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靖 楊昭亮 謝庚發(fā)
摘 要:近年來,市場對肉類產品需求旺盛,帶動了肉類產品進口量連創(chuàng)新高。以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北塘辦事處為例,2013年全年查驗進口肉類產品52.74萬t。在查驗過程中,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信息不合格286批次,標簽不合格率1.3%。做好進口肉類產品標簽查驗工作,既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xiàn)規(guī)范行政執(zhí)法行為的需求。筆者根據(jù)進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相關執(zhí)法依據(jù),從進口國別、注冊廠家、標簽不合格項目等具體分析了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并結合口岸機構一線檢驗檢疫實際情況,提出了監(jiān)管機構應當對標簽不合格情況從嚴治理,追根溯源,多管齊下,建立從注冊廠家到消費者的全過程監(jiān)管模式,保障進口肉類產品質量安全。
關鍵詞:進口肉類產品;標簽;檢驗檢疫
中圖分類號:TS25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123(2014)08-0030-04
近年來,受國內飲食消費結構、市場供求變化等諸多因素聚合影響,市場對肉類產品需求旺盛,帶動了肉類產品進口量連創(chuàng)新高,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肉類產品生產、進口和消費大國[1-2]。據(jù)中國肉類協(xié)會統(tǒng)計,2013年我國肉類進口總量已達252萬t[3-4]。天津口岸作為北方重要口岸,進口肉類產品數(shù)量一直保持在全國前列。隨著天津自貿區(qū)建設和京津冀一體化發(fā)展的實施,進口肉類產品數(shù)量還會增加。為保障進口肉類產品質量安全,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專門成立進口肉類產品口岸機構——北塘辦事處,負責天津口岸進口冷凍肉類產品檢驗檢疫工作。本文以2013年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北塘辦事處進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數(shù)據(jù)為例,分析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
1 進口肉類產品整體情況
2013年,北塘辦事處全年查驗進口肉類產品21 702批次,52.74萬 t,40 863 標箱,貨值124 484.23萬 美元。其中進口冷凍豬肉產品31.11萬t,貨值52 974.11萬 美元;冷凍牛肉產品12.21萬t,貨值47 542.51萬 美元;冷凍羊肉產品7.61萬t,貨值20 269.07萬 美元;冷凍禽肉產品1.81萬t,貨值3 698.54萬 美元。在進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內/外標簽信息不合格286批次,標簽不合格率1.3%。
2 檢驗檢疫執(zhí)法依據(jù)對進口肉類產品標簽的要求
食品標簽是預包裝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圖形、符號,以及一切說明物,是向消費者表明食品特征的一種重要形式[5-6]。“進口肉類產品標簽”是在貯藏運輸過程中以傳遞產品信息、提供保護和方便搬運為目的的食品貯運包裝、標識[7]。預包裝食品的中文標簽需同時符合我國對預包裝食品的相關要求[8]。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第136號令《進出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監(jiān)督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進口鮮凍肉類產品包裝應當符合下列要求:內外包裝使用無毒、無害的材料,完好無破損;內外包裝上應當標明產地國、品名、生產企業(yè)注冊號、生產批號;外包裝上應當以中文標明規(guī)格、產地(具體到州/省/市)、目的地、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溫度等內容,目的地應當標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加施輸出國家或者地區(qū)官方檢驗檢疫標識[9]。
《進口肉類產品的檢驗檢疫監(jiān)管工作手冊》中第一節(jié)第5部分規(guī)定:進口肉類產品外包裝應加施輸出國(地區(qū))官方檢驗檢疫標識,外包裝上應當以中文標明品名、生產企業(yè)注冊號、生產批號、規(guī)格、產地(具體到州/省/市)、目的地、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溫度等內容,目的地應當標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包裝使用無毒、無害的全新材料,并標明產地國、品名、生產企業(yè)注冊號、生產批號,內外包裝信息一致[10]。
