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穎等
孔雀是國家鼓勵養殖的集觀賞、食用、保健于一身的養殖珍禽,有“水中老鱉,禽中孔雀”之說。其投資少、見效快、容易養、效益高。但隨著各地養殖量的增加,和雞一樣疾病也越來愈多。最近濟南、濟寧的幾個孔雀養殖場,發生曲霉菌病相當嚴重。筆者現將一例孔雀曲霉菌和大腸桿菌混感的病例與大家分享一下:
1 發病情況
濟南市某養殖戶劉某,飼養130日齡孔雀150只,今年7月10日突發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用氟苯尼考、強力霉素飲水3d,效果不僅不明顯,反而每天死亡1~2只。每只1500多元,損失較大。劉某于是來我處就診。主訴:利用廢棄廠房作為禽舍,孔雀、山雞、本地笨雞混養。禽舍內墊料潮濕、霉變結塊;所用玉米也有不同程度霉變。
2 臨床癥狀
病孔雀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羽毛蓬亂、兩翅下垂、閉眼似睡、張口氣喘、呼吸困難。有的病例一側或兩側眼瞼腫脹,眼瞼膜下有干酪樣物。后期出現灰白或黃綠色下痢。最終漸進性衰竭死亡。
3 病理變化
剖檢病死孔雀2只。消瘦、脫水、嗉囊空虛。口腔、氣管、支氣管、食道均無明顯病變。按壓鼻腔有淡黃色膿性分泌物。肺臟彈性消失,質地變硬,有小米粒至玉米粒大的灰白色或黃白色結節,切面呈同心輪層狀,中心內容物呈干酪樣。氣囊、胸、腹腔里有霉菌結節鈣化灶,有時可見大小不等的霉菌斑塊。霉菌斑約一角硬幣大小,呈圓盤狀、斑的邊緣白色隆起、中間綠色稍凹陷、表面呈絨毛狀,用手撥動時,可見粉狀物飛揚(見圖1)。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混濁。肝臟腫大,包有纖維素性薄膜。膽囊擴張,呈黃綠色;脾臟有灰白色結節。腎臟腫大,有少量尿酸鹽沉積。腸道有卡他性炎癥。腦膜瘀血,實質有針尖大的出血點。
4 實驗室檢查
4.1 鏡檢
4.1.1 取小部分肺病變和結節的病料,置于載玻片上,用蓋片壓碎,加1滴生理鹽水,鏡檢可見到病原菌菌絲,分成孢子頭和孢子。
4.1.2 無菌采集病死孔雀的肝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數量不等、兩端鈍圓的陰性小桿菌。
4.2 細菌培養 無菌采集病死孔雀肝臟和心血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和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經37℃、24h培養觀察,在普通瓊脂上長出圓形、乳白色、光滑、濕潤、邊緣整齊的菌落;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長出圓形、粉紅色、光滑、濕潤的菌落。挑取菌落鏡檢,有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
4.3 藥敏試驗 為篩選最佳藥物,結合生產實際進行了紙片法藥敏試驗。結果:阿莫西林、丁胺卡那高敏;環丙沙星中敏;氟苯尼考、強力霉素不敏。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曲霉菌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
5 治療措施
立即停喂發霉飼料,換用新鮮的優質全價混合料;同時更換舍內墊料;加強管理,改善通風,并用百毒殺帶禽噴霧消毒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消毒7d,以后改為常規消毒;制霉菌素拌料,100萬~150萬IU/kg飼料,連用5d。
上午:桿菌特治(阿莫西林成份)飲水,150kg/袋,集中3h飲完,連用4d;下午:1:2000~3000的硫酸銅飲水3d,每天6h,連用3d。
其余時間:5%葡萄糖和0.1%維生素C粉飲水,每天5h,連用3d。目的是保肝利尿,增強機體抵抗力,另VC還有抑制霉菌增值的作用。
6 治療效果
回訪:經采取綜合措施,第3天精神好轉,采食量開始回升,第5天恢復正常,大群不再出現新的病例。
7 討論與分析
7.1 曲霉菌病主要是由煙曲霉菌、黃曲霉菌、黑曲霉菌等曲霉菌引起的多種禽類的一種真菌性疾病。臨床主要以呼吸困難為特征,有時也在肺、氣囊等內臟器官形成特征性霉菌結節或霉菌斑。而曲霉菌產生的毒素對禽類危害也日益嚴重,近期由霉菌毒素引發的腺、肌胃炎和其他病毒、細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也屢見不鮮。曲霉菌為需氧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種類多、數量大、繁殖快、適應力強。因此曲霉菌感染非常常見。
傳染源:病原菌的孢子存在于發霉的飼料、墊料、空氣、墻壁、飼養用具上面。霉雨季節,陰暗潮濕的環境更有利于它們的生長繁殖。因此霉變飼料、污染的墊料、空氣等是引發本病流行的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感染。易感動物:多種禽類和哺乳動物均可感染。霉雨季節,通風不良、陰暗潮濕、飼料霉變導致營養不良,耐受性差,內外因共同作用,常常會導致曲霉菌的急性爆發和流行。1~20日齡雛孔雀多呈急性經過,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中孔雀和成孔雀多為慢性經過;產蛋孔雀一般很少死亡,但可出現產蛋一過性下降。
7.2 本病例造成孔雀死亡嚴重的主要原因是曲霉菌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夏季天氣多變,飼料和墊草發霉是孔雀曲霉菌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大腸桿菌是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多數菌株不僅無致病性而且有益,只有一部分菌株雖有致病性,但平時和平相處不致病。當感染曲霉菌后,機體抗病力下降,動態平衡被打破,大腸桿菌等致病菌就會乘機作亂,造成繼發感染。
7.3 實踐中,僅靠藥物防止曲霉菌病的發生,效果實在不理想。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強化通風,防止飼料、墊料霉變等,去除感染源是關鍵。
7.3.1 加強飼料管理 自配料:收購玉米、小麥、麩皮要特別注意質量。一憑感官檢查,如新鮮麩皮具有正常的小麥清香味,無霉味、酸味或其它異味;二憑霉菌毒素快速檢測卡,能檢測霉菌毒素是否超標;三加脫霉劑,以減輕霉菌和霉菌毒素對禽類的危害;加工飼料時,玉米過篩,也可去掉部分霉菌毒素。如果等出現問題再解決,為時已晚!
最近接觸過的霉菌及毒素中毒病例越來越多,有些養殖戶說脫霉劑加到2倍量也不管用。脫霉劑的脫毒能力是有限的,要想解決問題,還要從拒絕霉變原料(如玉米)做起。去年的霉玉米多,因為一是收獲時雨水多,在田間或收獲前已經感染霉菌;二是農戶惜售,儲存期間露天堆放或懸掛屋墻上,任憑風吹雨打,導致霉變。
購買成品料:要選擇有資質、信譽好的廠家。
存放與使用:成品料應存放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倉庫內。并且存放時間不應超過7d。料槽內的飼料應勤于檢查,避免飼料堆積造成板結霉變。
7.3.2 加強飲水、墊料、通風管理 保證飲水清潔、嚴防飲水撒入飼料槽內。使用清潔、干燥的墊料。合理通風換氣,減少室內空氣中的霉菌孢子。定期添加黃芪多糖、多維,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