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精林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提高蒸汽利用率的新型節能技術設計方案,并通過對一個供熱換熱站的技術改造、試驗、計算,驗證了該設計方案的節能效果明顯,效益顯著,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節能方案;蒸汽;利用率
0引言
我國北方每年冬季都會有供暖期,用于供暖的能源消耗占冬季能源消耗的很大比重,如何降低供暖能源消耗成為整個社會節能降耗的重要課題。目前我國城市供暖系統的主要方式是:首先生產高溫高壓的蒸汽,將蒸汽供應到每個居民小區的換熱站,通過換熱機組將蒸汽的熱量轉換成熱水的熱量,然后供應到千家萬戶。這種節能技術方案就是從如何提高蒸汽利用率的角度著手,實現節能的目的。
1節能方案的工作原理
該供熱節能技術的基本原理是蒸汽通過換熱器后產生冷凝水,再將溫度較高的冷凝水用水泵輸入供熱循環系統,充分利用冷凝水的余熱。再將供熱循環管道中的部分回水用水泵輸入熱泵水箱,利用熱泵技術將水箱中熱水的部分熱量再吸收出來,添加到供熱循環中,再次利用余熱。通過兩次充分利用余熱中的熱量達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設計原理框圖:
2試驗檢測數據
為了驗證該技術方案的節能效果,通過反復研究、多次修改設計,最后利用該方案對某一個小區的供熱系統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并安裝了各種計量檢測儀表,連續檢測24小時,記錄了各種計量數據,發現該技術在提高換熱站蒸汽利用率方面有明顯作用。具體數據如下:
1)24小時內用蒸汽總量70t,壓力0.4MPa,溫度143℃;
2)水泵輸入管道的冷凝水69t,水溫72℃;
3)輸入熱泵水箱的水量68t,水溫36℃;
4)熱泵制熱量2500kWh;
5)返回供熱管道的冷凝水量69t,冷凝水溫度72℃,回水管道水溫36℃;
6)輸入管道的水泵耗電量10kWh;
7)輸入熱泵水箱的水泵耗電量9kWh;
8)熱泵耗電量22.5kW×24小時=540kWh。
3計算過程:
1)輸入管道的冷凝水的熱量(換算成kJ)Q1:
根據物理學得知,1g水溫度降低1℃放出的熱量是1卡,1卡=4.2J,
Q1=69t×1000kg/t×(72-36)℃×4.2kJ/kg·℃
=10432800kJ
2)熱泵制熱量(換算成kJ)Q2:
Q2=2500kWh×3600kJ/kWh=9000000kJ
3)消耗的電能(換算成kJ)Q3:
Q3=(輸入管道的水泵耗電量+輸入熱泵水箱的水泵耗電量+熱泵耗電量)×3600kJ/kWh
=(10+9+540)kWh×3600kJ/kWh=2012400kJ
4)換熱站24小時所用蒸汽量的總熱能為(換算成kJ) Q:
查表,得到每t蒸汽的熱值約為2738060 kJ,
Q=2738060kJ/t×70t=191664200kJ
5)提高能源利用率η:
利用余熱的總量減去消耗的電能,除以消耗的總熱能。
η=(Q1+Q2-Q3)÷Q×100%
=(10432800kJ+9000000kJ-2012400kJ)÷
191664200kJ×100%
=9.1%
4節能方案的效益分析與結論
以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為例,一個中型居民小區供熱系統每天消耗蒸汽70噸,一個供暖季4個月120天,所消耗的蒸汽總量是8400噸,利用這種節能技術后可以節約蒸汽764噸,一個中型城市每年就可以節約蒸汽三十萬至四十萬噸,減少煤炭消耗六萬至七萬噸。
通過以上的分析驗證,該節能技術方案提高蒸汽利用率明顯,并進一步提高供熱系統的經濟效益,能節約大量蒸汽,對提高城市供熱領域的能源利用率有很大幫助。作者詳細介紹了該節能技術方案,希望對供熱領域節能降耗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