食品標簽已成為發(fā)達國家重要的技術貿易措施之一,各個國家紛紛加強了對食品標簽的管理[11-17]。進口肉類產品標簽是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的載體[6]。做好進口肉類產品標簽查驗工作,既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xiàn)規(guī)范行政執(zhí)法行為的需求,更是國際貿易中重要的技術性貿易措施[18-19]。
3 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
3.1 不同品種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分析
由表1可知,在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中,豬肉產品標簽不合格批次最多,占標簽不合格總批次的半數(shù)以上(69.23%),標簽不合格率以禽肉產品最高,達到了2.19%,豬肉產品次之,牛肉產品最低為0.51%。
3.2 不同輸出國輸華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分析
2013年,有17 個國家的肉類產品從天津口岸輸華。由圖1可知,一共有9 個國家的輸華肉類產品存在標簽不合格的情況,每個國家的輸華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所占比例不一。所有標簽不合格情況中,美國所占比例超過了一半,達到了65.38%,新西蘭次之,阿根廷和西班牙相對較少,各有一批次。由圖2可知,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率各個國家高低差異明顯,美國最高,達到了5.82%,超過了其他國家的標簽不合格率之和。
3.3 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原因分析
由圖3可知,外標簽不合格情況主要集中在標簽無中文和原產地未具體到州/省/市,由圖4可知,內標簽不合格情況主要集中在無內標簽、無生產批號和無品名。對比圖3~4,內標簽不合格情況比外標簽不合格情況多1倍,可見輸出國輸華肉類供應商對內標簽重視程度較小。
3.4 部分注冊廠家輸華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分析
由表2可知,部分肉類生產廠家連續(xù)發(fā)生標簽不合格情況,且每一家的標簽不合格原因也都一致,特別是豬肉類產品。例如3家美國注冊廠家,2013年標簽不合格批次達到了127批次,其中一家注冊企業(yè)甚至超過了60批次。可能原因是收貨人未及時反饋不合格信息給肉類生產廠家或肉類生產廠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4 對策和建議
4.1 高度重視,細化相關檢驗檢疫執(zhí)法依據(jù)
發(fā)達國家對于食品標簽管理均有非常詳細的法律法規(guī)[20]。我國對進口食品標簽管理也有相關法律依據(jù),但不夠詳細,特別是對于進口肉類產品[21]。因此建議監(jiān)管機構依照國家質檢總局第136號令、《進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監(jiān)管工作手冊》等對標簽不合格情況進行分類,情節(jié)嚴重的,可作退回或銷毀處理。對于存在無內標簽、外包裝上未標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外包裝未注明產地國和品名情形之一的,可視為“報檢的動植物、動植物產品或者其他檢疫物與實際不符”,按照《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貨物作退回或者銷毀處理;對于存在內外包裝未注明生產企業(yè)注冊號、未獲得注冊的生產企業(yè)生產的進口肉類產品情形之一的,可視為“進口或者出口國家實行衛(wèi)生注冊登記管理而未獲得衛(wèi)生注冊登記的生產企業(yè)生產的食品”,按照《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貨物作退運或者銷毀處理;對于存在內外包裝未注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內外包裝注明信息不一致、超過保質期的肉類產品情形之一的,可視為“進口或者出口屬于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或者以不合格進出口商品冒充合格進出口商品”,按照《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三十五條,貨物作退運或者銷毀處理;對于存在外包裝未標明規(guī)格或者貯存溫度、在內外包裝上的英文標識信息符合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前提下,僅無中文標簽信息情形之一的,可允許實施標簽整改。
