念,關注社會,增強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提升自身修養,創作出更多的能震懾人心靈、引人積極向上的作品。
【關鍵詞】精神引領;古典油畫;心靈治愈
引 言
所謂古典油畫的精神性,是指古典油畫家們通過油畫作品來反映或者提升時代人的精神、思想與心靈。藝術訴之于精神,當下社會呈現出了精神層面上的問題。古典油畫,作為一個訴之于人精神世界的藝術形態,如何更好地發揮其在社會中的精神價值呢?
一、古典油畫可以提升時代精神
藝術是人類創造的,自然要服務人類。藝術又不同于普通的實用物品,它訴之于人類的審美需求與精神需求。古典油畫作為藝術的一個支脈,同樣扮演著以上的角色。然而翻看歷史,我們發現似乎古典油畫更多的是扮演著審美需求的功能。通過技法的突破創新與形式的唯美來呈現繪畫給人以心靈的愉悅。或是對時代精神狀態的一種呈現,而提升時代精神卻相對較少。從功能主義的角度來看,藝術肩負著提升時代精神性的使命,這是其與生俱來的,同時也是社會賦予它的。在古代如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當中便提到“成教化、助人倫”的思想,以及在西方后現代藝術中也非常強調藝術介入社會這一話題,均是在強調藝術的社會責任。
在古典油畫中,亦有畫家們曾經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表現民族精神,引領時代精神的。如19世紀西方的新古典主義大衛的作品便具有強烈的革命意識。他借用歷史題材來折射當下,來表達自己的革命精神和對民主共和的追求。在作品《蘇格拉底之死》中蘇格拉底一邊宣揚著自己的思想一邊接過毒藥來寓意著為真理正義而戰,《賀拉斯兄弟宣誓》借用賀拉斯兄弟正在宣誓和旁邊姐妹哭泣的場景來表達舍小家為大家、為正義而戰斗的精神。大衛的作品反映了當時雅各賓派民主思想,同時也激勵了同一黨派人士的斗志,可以稱之為古典油畫社會精神引領的典范。
20世紀初期,徐悲鴻的古典寫實油畫作品亦彰顯出了民族精神引領。其創作的歷史與現實題材蘊含著強烈的民族大義與道德理想。在當時國難與動亂之際,具有強烈的精神指引性。如作品《田橫五百士》取材于司馬遷《史記·田儋列傳》,其中司馬遷對田橫等感慨評價:“田橫之高節,賓客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徐悲鴻借此歷史故事表達了對當時的反動統治和社會黑暗的憤恨,以及對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頌。作品《獅子與奴隸》也是借用神話傳說來傳達知恩報恩之美德。徐悲鴻試圖通過自己的畫筆來喚醒民眾的覺知。
被譽為中國新古典主義開創者的油畫家靳尚誼,其藝術成就不僅僅是將歐洲的寫實技法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結合在一起,這只是一個技法上的補課,其貢獻還體現在他在十年浩劫之后追求在古典油畫領域中的人性的復蘇與覺醒,是對人性自由、藝術精神自由的尋求與呼喚。無論是《塔吉克新娘》,還是《青年女歌手》,均表現了對唯美與人性的追求,在那個時代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二、當下社會需要提升精神性
通過以上我們了解不同時代需求與精神。那么在當下中國需不需要這種精神的提升與振興呢?
