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范軍 馬衍峰
【摘要】本文分析了傳統斜巷運輸變坡點聯鎖防跑車裝置存在問題,提出了新型設計方案并進行了實施,取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斜巷變坡點;手動聯鎖;防跑車裝置
1問題的提出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370條規定:在斜巷上部平車場變坡點下方略大于一列車長度的地點,設置能夠防止未連接車輛繼續往下跑車的擋車裝置。防跑車裝置是指防止車輛進入斜巷和當發生跑車時能阻擋跑車下滑的裝置。擋車器是在傾斜巷道變坡點前后防止車輛在摘掛鉤時跑車的裝置。變坡點一般安設兩道擋車器,實現防止跑車雙保險。變坡點以上平巷擋車器能防止未掛鉤的車輛誤進入變坡點,變坡點以下擋車器能防止車輛跑車。擋車器只有在放車時方準打開,其它時間長期保持常閉狀態。現我礦在斜巷變坡點前后,雖安設了防跑車裝置,但還存在一些缺陷,為此需要對現有的變坡點防跑車裝置進行改進,從根本上實現本質安全生產。
1.1原防跑車裝置情況
變坡點原防跑車裝置是由腳踏擋車器(不倒翁)和手動拉桿控制的擋車器(臥閘)各自獨立的兩套裝置組成。其中腳踏擋車器由擋車器、橫向連桿、踏板組成。其動作原理為:當車輛掛鉤前能防止車輛沖下變坡點,當掛好鉤的車輛下放時,通過腳踏板踏下打開擋車器(不倒翁),放行下行車輛,腳松開腳踏板后,擋車器自動關閉。手動拉桿擋車器(臥閘)由擋車器、橫向連桿、鋼絲繩、手動拉桿組成。其動作原理為:當車輛松下變坡點后,通過手動拉桿控制打開擋車器(臥閘),放行下行車輛,當松開手動拉桿后,擋車器自動關閉,當車輛上行時可靠礦車車軸自動壓下擋車器通過。兩道擋車器保持常閉狀態。
1.2原防跑車裝置存在的缺陷
(1)原防跑車裝置是由腳踏擋車器和手動拉桿擋車器各自獨立兩套裝置組成。會造成職工為了圖省事,把兩道擋車器全部墊起來。為職工違章作業提供機會。為斜巷運輸安全造成了隱患。
(2)施工人員手、腳并用,操作環節相對復雜,施工人員不便于操作。
(3)兩個擋車器安裝槽內易發生淤埋現象,造成擋車器動作不靈敏或不動作。為斜巷運輸安全埋下了隱患。
2防跑車裝置的改進方案及部件加工和安全要求
2.1防跑車裝置的改進方案
改進后的變坡點手動聯鎖防跑車裝置由擋車器2個、固定底盤、手動拉桿、連接桿2個、反向繩輪2個、鋼絲繩2根組成。其動作原理為:當掛好鉤的車輛前推時,向后拉動手動拉桿,使變坡點以上平巷擋車器打開,放行車輛通過,當車輛經過變坡點下放時,向前推動手動拉桿,使變坡點以上擋車器閉合,變坡點以下擋車器打開,放行下行車輛,松開手動拉桿后,兩道擋車器自動實現常閉。當車輛上行時,靠礦車車軸自動壓下擋車器通過,車輛通過后,兩道擋車器自動實現常閉狀態。
2.2改進后的防跑車裝置的主要部件加工及安裝要求
(1)此裝置根據鐵路或巷道方向有左右之分,安裝時可根據絞車繩道的因素安裝在非繩道的一側,第一道擋車器一般安裝在變坡點以上一列車長的平巷中,第二道擋車器一般安設在變坡點以下略大于一列車長度的地點。
(2)手動拉桿底部與底盤連接處用加強塊焊接;在加工底盤時,可將壓板加工成一個固定的、一個活動的,便于在現場安裝。
(3)底盤一般選用8mm厚的鋼板制作,以保證拉桿的固定強度。
(4)采用Φ6.2mm鋼絲繩把手動拉桿、反向輪和擋車器聯一體,并用U型卡爪用螺絲上牢固,鋼絲繩前后不得有余繩。
(5)安裝時得在底板上挖出兩個長×寬×深=0.6×0.6×0.6(m)的地槽,并用混凝土砌成長×寬×深=0.5×0.5×0.5(米)的方槽,以便安裝擋車器,擋車器上方用挖槽的鋼板(擋車器行程范圍挖槽)蓋嚴,防止擋車器被雜物淤埋,而造成擋車器動作不靈敏或不動作。
3改進后的變坡點防跑車裝置的優點
(1)變兩套相對獨立的擋車器為一體化手動聯鎖擋車器,實現了一體化操作,動作靈活可靠,施工人員操作更方便。
(2)由于用U型卡爪固定的鋼絲繩,沒有余繩,擋車器無法墊起,杜絕了擋車器墊起不使用的違章行為。
(3)由于鋼絲繩用專用U型卡爪固定比較牢固,沒有專用工具卸不動,上車場操作確保了兩個人操作,杜絕了絞車司機一人操作的違章行為。
(4)安裝方便、快捷,維修簡單,是非常實用的一種防跑車裝置。
(5)擋車器上方用5mm的鋼板蓋嚴,能防止擋車器淤埋,使擋車器動作靈敏可靠,確保斜巷運輸安全。
4結語
變坡點手動聯鎖防跑車裝置的改進,實驗成功并投入使用后,安全效果顯著。變坡點聯鎖防跑車裝置的使用還必須和其它防跑車裝置結合起來,才能減少和杜絕斜巷運輸事故的發生,實現運輸安全目標。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