4.2 嚴把國門,暫停不合格輸華注冊廠資質
我國對輸華肉類產品有嚴格的準入制度[10]。擬輸華肉類產品國家或地區(qū)須與我國簽署《議定書》?!蹲h定書》中詳細規(guī)定了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對輸華肉類產品做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其中就包括了貨物包裝與標簽的情況[23-24]。標簽不合格違反了《議定書》中的規(guī)定,我國有權利暫停不合格輸華注冊廠的資質。只有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才能更好地維持輸華肉類產品的秩序,也能得到外方更多的尊重。這就要求我國各口岸機構在對進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過程中,嚴格遵照執(zhí)法依據(jù),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上報,堅決將不合格產品拒于國門之外。
4.3 重點監(jiān)控,健全生產廠家分類管理制度
各口岸機構應對本口岸出現(xiàn)的不合格情況及時進行風險分析,依據(jù)分析結果,建立健全國外注冊廠的分類管理制度[25],對頻繁出現(xiàn)不合格情況的注冊廠進行重點監(jiān)控,并向國家質檢總局建議暫停屢教不改的注冊廠家。
4.4 加強溝通,及時向廠家反饋不合格信息
要想減少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必須從源頭抓起。根據(jù)前文分析可知,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在國別、生產廠家上呈現(xiàn)集中分布規(guī)律,并且存在同一個注冊廠家的貨物,不管哪一批次,全部標簽不合格的情況。因此,需要國內貿易商加強與國外注冊廠家的溝通,找到原因,杜絕該廠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的出現(xiàn)。
4.5 規(guī)范整改,建立標簽整改專用監(jiān)管冷庫
對允許進行標簽整改的貨物,應當在檢驗檢疫機構指定的監(jiān)管冷庫完成標簽整改工作[10]。標簽整改監(jiān)管庫應當達到國家質檢總局備案冷庫的標準,同時應當配備標簽模板、打包機以及貼簽工人等人力物力,確保整改后的貨物是合格的。
4.6 整合數(shù)據(jù),構建標簽不合格信息數(shù)據(jù)庫
國家質檢總局應要求各直屬檢驗檢疫局及時上報轄區(qū)進口肉類產品不合格信息,可責成由一個直屬局負責進行信息的匯總與分析,建立標簽不合格信息數(shù)據(jù)庫,并形成年度分析報告,從宏觀上指導一線檢驗檢疫機構的具體工作。
4.7 流通控制,提高中國肉類協(xié)會管理地位
當前我國對肉類產品的消費水平呈遞增態(tài)勢,進口肉類產品的總量也在不斷攀升,并已經開始沖擊國內生豬等畜禽養(yǎng)殖業(yè)及國內肉類產品消費市場,甚至出現(xiàn)了國外發(fā)貨人趁機漲價擾亂市場的行為[4]。現(xiàn)在,我國已成立肉類協(xié)會[3],應提高其綜合協(xié)調及管理地位,更加注重對進口肉類產品市場的引導和管理,實現(xiàn)國內各進口商信息共享。加強與當?shù)厥袌鲆约肮ど?、農牧業(yè)等行政部門的協(xié)作,共同打擊走私、夾帶以及國外不法商人擾亂市場秩序等不法行為,增強肉類產品進口商的凝聚力[26]。
4.8 搭建平臺,推廣使用肉類產品電子標簽
當前市場上對高品質肉類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條形碼、二維碼等電子標簽也逐步走進了百姓的視野[27-29]。建議國內貿易商對高品質進口肉類產品開發(fā)電子標簽,對肉類產品的全過程信息公眾可以直接掃描查詢,既增強了產品的公信力、影響力,又服務了廣大百姓。
5 結 語
近年來我國進口肉類產品數(shù)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或地區(qū)與我國簽訂了輸華肉類產品議定書。而肉類產品的質量安全也廣受大眾的關注。2014年4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要求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30],足以見得國家對進口食品標簽的重視程度。肉類產品質量關乎人類和動物生命安全,是進口敏感商品,應該規(guī)范管理,因此對于其標簽不合格情況更不容忽視[31]。進口肉類產品標簽不合格情況較多,標簽不合格率也高于其他不合格情況。監(jiān)管機構應該從嚴治理,追根溯源,多管齊下,實現(xiàn)從注冊廠家到消費者的全過程監(jiān)管,保障進口肉類產品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 林利明, 吳松浩, 郭建紅. 進境肉類產品檢驗檢疫及監(jiān)管問題的探討[J]. 中國檢驗檢疫, 2007(3): 15.