細看當下,我們可以發現似乎外在的條件越來越好,反而感覺越來越空虛,表現出的心靈問題越來越嚴重。粗略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沒有精神信仰下的瘋狂的物質追求,使得拜金與享樂的思想蔓延,由于欲望的不斷膨脹和難以滿足,導致精神上迷茫;二是來自社會、自身各方面的壓力,造成精神上的壓抑與緊張;三是電視、網絡、游戲、手機等的泛濫,在不斷消磨著人的時間,吞噬著人的精神、思想與靈魂,使很多人難以抵擋強大的誘惑,長期深陷其中,造成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斗志。所以當下充斥著許多負能量,靈魂與意志在不斷的衰減,這是當下的精神現實。所以,我們急需要提升時代精神,而這種精神既不是徐悲鴻時代在國難之下彰顯出的俠義情懷與民族大義,也不是靳尚誼時代為了喚醒人真實情感而做的不懈探索與努力,而是對這種物欲時代人內在精神消弭的改變和提升,是一個呼喚正能量的時代。顯然民族精神的振興是社會問題,但從社會功能的角度來看,作為訴之于精神形態的古典油畫,同樣可以在提升時代精神上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古典油畫家們可以充分發揮古典油畫的特色來傳播正能量,啟迪人心智,撫慰人們躁動的心靈,它不帶有任何的政治色彩和束縛,也并非高唱贊歌、虛假捏造,它是一種自由無束縛的、發自內心的一種責任與使命的流露。
三、對于創作者的要求
然在當下,在古典油畫界,真正能夠震懾人靈魂的作品越來越少。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畫家們對于古典油畫精神的方向性變得模糊;其次是古典油畫家面對浮躁的社會現實難以沉寂;再次,藝術市場化,商業上的炒作和誘惑,讓古典油畫家們很難對繪畫保持那種敬畏、癡迷與狂熱。種種來自現實的壓力讓許多從事古典油畫創作的藝術家不得不屈服于這個殘酷的現實。這使得許多油畫家們駐足于技術上和形式上的創新與探索,反而在精神上的探索較少,所以當下中國古典油畫家的現狀并不是很樂觀。
對于想在正能量精神上進行探索的古典油畫家來說,應該調整思想觀念、提升自身修養。
首先,想從事此方面探索的古典油畫家們要增強自己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功能主義的角度來看,創作者、欣賞者好比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系。創作者是醫生,欣賞者是病人,作品便是藥,病人依靠醫生開的藥而獲得痊愈。而藝術則能治愈人心靈上的疾病,古典油畫作品是治愈心靈疾病的良藥,油畫家通過作品將觀眾引向健康的心理機制,這種心靈的引導與治愈背后的藥方呈現多樣性,他可以是藝術家自身的覺悟,也可以是各種宗派思想的演化。藥方也并非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他是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開出的不同的藥方,體現了古典油畫未來發展的多樣性。而關鍵是古典油畫家們要有如醫生救死扶傷般的責任與使命,這也要求古典油畫家需要用敏銳的觸角去洞悉社會百態,洞悉人類心靈的疾苦,對癥下藥,開出自己心靈的妙方。
其次,精神引領不是止痛片、鎮痛劑。他不是麻痹心靈的暫時的壓制,偶爾的表面的歡愉無法起到實質的效果。以前大多數人對于古典油畫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生活的調味劑或是精神的調味劑上,需要的時候拿來做臨時的慰藉,然而人們需要的不是味精、鹽巴,而需要的是一種真正的正能量的思想、生活方式或是生活態度,它傳遞的是一種積極的世界觀。所以古典油畫家們應嘗試著、實踐著這樣的方式并將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讓欣賞者產生共鳴。
再者,古典油畫家應該提升自身的修養。古典油畫是傳達人精神情感的一種媒介。對于精神傳遞,必然是精神強者感染精神弱者,只有當作品本身所傳達出來的力量強過于讀者的時候,讀者且又樂意接受時,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感染力越強的作品,其作品價值就越高。所以,這也要求古典油畫家們需要營造超強的藝術氛圍,并且端正自己的創作動機。同時這也是在要求古典油畫的創作者們嘗試著在形式美追尋的基礎上注重提升自身的修養與境界,真正能撼動觀眾的不是表面的形式而是隱匿于形式背后的精神。
結 語
古典油畫不僅僅可以表現技法呈現唯美,反映社會現狀,同時還可以提升時代精神。社會呼喚正能量,也急需時代精神提升,作為訴之于精神的中國古典油畫嘗試著通過繪畫的形式來為社會良性發展奉獻一份力量。通過古典油畫作品可以傳遞正能量的生活狀態、生活方式以及觀看世界的方法等,提升欣賞者的精神涵養與純潔心靈,同時也需要古典油畫家們增強責任感與社會意識,提升修養,創作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沈銘存,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