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飛鷗
尊敬的編輯老師:
你們好!此刻提筆,我是感慨萬千,心潮起伏的程度比接一單好生意還要厲害。多年來,在人生的路上追風趕雨……我徹悟到,什么都是過跟云煙,唯有文學才是人生之妙境,這里面的追求、人格、理想、尊嚴所散發的魅力,是任何金錢名利都無法與之相比的,尤其是詩歌——文學珠寶店的極品鉆石,所散發的光輝更如拜倫筆下的威爾莫夫人,美不可盲……
其實,我與貴刊之淵源已不是一兩年的事了,可以說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從九十年代初就開始訂閱并閱讀《散文詩》,這本詩歌刊物給了我很多古樸而新銳且經典的意象,包括真理和勇氣。謝謝!
在偉大的民族復興的深呼吸中。讓我們共同努力吧!永遠支持你們——我的編輯朋友!永遠看重您——我的《散文詩》!
湖南城步顯讀者:潘國文
文學語言金庫
任何一個領域的天才都是一種直覺。次于這種現象的其它杰作歸功于才能。第一流的人物和第二流的人物之間的差別就在這里。
——巴爾扎克:《交際花盛衰記》
【簡析】天才一般認為就是聰明,就是腦瓜子靈活,仿佛思維敏捷的人就叫天才。其實,天才的基礎在于直覺的敏感度。文學寫作尤其如此。因為文學寫作的過程是從作者直覺的感受開始。也以這種感覺的表迭去完成,甚至發表之后,仍然是通過直覺的方式去打動讀者。
(力平)
散文詩鉤沉
瓦·茹科夫斯基被公認為俄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他的詩著重描寫內心生活、夢幻世界、對自然的感受,也常取材于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如悲歌《黃昏》《捷昂與艾斯欣》:故事詩《柳德米拉》《斯維特蘭娜》《十二個睡著的姑娘》。
致楊森 莫嘉
希默蘭,很干燥,希默蘭的趣聞逸事,才豐盈。
二十年后,尋找卡塞亞的寶物;
三十年后,在偵探推理中諷喻:
四十年后,乘坐海盜船歷險;
五十年后,隨奇姆利人遠征;
六十年后,詠嘆日德蘭之風;
七十年后,漫長的旅行,終于登上勝利的彼岸。
游過空間。翔越時間。探求人類的本源,追溯遠古的歷史。
潛入時空隧道。希默蘭。是取之不盡的源泉。
不怕水中嗆水,才可水中暢泳。
美麗心機 明月
不想再織網
織一張大網。把我想要的物質網在里面。
織一張太網,把我想要的愛情網在里面。
昨天我撒網,網到一網一網的烏云。
夸天我撒網,網到一網一網的波浪。
不想再織網,我要把一粒粒種子種在地上。
不再想撒網,我要把一顆顆花籽種在地上。
有感而發
尊敬的編輯老師:
您好!我是西安歐亞學院編輯出版專業大三學生,大學以來,我一直在校圖書館期刊室兼職,館內有一千二百零八種期刊,我唯獨對《散文詩》情有獨鐘,每次《散文詩》一到,我總會捧起,用兩個小時看完,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每天我都會逐篇細細地品讀。三年來,受益良多。因為受《散文詩》的熏陶,原本就熱愛文字的我也嘗試寫了很多分行文字,其中數篇還有幸變成鉛字;感謝《散文詩》這片文學凈土,滋潤著我的文學夢想;感謝編輯老師的辛勤付出,讓《散文詩》百花齊放,灼灼其華!衷心地祝愿貴刊越辦越好,祝愿各位編輯老師工作順利,一切如意!
西安歐亞學院讀者:謝赟
片言只語
●這是我第一次投稿,每次得到新的一期《散文詩》。我鄙會如饑似渴地品讀,每每都有投稿的沖動,今天,終于鼓足勇氣向你們寄去我寫的這些文字,以此表達我對貴刊的喜愛。
凱里學院讀者:王樹清
●很早就在看貴刊,從初中到高中、大學,現在已經工作,卻愈發感覺散文詩是一杯很純的酒。喝下去淡淡的,回味卻是雋永不絕的。
山西晉城讀者:李凱旋
●學生時期我曾在校園文學版發表作品6次,2012年畢業后又在上半月刊發表作品,迄今在貴刊發表作品共11次,可以說是《散文詩》給了我創作莫大的鼓勵,非常感動。
陜西西安市讀音/李東
散文詩人小傳
約翰內斯·威廉·揚森(1873-1950)丹麥小說家、詩人。出生于日德蘭半島的希默蘭鎮。父親是獸醫,母親雖是農民,但給他講了不少希默蘭一帶的趣聞逸事。為他日后的創作提供了極好的素材。他先畢業于教會學校,后考入哥本哈根大學醫學院學醫。但對文學創作興趣極太,同時也為了賺取稿費維持生活。1895年,他的第一部長篇驚險小說《卡塞亞的寶物》在《拉夫恩》周刊上連載。主要作品有長篇系列小說《漫長的旅行》和《哥倫布》,詩集《世界的光明》《日德蘭之風》等。18次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后,成為二次世界大戰中恢復頒獎的第一位獲獎者。