[2] 宋煒, 陳明生, 李黨生. 我國肉類進口形勢淺析[J]. 中國檢驗檢疫, 2012(7): 11-12.
[3] 底真真. 全球巨頭爭搶中國肉類市場[EB/OL]. (2014-06-29)[2014-07-25]. http://www.21food.cn/html/news/35/1669126.htm.
[4] 江宜航. 瘋狂的牛肉[EB/OL]. (2014-08-15)[2014-08-17].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2,20140814412325229.html.
[5] 黃燦. 歐盟、國際食品法典和中國食品標簽標準比較研究[J]. 包裝與食品機械, 2004, 22(1): 4-8.
[6] 許美艷. 食品標簽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 2014, 20(5): 10-12.
[7] 張萍. 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中常見的不合格項分析[J]. 計量與測試技術, 2007, 34(8): 63-66.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 7718—2004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4.
[9]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第136號令《進出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監(jiān)督管理辦法》[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1.
[10]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司(局)函質檢食函[2012]257號《進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監(jiān)管工作手冊》[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2.
[11] 魏勝娟. 國內外食品標簽法規(guī)標準現(xiàn)狀及對策[J]. 中國標準導報, 2011(8): 15-17.
[12] 孔凡真. 國外對進口肉類的檢驗檢疫規(guī)定和要求[J]. 肉類研究, 2002, 16(3): 35-37.
[13] 任智華. 日本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體系現(xiàn)狀分析[J]. 農業(yè)經濟, 2010(6): 93-94.
[14] 劉文君. 法國有關食品包裝標簽的規(guī)定[J]. 上海包裝, 2003(2): 39.
[15] RUMBLE T, WALLACE A, DEEPS C, et al. New food labeling initiative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 Food Control, 2003, 14: 417-427.
[16] 羅思. 俄羅斯食品標簽新標準介紹[J]. 中國標準化, 2005(6): 22.
[17] 劉艷琴, 劉鋼, 金瑛. 淺談加拿大食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體系[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07(8): 212-214.
[18] MORLEY B, MARTIN J, NIVEN P, et al. Public opinion on food-related obesity prevention policy initiatives[J]. Health Promotion Journal of Australian, 2012, 23(2): 86-91.
[19] 丁朵朵. 淺議食品標簽法規(guī)對國際食品貿易的影響[J]. 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 2003(2): 30-32.
[20] 張明, 唐兆萍. 國外食品標簽法規(guī)呈現(xiàn)三大趨勢[N]. 中國國門時報, 2014-8-4(004) .
[21] 周志純. 關于食品包裝標識相關法律問題的思考[J]. 中國衛(wèi)生監(jiān)督雜志, 2001, 8(1): 39-40.
[22] 孟慶松. 關于進口食品檢驗檢疫的有關問題[J]. 政策法規(guī), 2006, 10(10): 48-49.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和澳大利亞農漁林業(yè)部關于中國從澳大利亞輸人牛肉的檢疫和獸醫(yī)衛(wèi)生條件議定書[Z]. 2011-06-23.
[24] 高永豐, 趙德明, 張濤. 應用HACCP體系思想開展肉類企業(yè)進口衛(wèi)生注冊評審[J]. 中國動物檢疫, 2007, 24(5): 45-47.
[25] 郁華. 上海某口岸進口食品安全現(xiàn)況及監(jiān)管對策研究[D]. 上海: 復旦大學, 2012.
[26] 李玉冰. 對美國禽肉檢驗檢疫制度與我國相關制度的比對與應對研究[D]. 武漢: 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7.
[27] 徐愷. 豬肉產品溯源追蹤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2011.
[28] 林金鶯, 曾慶孝. 可追溯體系在食品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 2006, 22(4): 189-192.
[29] 馬小芳. 美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N]. 中國經濟時報, 2014-8-15(004).
[30] 王紅英. “史上最嚴”奶業(yè)新政落地,行業(yè)迎來大洗牌[N]. 企業(yè)家日報, 2014-6-9(013).
[31] 楚琳. 國外食品標簽要求概況[J]. 標準化研究, 2008, 11(11):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